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0篇
  免费   146篇
  国内免费   419篇
安全科学   133篇
废物处理   18篇
环保管理   154篇
综合类   1413篇
基础理论   236篇
污染及防治   185篇
评价与监测   110篇
社会与环境   58篇
灾害及防治   58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85篇
  2022年   79篇
  2021年   91篇
  2020年   103篇
  2019年   119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99篇
  2014年   96篇
  2013年   101篇
  2012年   115篇
  2011年   126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111篇
  2007年   133篇
  2006年   81篇
  2005年   81篇
  2004年   72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2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81.
珠江口伶仃洋水化学要素剖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1996年7月和1997年3月对珠江口伶仃洋水体中的温度,盐度,溶解氧和氮,磷营养盐等化学要素检测结果,探讨其含量水平,分布特征和各要素含量之间的相关性,对海水水质的保护,河口的生态平衡和滩涂资源的开发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82.
自然水体生物膜上铁、锰氧化物生长速率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南湖水体培养的生物膜上铁、锰氧化物生长速率的研究发现,生物膜上铁、锰氧化物的生长过程均属于一级动力学反应,可以用双常数速率方程、Elovich方程、抛物线扩散方程及指数函数方程进行描述,生物膜上铁氧化物的生长速率远远大于锰氧化物的生长速率,锰氧化物的生长速率随水深的增加而降低,并呈显著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983.
封闭型人造景观水体水质控制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阐述了景观水体的作用、产生的问题,以及应用于景观水体水质控制的各种典型的水处理方法。通过对上海市9个封闭型人造景观水体水质控制措施的调研,探讨了控制该类水体水质的技术路线,分析了控制技术措施,提出了工程实施应用中的主要难题。  相似文献   
984.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用于检测环境水体指示菌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快速检测水体指示菌-大肠菌群(total coliform)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进行了研究。采用的两对引物分别扩增了LacZ基因的约260bp和UdiA基因的约150bpDNA片段。引物Ⅰ和引物Ⅱ最低能分别扩增10^-6μg或10^-8μg基因组DNA。整个检测工作在采集水样后5-6h内完成。与  相似文献   
985.
研究了水网藻在天然水体水样中的生长及对氮磷(N,P)的去除能力,结果表明水网藻在富营养化水及重营养化的湖水水样中均生长良好;富营养化水库及重营养化湖水经水网藻处理2d,4d、6d后,对氨氮,总氮,总磷去除率均在70%以上。  相似文献   
986.
本就白洋淀水体富营养化问题,批出禁磷是减少生活污水的磷令量、治理白洋淀水体富营养化严重的水体必不可少的措施之一,禁磷工作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987.
水质评价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行水质评价方法为单因子评价法,该方法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文章探讨了以多项水质参数综合评价方法中的算术平均法为主要评价方法来评价水体水质,文章探讨的评价方法对评价因子的划分与《综合污水排放标准》(GB8978-1996)指导思想一致.  相似文献   
988.
构建了针对再生水补给低C/N河湖水体的"释碳塘-水平潜流人工湿地-沉水植物塘"耦合生态净化系统,以北运河上游沙河水库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该耦合系统对主要污染物TN、TP和CODCr的净化效能,并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解析了各单元微生物群落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耦合生态系统稳定运行后出水中TP、TN和CODCr的浓度分别为(0.07±0.03),(1.41±1.06)和(18.51±6.97)mg·L-1,其中,TP和CODCr可稳定达到《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地表IV类水(湖库)标准,TN达标率为73%.10月下旬后出水中TN不达标主要是由于温度降低导致反硝化细菌活性降低以及进水中C/N降低导致.本耦合系统可强化沙河水库中氮素的去除,不仅体现在释碳床的加入可补充湿地反硝化所需碳源,且自身的"夹心结构"可在内部实现缺氧环境,有利于反硝化的发生.加入释碳床前后,释碳塘和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对TN的去除率分别由23.1%±27.3%和38.3%±21.6%提高至25.3%±19.4%和47.4%±15.6%.微生物群落分析结果表明,运行过程中释碳床内部微生物优势菌属由嗜氢菌属和淀粉发酵菌属转变为纤维素降解菌属.耦合系统各单元优势菌属差异较大,其中节杆菌属(Arthrobacter)在3个单元均为优势菌属.  相似文献   
989.
生化需氧量是指在规定条件下,微生物分解存在水中的某些可氧化的物质,特别是有机物所进行的生物化学过程中消耗溶解氧的量.目前对水体中的生化需氧量的测定除采用经典的稀释接种法外,已开始采用新方法,即微生物电极法.他能够在几分钟内测定水体的BOD含量,大大缩短了传统方法的五天培养时间,对于快速了解水体的有机污染状况,具有积极地的意义.  相似文献   
990.
西藏冈底斯中段晚侏罗-早白垩世花岗岩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西藏冈底斯中段1∶25万措麦区幅区域地质调查中新发现的侵入于晚古生代地层中被古近纪林子宗群火山岩喷发沉积不整合覆盖的尼雄超单元、许如错超单元进行了解体,划分了7个单元。许如错超单元同位素年龄值154.2 Ma±3.8 Ma(锆石U-Pb)、141 Ma(锆K-Ar),时代为晚侏罗世,尼雄岩体中获锆K-Ar法年龄值114 Ma、106 Ma,时代为早白垩世,其地球化学及同位素特征反应两岩体为过铝型高钾钙碱性壳幔混合型花岗岩,形成于活动陆缘火山弧构造环境,为大陆弧花岗岩,与雅江洋向北和班-怒洋向南俯冲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