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6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104篇
安全科学   72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25篇
综合类   278篇
基础理论   131篇
污染及防治   21篇
评价与监测   13篇
社会与环境   15篇
灾害及防治   1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8 毫秒
311.
针对华能大坝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脱硫系统膨胀节蒙皮渗漏缺陷,分析其频繁渗漏.的原因,制定简单易行的技术工艺,采用耐腐蚀,可塑性好、抗变形性强的钛板新材料,制成U型槽替代膨胀节蒙皮。改造结果表明:钛板材料替代蒙皮后,解决了膨胀节蒙皮酸液渗漏问题,延长了膨胀节使用寿命,达到了预期的改造效果,经济、环保及综合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312.
亚热带丘岗区雨养水稻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亚热带丘岗区降水丰沛,全年降水总量大于蒸发量,以试区为例,平均年降水量是蒸发量的1.32倍,每年4-7月下旬降水在时间上的分布较为均匀,降水频数大,8-10月底,则会出现水分亏缺,降水频数少,时间上分布不匀,对于第一季水稻的生产,耕灌雨养(天灌)与传统的灌溉方式在产量形成方面没有多大的差异,最大减产率仅为传统灌溉方式总产量的6.68%,晚稻则会造成大量减产,减产率达20.98%,因此,考虑到在广大的亚热带丘岗区水分调蓄的特殊性,可针对区域内具体的水分条件适时插秧,充分利用天然降水完成第一季水稻的生产,第二季则可种植旱地作物以避开季节性干旱,这样既可以缓解水资源紧缺的矛盾,又可以节约因水稻灌溉带来的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  相似文献   
313.
香附子对不同土壤水分梯度的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模拟三峡消落带内的土壤水分梯度变化,设置了4个不同梯度处理,包括轻度水分胁迫(干旱T1)、常规水分条件(对照CK)、土壤水分饱和(半淹T2)与过饱和(全淹T3),测定香附子在不同处理条件下的适应性.结果发现,除表观CO2利用效率表现出一定的负向响应以外,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叶绿素等其它生理特性指标受水分梯度变化的影响均不显著.在水淹逆境中,香附子的最大净光合速率、光饱和点、光补偿点均表现出显著的负向响应,而CO2饱和点及CO2补偿点则出现了正向响应的表现;在轻度水分胁迫条件下,与最大净光合速率和CO2补偿点不同,光饱和点、光补偿点及CO2饱和点表现出正向响应.说明在一定时期内香附子对水分胁迫与水淹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可将其用于三峡消落带的植被恢复建设.  相似文献   
314.
为了探明转CP4-EPSPS(5-烯醇丙酮酸莽草酸-3-磷酸合成酶)基因是否会对大豆种子及幼苗的抗逆性产生影响,进而为转基因耐草甘膦大豆的环境安全评价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温度、水分和盐度对转基因耐草甘膦大豆ARG、受体大豆n-ARG及我国传统栽培大豆苏豆3号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种子萌发阶段,ARG对高温胁迫和水分胁迫的抗性显著低于n-ARG和苏豆3号;ARG对盐分胁迫的抗性与n-ARG没有显著差异,但抗性明显弱于苏豆3号。幼苗生长阶段,在温度胁迫(高温40℃,低温15℃)和水分胁迫(渍水和干旱)条件下,ARG在株高增长量和生物量方面都没有表现出优势,相反,在某些方面反而抗性更弱。例如,在轻度干旱胁迫(相对含水量55%)条件下,ARG地上部干重明显小于n-ARG。ARG对盐分胁迫的抗性也弱于n-ARG及我国传统栽培大豆苏豆3号。总之,与非转基因受体大豆n-ARG和我国传统栽培大豆苏豆3号相比,转基因耐草甘膦大豆ARG在温度、水分和盐度逆境条件下的竞争性和入侵性不强。  相似文献   
315.
上海郊区水稻田氮素渗漏流失特性及控制对策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2002年测坑定位试验,对上海郊区黄浦江上游水稻田氮素渗漏流失特性及其污染控制对策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稻田氮素渗漏流失以NO3--N为主,渗漏水中NH4+-N浓度一般为0.19~2.83mg/L;受稻前旱作(草莓)的影响,水稻生长前期渗漏水中NO3--N的含量高达30~50mg/L,到了稻作后半期,NO3---N的含量下降到较低水平,约为2~3mg/L;整个稻作期(截止到9月20日)TN的渗漏流失量为22.65~30.57kg/hm2,其中NO3--N为18.59~24.90kg/hm2,平均为总流失量的82.64%;使用有机肥替代化肥可减少稻田氮素渗漏流失量,在化肥用量减少20%~30%的情况下,氮素渗漏流失量可以减少19.43%~25.91%.  相似文献   
316.
海洋环境中烃类污染物来源及控制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海洋环境中的烃类污染物来源的分析,提出源解析方法,进一步寻找解决和控制烃类污染的途径。指出人类活动海洋带来的贡献率占整个海洋烃类的88%以上,于是提出了七个方面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317.
稻田土壤常处于频繁的干湿交替过程中,水分条件的改变不仅影响土壤理化性质,而且使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发生改变,进而影响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然而,不同水分条件和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水平对土壤有机碳矿化过程的影响及其机制尚不明确.因此,本研究选取典型亚热带水稻土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模拟培养试验,设置干湿交替和持续淹水这2个水分条件,并通过氯仿熏蒸方法减少土壤微生物生物量,从而获得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高低两个水平的土壤,探讨水分条件和微生物生物量对水稻土有机碳矿化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在培养前30 d,干湿交替处理处在不淹水状态,其CO2累积排放量显著低于持续淹水处理;30 d后干湿交替处理进入淹水状态,在高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土壤中,其CO2累积排放量和持续淹水处理的差距逐渐减小,直至78 d无显著差异;在低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土壤中,78 d时干湿交替处理的CO2累积排放量仍显著低于持续淹水处理.低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土壤在培养初期(前20 d)受其高可溶性有机碳(DOC)含量影响,CO2排放速率可达高微生物生物量碳土壤的1.1~6.1倍;在培养后期(第45~78 d)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达到稳定,高微生物生物量碳土壤的稳定矿化速率比低微生物生物量碳土壤高20%~30%.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土壤DOC含量的减少(ΔDOC)和Fe2+含量的增加(ΔFe2+)显著影响持续淹水条件下的CO2累积排放量的变化值(ΔCO2),但对干湿交替处理淹水阶段的CO2累积排放量却无影响.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高微生物生物量碳土壤的CO2日排放速率在干湿交替处理下与葡萄糖苷酶(BG)活性呈显著正相关,在持续淹水处理下与乙酰葡糖氨糖苷酶(NAG)和过氧化酶(PER)活性呈显著负相关;在低微生物生物量碳土壤中,CO2日排放速率在持续淹水处理下与NAG活性呈负相关,在干湿交替处理下与酶活性无关.综上,干湿交替处理的CO2累积排放量低于持续淹水处理,且该差异在低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土壤中显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大小会决定土壤有机碳稳定矿化速率水平;可溶性有机碳量和铁元素的还原量影响持续淹水条件下土壤的CO2排放量;土壤水分条件会影响CO2日排放速率及其关键生物酶因子.本研究为深入研究水稻土碳循环和固碳潜力提供数据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318.
选定西南纵向岭谷区的大保(大理-保山)和思小(思茅-小勐养)2段高速公路,在分析公路建设对植物生理特征影响方式的基础上,采用方差分析和LSD检验等方法研究了高速公路干扰强度对沿线主要建群种植物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水分利用效率(WUE)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高速公路建设对植物生理生态指标的干扰强度随着与公路距离的增大而逐渐减弱;2)随着公路干扰程度的加剧,选定乔木的Pn和WUE整体呈下降趋势(p<0.05),Tr呈上升趋势(P<0.05),灌草植物Pn、WUE和Tr在整体上均呈增大趋势(p<0.05),但Ⅰ级、Ⅱ级和部分Ⅲ级干扰对各指标的影响不大(p>0.05);3)2条公路沿线各选定植物的生理生态指标变化幅度不同,大保公路沿线选定的乔木和灌木植物Pn、WUE和Tr,草本植物Pn的变化幅度大于思小公路沿线;不同植物类型比较,选定的灌木和草本植物Pn和Tr的变化幅度大于乔木,WUE变化幅度小于乔木.  相似文献   
319.
了解土壤微生物呼吸对极端降水的响应对深入理解全球变暖趋势下降水格局的改变对土壤碳循环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于2015年雨季(7~9月)在长武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站,模拟了3种雨季降水量(最高600 mm;平均300 mm;最低150 mm)条件下两种降水形式(每次10 mm:P_(10),每次150 mm:P_(150)).利用土壤碳通量测量系统(Li-COR,Lincoln,NE,USA)监测不同降水条件下土壤微生物呼吸速率及其土壤水分、温度的变化.相同次降水量条件下,土壤微生物呼吸波动因雨季降水量变化而不同.P_(150)较P_(10)波动剧烈,600 mm降水量下土壤微生物呼吸变异系数分别为36%和33%;300 mm降水量下为28%和22%,150 mm降水量下依次为43%和29%.与P_(10)相比,P_(150)土壤微生物呼吸累积量在600 mm降水量下降低20%;但150 mm降水量下增加22%,300 mm降水量下二者无显著差异.土壤累积呼吸量与水分胁迫时间长短呈显著负相关(R2=0.75).全球变暖趋势下极端性降水事件增加对土壤微生物呼吸的影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320.
作为厌氧发酵原料的水分选有机垃圾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水分选有机垃圾(WSOFMSW)的固体有机部分(SOF)和气浮污泥部分(AFS)进行采样,分析它们的成分及生化特性,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小试规模(30L)的厌氧发酵产甲烷实验.结果表明:SOF的惰性部分为18%,可降解部分(挥发性固体)为72%,其中,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分别为40.4%、21.8%和9.8%;AFS的惰性部分为2%,可降解部分为82.4%,其中,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分别为53.5%、19.2%和9.7%.SOF的金属含量比AFS高,主要金属元素为Ca、Fe、Al、K、Na和Mg.在重金属中,Zn、Mn、Ni、Hg和Cr的含量超过堆肥产品的限制值.WSOFMSW在标准温度和压力(0 ℃ 和1.013×105 Pa ,文中以STP表示)下的理论产甲烷能力为484 m3 ·t-1(以VS计),实验甲烷产率为273 m3 ·t-1,中试甲烷产率为245 m3 ·t-1,每吨湿WSOFMSW产甲烷32 m3.水分选有机垃圾在厌氧消化过程中不会发生重金属、挥发性脂肪酸和氨氮抑制,但是厌氧消化启动时间较长,需要20 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