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7篇
  免费   95篇
  国内免费   253篇
安全科学   114篇
废物处理   30篇
环保管理   46篇
综合类   543篇
基础理论   72篇
污染及防治   138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社会与环境   12篇
灾害及防治   13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Based on the microorganism kinetic model, the formula for computing hydraulic retention time in a membrane bioreactor system (MBR) is derived. With considering HRT as an evaluation index a combinational approach was used to discuss factors which have an effect on MBR. As a result,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were listed in order from strength to weakness as: maximum specific removal rate K, saturation constant Ks, maintenance coefficient m, maximum specific growth rate ,ua and observed yield coefficient Yobs. Moreover, the formula was simplified, whose parameters were experimentally determined in petrochemical wastewater treatment. The simplified formula is θ= 1.1( 1/β -1)(Ks S)/KXo , for oetroehemical wastewater treatment K and Ko eaualed 0.185 and 154.2, resoectively.  相似文献   
22.
本文报道了输灰管垢的层间形态和显微分析结果,认为因晶体组织致密度的差异导致层状结构,蜂窝状晶体结构较疏松,密排列的柱状晶体结构紧密,晶体层间因夹灰而结构薄弱,晶体空隙内及晶体间夹杂质粒子。  相似文献   
23.
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运行管理单位——三峡水力发电厂,主要负责三峡水利枢纽水工建筑物(通航设施除外)、泄水闸门、机电设备、空属结构的运行和维修管理,管理规模包括装有26台单机70万千瓦、总装机1820万千瓦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不含右岸6台单机70万千瓦的地下电站和左岸两台单机5万千瓦的电源电站)以及世界上最大的泄洪设奋设施。  相似文献   
24.
接种厌氧氨氧化颗粒、絮状混合污泥于SBR反应器中。通过调控pH值、温度等参数,实现厌氧氨氧化稳定运行,针对系统失稳现象采取合理策略使其快速恢复,并探究缩短水力停留时间(HRT)对功能菌胞外聚合物(EPS)和系统脱氮性能的影响,分析不同阶段污泥形态变化。结果表明:1~78 d平均出水NH~+_4-N,NO~-_2-N质量浓度仅为0.34,0.81 mg/L,总氮去除负荷(NRR)在0.25~0.33 (kg·N)/(m~3·d)之间,总氮去除率(NRE)稳定在94.5%以上,系统运行高效。并针对79~178 d系统运行出现的间断失稳现象,通过系统原位清洗、降低系统氮容积负荷(NLR)等策略,迅速恢复脱氮性能。在HRT缩短过程(179~222 d)中,功能菌EPS中蛋白质(PN)/多糖(PS)由197 d的1.35升至213 d的1.86,222 d达到2.08,有效促进污泥颗粒化。逐渐缩短HRT(12 h→8 h→6 h),当HRT值=6 h时,NRR平均值达到0.58 (kg·N)/(m~3·d),NRE均值维持在94.2%,脱氮性能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25.
本文考察了微动力组合式生物滤池与潜流式人工湿地联合工艺对嘉应学院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当进水水力负荷达到10 m~3/(m~2·d)时,滤池系统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COD平均去除率为80%以上,COD去除效率稳定。同时通过更换滤池滤料,还可明显增强氨氮、总磷的去除效果。后续搭配潜流人工湿地,出水可达到污水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26.
海水生物滤器氨氮沿程转化规律模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罗荣强  侯沙沙  沈加正  陈珠  刘鹰 《环境科学》2012,33(9):3189-3196
生物滤器是海水循环水养殖系统中的核心水处理单元,其主要用于去除对养殖生物有害的氨氮、有机物等.本研究基于吸附原理和一级反应生物膜理论构建了氨氮在生物滤器中沿程转化规律的数学模型,并通过实验加以验证.实验所用生物滤器采用竹制空心生化球填料,装填高度为70 cm,在pH为7.1~7.6,DO为5~7 mg.L-1,气水比20∶1左右,有机负荷约为4g.(m3.h)-1,水力停留时间(HRT)为1 h条件下,生物滤器中氨氮的去除主要发生在填料高度0~10 cm处,10~70 cm处氨氮去除量很少.进水氨氮质量浓度的增大和水力停留时间的降低都会导致出水氨氮质量浓度增大.此外,模型对进水氨氮质量浓度较低时的沿程出水氨氮质量浓度具有很好的预测效果;当进水氨氮质量浓度较高时,预测值略低于实际结果.  相似文献   
27.
污水土地净化系统的水力特性直接影响污染物的处理效果,研究不同管网铺设率对水流流态的影响,可为设计参数的选择及反应器结构优化提供依据.因此,运用示踪-应答技术,以停留时间分布(RTD)理论为基础,对反应器中水流的状态进行分析.同时,借助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Fluent进行数值模拟.RTD分析和CFD模拟结果互补分析发现,底部的碎石层具有布水功能,而表面的水层具有集水的作用:水流在承托层中水平流动,竖直流经填料层,最后在水层中水平流入集水管网.在有承托层和水层的情况下,系统采用不同管网铺设程度的布水和集水方式对填料中水流的流态影响不大,然而管网孔口布水效果不均.各管网铺设率反应器的体积效率均在90%以上,但都有一定的无效体积或滞留区.半网布水、集水的反应器体积效率最高,流态接近推流形式.无因次平均停留时间为1.09,轴向扩散系数为0.037.  相似文献   
28.
过去数十年,现代科学为人类能享有舒适和幸福奠定了乐观的基础。如果,我们可以不带任何情绪地接受一种可能性,即资源消耗和气候变化将使地球地理和传统的社会秩序发生深远的改变。那么,我们仍能找到方法使其赋予我们生活意义;且还未完全实现的渴望不灭。此文以人类历史为例,提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观点和价值观。作者们认为,人类确实可以在前  相似文献   
29.
针对氧化沟弯道水流流态复杂的特点,基于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对氧化沟弯道设置半宽导流墙前后沟内的水力特性进行了模拟,考察了弯道半宽导流墙的偏心距对氧化沟水力特性的影响,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法对不同工况下的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发现导流墙偏心距在0225 mm即约等于氧化沟半宽的1/8时,沟内的水力特性优于无导流墙的情况;偏心距离为225 mm时,过高和过低流速面积均最小,在0.3225 mm即约等于氧化沟半宽的1/8时,沟内的水力特性优于无导流墙的情况;偏心距离为225 mm时,过高和过低流速面积均最小,在0.30.5 m/s内的速度占总体面积的45%,氧化沟内水力特性最佳;导流墙偏心距过大,对氧化沟内水力特性的改善不能起到促进作用,反而会形成较大的低流速区;氧化沟内设置同心半宽弯道导流墙后,同等条件下叶轮消耗的功率将会增加。  相似文献   
30.
在我国水力侵蚀亚区内选取几条施工中铁路进行现场水力侵蚀实验调查,对铁路施工期水力侵蚀情况调查和研究,并在我国5个水力侵蚀亚区内的铁路施工期水力侵蚀进行人工降雨试验和侵蚀沟调查,研究结果得出5个侵蚀亚区内各铁路工程类型施工期水土流失等级、加速侵蚀因子和侵蚀模数。结论表明,交通工程边坡水力侵蚀程度受施工工程特点影响非常明显,新型构造物的形成将引发严重的土壤侵蚀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