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9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179篇
安全科学   103篇
废物处理   28篇
环保管理   41篇
综合类   413篇
基础理论   30篇
污染及防治   115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11篇
灾害及防治   11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对ABR反应器的水力流态进行了示踪剂试验,分析了特征截面面积对ABR水力特性的影响,采用停留时间分布(RTD)法研究了不同进水COD浓度和HRT条件下ABR反应器的水力特性,结果表明:不同进水COD浓度时ABR反应器的RTD曲线相似,表明进水COD浓度不是影响ABR水力特性的主要因素;不同HRT条件下RTD曲线差异很大,表明HRT对ABR的水力特性影响较大,随着水力停留时间的延长,Ⅳ值增大,1/Pe减小,ABR的流态趋于推流流态,随着HRT的缩短,Ⅳ值减小,1/Pe数增大,ABR反应器趋于完全混合流态。  相似文献   
152.
曝气生物滤池去除有机物及硝化氨氮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以陶粒为填料的曝气生物滤池(BAF)处理低浓度生活污水,研究在气水比一定的条件下,水力负荷、有机负荷及氨氮负荷对BAF去除有机物及硝化氨氮的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试验进水COD为105.8~156.6 mg/L,气水比为3:1的条件下,降解有机物的最佳水力负荷为1.35~1.68 m3/(m2·h),COD平均去除率为86.3%.氨氮负荷是影响反应器硝化性能的直接因素.当水力负荷为1.05 m3/(m2·h),平均进水COD为106.1 mg/L时,若使出水氨氮低于15 mg/L,则反应器能承受的最大进水氨氮负荷为0.5 kg/(m3·d)左右.并确立了相应的反应器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153.
除油水力旋流器在九江石化厂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除油水力旋流器是一种管道式油水分离设备 ,它具有体积小 ,无须特殊维护等特点。针对炼油装置的具体特点 ,提出了旋流器的配置流程 ,并结合在九江石化总厂的使用经验 ,验证了旋流器在炼油装置应用的可行性 ,同时提出了具体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4.
论述了一种新型旋流器的开发过程,新型旋流器具有双进口、弧锥段体的结构特征,公称直径分别为18mm、28mm,通过对新型旋流器进行实验室测试,HL28型平均分离效率在90%以上,明显估于国际上正在采用的Thew型双锥体和Ammco型单锥体旋流器,HL18型比HL28型流器有更好的分离效果,突破了国际上通常认为旋流器的直径不能小于28mm的说法,即提高了离心分离因数,又解决了油滴破碎问题,为以后的油水  相似文献   
155.
在生物水处理技术中,好氧颗粒污泥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好氧颗粒污泥是在好氧条件下自发形成的生物自固定颗粒,具有较高的生物量、良好的沉淀性能和在高容积负荷条件下降解高浓度有机废水的良好生物活性.它的形成机制初步认为是SBR运行模式、胞外多糖及水力剪切力等共同作用的结果.文章综述了SBR运行模式中选择压、周期性的好氧饥饿对颗粒污泥形成的作用,以及胞外多糖、水力剪切力对好氧颗粒污泥形成与稳定性关系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56.
两级沸石曝气生物滤池工艺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新的水处理工艺-两级沸石曝气生物滤池(TZBAF)处理生活污水,主要通过实验研究了ZBAF的技术特点.结果表明:CODcr平均进水浓度为245mg/L时,除碳段去除率为84.4%;NH3-N进水为42.9mg/L时,平均去除率达88%,满足中水回用标准.本工艺对冲击负荷有较强的适应性,C0D容积负荷小于10 kg/m3·d、氨氮小于1.5kg/m3·d时,浓度变化对去除率影响不大.主要问题是内部空隙率较低,曝气反冲洗较为困难,如何改善水力条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7.
暴雨径流固态污染物旋流分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旋流分离技术在暴雨径流污染控制中的应用是一项新兴的污染控制技术。本文结合滇池流域暴雨径流中固态污染物构成的特征,利用传统的旋流分离技术和复合流场旋流分离技术来实现暴雨径流中固态污染物的去除。通过现场试验,探讨了旋流分离技术的主要技术参数以及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58.
溢流口是许多雨水控制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对溢流口的水力特性缺乏针对性研究,国内外雨水手册中溢流口的设计计算公式较为粗糙,不足以用来指导设计计算。环形薄壁堰作为溢流口的典型作法,也可认为是"汇流"的一种宏观方式,其堰高和内径是其表征流量-水头关系的两个几何要素。通过实验室试验测量不同堰高和内径的流量-水头关系,结果表明堰的高度对环形薄壁堰的过流能力有一定影响;针对不同内径的环形薄壁堰绘制无量纲曲线,得到通用公式,可为海绵城市建设中雨水溢流口的设计计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9.
研究HRT(水力停留时间)对改良式A~2/O-BAF双污泥系统反硝化除磷脱氮的影响.进水COD、NH~+_4-N和TP分别为189.6、 60.4和5.1mg·L~(-1),HRT分别为9、 8、 7和6 h时,COD出水平均浓度均小于42mg·L~(-1),NH~+_4-N出水平均浓度分别为2.4、 2.8、 3.3和6.5mg·L~(-1),TP出水平均浓度分别为0.3、 0.4、 0.7和0.8mg·L~(-1);系统缺氧段反硝化聚磷菌占聚磷菌的比例(DPAOs/PAOs)从76.8%递减到48.8%;HRT为8 h时,通过数理统计方法得出反硝化除磷脱氮比(ΔPO~(3-)_4/ΔNO~-_3-N)的概率密度高达37.5%,缺氧段ΔPO~(3-)_4/ΔNO~-_3-N为1.24(理论值1.41),此时反硝化脱氮除磷效果最佳;在整个试验过程中SVI值均低于100 mL·g~(-1),而MLVSS/MLSS从0.74逐渐下降到0.63,表明污泥活性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60.
延长缺氧水力停留时间对A-AAO工艺氮磷去除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比传统厌氧-缺氧-好氧(简称AAO)脱氮除磷工艺,改良AAO工艺(定义为A-AAO)增加了回流污泥的硝酸盐反硝化区并对进水多点分配,氮磷去除能力得到显著提高。为进一步优化A-AAO的除污染能力,本研究以A-AAO工艺后2部分缺氧和好氧段(AO段)为对象,研究AO段水力停留时间改变对A-AAO工艺脱氮除磷的影响。试验采用两套小试规模A-AAO工艺(定义为1#和2#反应器)开展研究,1#反应器缺氧段及好氧段停留时间分别为5.5 h和10 h,2#反应器缺氧段及好氧段停留时间分别为2.5 h和13 h。研究结果表明:总停留时间不变,缩短好氧停留时间而延长缺氧停留时间有助于氮磷的去除。1#和2#反应器总氮和总磷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1.36%、57.08%和85.72%、8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