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4篇
  免费   177篇
  国内免费   493篇
安全科学   238篇
废物处理   33篇
环保管理   114篇
综合类   1223篇
基础理论   87篇
污染及防治   278篇
评价与监测   44篇
社会与环境   46篇
灾害及防治   41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67篇
  2016年   76篇
  2015年   105篇
  2014年   147篇
  2013年   127篇
  2012年   118篇
  2011年   120篇
  2010年   102篇
  2009年   96篇
  2008年   111篇
  2007年   123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关于“等标污染负荷”概念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近些年来污染源管理方面的经验,对如何正确全面地理解等标污染负荷这一重要概念提出参考意见,并建议尽快建立能够反映各种污染因子对人体和环境危害程度的评价标准体系。  相似文献   
962.
本文介绍了处理无机废水的二级pH调整处理的方法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63.
石化工业园区有毒废水来源识别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杨茜  于茵  周岳溪  陈学民  伏小勇  王淼 《环境科学》2014,35(12):4582-4588
针对石化废水对综合污水处理厂的毒性冲击问题,采用耗氧速率抑制试验评价不同石化废水对活性污泥的毒性,评价对象包括石化工业园区内不同生产装置和装置内不同生产节点的废水.试验发现废水的有机质含量与毒性效应之间没有直接的相关性,并不能单从废水的有机质含量预测其毒性.同时,研究中针对活性污泥敏感性在不同批次试验之间的差异问题,将各废水对活性污泥的毒性数据转化为标准毒性物质3,5-二氯苯酚的浓度,提高了数据之间的可比性.在此基础上,根据废水流量和对应3,5-二氯苯酚浓度,计算废水对应标准毒性物质质量排放负荷,作为评价废水毒性排放贡献的指标.对不同装置和节点石化废水的毒性贡献进行排序,有效识别了该石化工业园区内有毒废水的产生来源,为从生产源头控制废水毒性提供有效指导.  相似文献   
964.
汉江上游主要农作物氮肥投入特点及土壤养分负荷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佐平 《环境科学学报》2014,34(11):2861-2868
为了解汉江上游主要农作物氮肥投入特点及土壤养分现状,加强汉江上游农业面源污染管理,指导农户科学合理施肥,保障汉江源头水质安全.以汉江上游汉中段沿河岸土壤养分分析、农户施肥调查等统计数据为基础,采用盈余法从作物种类分析种植生产体系中氮素输入输出特点及土壤氮素盈余状况.结果表明,汉江上游主要农作物平均化肥氮投入量为173.9 kg·hm-2(以N计,下同),通过有机肥投入的氮远远小于化肥氮,仅为7.2 kg·hm-2.84.0%的农田氮素样本处于盈余,总体平均盈余量为77.4 kg·hm-2,其中,盈余量超过100 kg·hm-2的样本亦占了40.8%.但养分投入不足表现为氮养分亏缺的样本也占调查样本的16.0%.不同作物比较,水稻田氮肥投入量为202.2 kg·hm-2,高于油菜地施肥量159.9 kg·hm-2.而水稻收获时籽粒和茎叶的氮带出量为197.1 kg·hm-2,高于油菜收获时的带出量103.5 kg·hm-2,因此,水稻田氮盈余量(20.72 kg·hm-2)低于油菜地(72.02 kg·hm-2).调查区土壤养分表现为氮、钾丰富,有机质、有效磷含量低于全国及南方水稻、油菜主产地水平.汉江上游主要农作物不合理的氮肥投入特点给土壤环境带来较大的氮素负荷,长期以往将给土壤环境和汉江上游水体造成很大威胁.  相似文献   
965.
尹航  刘畅  高辉  高大文 《环境科学》2014,35(5):1866-1870
采用自行设计的生物膜/颗粒污泥耦合反应器,研究不同好/厌氧区容积负荷对该工艺脱氮除磷的影响.试验过程中设置了3种不同的工况,每种工况的好氧区和厌氧区容积均不同,工况Ⅰ的是9.66 L和15.34 L,工况Ⅱ的分别为12.56 L和12.44 L,工况Ⅲ的是15.42 L和9.58 L.不同的好/厌氧区容积对应不同的容积负荷.结果表明,工况Ⅰ的氨氮与磷酸盐去除效果稍差,工况Ⅲ出水硝态氮较高,造成总氮去除率较低.工况Ⅱ是最佳运行条件,系统的氨氮去除率为80.63%,氮容积去除负荷为150.27 g·(m3·d)-1,COD去除率为83.24%,释磷量与吸磷量分别为7.23 mg·L-1和11.93 mg·L-1.  相似文献   
966.
"生态足迹分析法"最早是由加拿大两位专家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提出,以此来测算人类发展的可持续性。该指标将环境负荷表示为土地面积,来直观地理解资源的有限性。例如,日常生活中的菜肉鱼蛋奶等食物及木材家具等,需要依赖农田、牧场、渔场、森林等来生产,这些支撑生活的所有土地、水域面积的总值,就是"生态足迹"。值越高,说明  相似文献   
967.
道路交通扬尘采样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道路交通扬尘是我国北方城市环境空气中PM10和PM2.5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要改善环境空气质量,进一步降低颗粒物浓度,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道路交通扬尘,而控制扬尘的第一步是确定采样方法。目前我国还没有标准化的道路交通扬尘采样方法,本文归纳了当前国内外应用的主要方法,重点介绍了降尘法、积尘负荷法和快速检测法三种采样方法,并对三种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了各自具有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最后指出,快速检测法是最有潜力的采样方法,未来还需进一步的研究,争取早日制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标准化的道路交通扬尘采样方法。  相似文献   
968.
采用气流提升-微孔曝气循环流一体式生物反应器处理ABS树脂生产废水,在水力停留时间(HRT)为24h,进水CODCr为800~1 000 mgL时,单级反应器出水CODCr均稳定在80 mgL以下,去除率达88%以上,有机氮去除率达99%以上。废水碱度达到300~450 mgL(以CaCO3计)时,反应区pH可保持在6.7~7.5,出水氨氮浓度稳定在5 mgL以下,处理负荷显著高于传统工艺。气相色谱-质谱(GC-MS)及三维荧光光谱结果表明,ABS树脂生产废水中的有机腈和芳香族有机物可得到有效去除。  相似文献   
969.
以某市港前路排水系统规划设计为研究对象,利用Info Works CS软件建立排水系统水力模型,对排水管网的非恒定流进行仿真模拟,并利用水力模型对规划设计方案实施后的管道负荷和溢流状况进行评估分析,验证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结果表明,方案实施后可减少超负荷主干管长度4.11 km,减少溢流量约6 600 m3/d,能有效缓解该区域排水系统的现状问题。  相似文献   
970.
为了研究污水生物处理工艺中抗药性细菌生长和分布特性及污泥负荷的影响,构建了不同处理负荷的活性污泥工艺,并以磺胺嘧啶抗性异养菌为例,阐述了污泥负荷对活性污泥系统中典型抗药细菌的生长及排放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污泥负荷增大有利于磺胺嘧啶抗性异养菌的生长繁殖,负荷提高后净比生长速率和细菌产量分别由0.32d-1和2.3×106CFU/d提高至0.33d-1和3.1×106CFU/d,活性污泥、出水和剩余污泥中抗药菌的浓度也均显著提高(P0.05),但对抗药细菌的相对丰度无显著改变.低污泥负荷下[0.24kg COD/(kg MLSS?d)]抗药细菌主要通过剩余污泥形式排放,排放量比(泥中排放量/水中排放量)为28.4;负荷提高至0.4kg COD/(kg MLSS?d)后,出水抗药细菌排放量显著提高,排放量比为1.1.处理相同水量,高污泥负荷下排放的抗药细菌总量明显降低,提高污泥负荷有利于活性污泥系统抗药性风险的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