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2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33篇
安全科学   8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8篇
综合类   319篇
基础理论   51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评价与监测   9篇
社会与环境   10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河流锶元素及其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现状与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系统阐述了近30年来河流锶元素及其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方面取得的进展、现状及目前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包括:河流锶同位素比值对于源岩的解释问题、河流锶元素含量及其同位素组成的全球参比值问题、不同的端元输入对河流锶元素及其同位素组成的影响以及不同制约因素及研究方法对河流锶元素及其同位素组成的影响等问题。根据目前的研究资料,笔者指出在进行河流锶元素及其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过程中应当:(1)考虑矿物岩石在风化过程中锶元素的释放特征及其同位素演化规律;(2)结合同位素地球化学及雨水化学方法对大气及人类活动输入对河流锶元素及其同位素组成的贡献进行校正;(3)开展主要流域的研究工作,尤其是不同构造、地质及气候背景条件不同流域间的对比研究,建立河流锶元素及其同位素组成区域参比值;(4)在研究方法上,应该对区域内降雨、岩石、土壤、沉积物及地下水中的锶元素及其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系统分析,包括不同形态的锶元素及其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2.
根据保山市37个水质监测站的实测资料,分析了保山市地表水水化学基本特征及时空分布规律,得出了保山市地袁水各级矿化度、总硬度和各类水化学类型分布情况及所占比例,分别对市内三大干流地表水水化学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成果的合理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3.
地下环境中Fe2+对硝基苯的还原衰减作用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孙猛  赵勇胜  董军  董莉莉  杨帆 《环境科学》2011,32(5):1372-1376
研究了地下环境中的Fe2+对硝基苯(NB)的还原衰减作用,模拟了Fe2+还原硝基苯的过程及不同硬度、CO32-、SO42-、NO3-、Cl-等地下水化学组成对反应的影响,目的是阐明Fe2+还原硝基苯的机制及水化学组成对反应影响的原因.结果表明,在温度为10℃、pH为6.8的条件下,Fe2+和硝基苯浓度皆对其还原衰减有影...  相似文献   
134.
城镇化和城市化通常是在河流流域内向前推进的,这导致人类活动对河流的污染越来越严重。防治这类河流污染的主要措施是截污沟修建以实现污水、雨水分离。那么截污沟修建后的效能如何?截污沟修建后中心城区水质如何变化?是否真的好转?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于2008年10月、2009年1月、4月、7月对贵阳市南明河主城区河段的8个断面进行了4次采样,获得了水温(T)、pH、电导(EC)、溶解氧(DO)、主要阳离子(K+、Na+、Ca2+、Mg2+)和主要阴离子(Cl-、NO3-、SO24-、HCO3-)含量的空间变化情况。相对于城区边缘,主城区河段主要离子含量和电导显著性升高,这种升高不是支流汇入的结果,而是人类活动导致。这说明了3种可能性:截污沟收集废水的不完全性、截污沟渗漏的可能性和非点源污染源存在的可能性。水化学分析提供了简单易行的评估截污沟效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5.
为进一步了解南明河截污沟修建后主城区水化学组成的变化情况,提取人类活动影响南明河的水化学指纹,我们于2008年10月20日至2009年10月20日以10天为间隔或5天为间隔(7月)对南明河主城区进口(四方河)和出口(团坡桥)进行了短时间尺度取样,确证了第一部分所获得的空间变化趋势。出口处Na+、Cl-、NO3-、SO24-分别升高53%、65%、52%和47%;其它离子如K+、Ca2+、Mg2+和HCO3-只是轻微升高,pH温和下降。出口处离子浓度变化趋势继承了入口处离子浓度趋势,但叠加了城区人类活动的明显印记。Na+浓度在6~7月间的显著峰值最有可能起源于2009年为防止禽流感爆发蔓延而广泛使用的次氯酸钠消毒剂,Na+和Cl-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可以证明这一推断。另外一个证据是Na+和NO3-较好的反相关关系,说明消毒剂对氨化细菌和硝化细菌具有负面效应,抑制了NO3-的产量。高硫煤的使用则是城区河段高SO24-含量的主要原因。结合离子浓度的均值、变化范围和标准偏差,我们认为Na+、Cl-、NO3-、SO24-可以作为指示城区人类活动影响南明河的水化学指纹。  相似文献   
136.
研究了粤闽交界90年以来ML≥4.5地震前水化学前兆资料,结果表明:(1)水化学前兆异常形态复杂多样,以短期和短临变化为主;(2)同一台站震前所观测的异常变化具有多测项同步异常的特征;(3)震前异常持续时间、异常形态与震中距有关。同时研究表明,统计水化学异常出现的集中程度无法判定未来震中位置。  相似文献   
137.
为研究秦皇岛市昌黎县沿海地区海水入侵时空变化特征,运用数理统计、Piper三线图以及Gibbs图等对2019年6月采集的18组水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目前昌黎沿海地区海水入侵呈减缓趋势;水化学类型主要以HCO3-Na·Ca型、HCO3·SO4-Na·Ca型、HCO3·Cl-Ca型、HCO3·Cl-Na·Ca型和Cl-N...  相似文献   
138.
三峡库区典型农田小流域水化学特征及变化规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三峡库区典型农田小流域—涪陵王家沟小流域为代表,通过对流域内水体主要离子组成的系统监测,分析了该流域的水化学特征和主要离子组成变化规律.结果表明,Ca2+、Cl-分别是该流域的优势阳离子和优势阴离子,流域属淡水,水质为氯化物水体,即ClCaⅢ型,水化学类型为Cl-—Ca2+型; TZ+ (总阳离子当量浓度)为6.30meq/L,高于世界平均水平,TZ- (总阴离子当量浓度)为6.29meq/L;TDS(总溶解固体)平均值为294.78mg/L,显示了该流域剧烈的化学侵蚀作用;大多数离子的含量随采样点、季节、水体类型的不同而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39.
研究了不同地下水化学成分(pH值、Ca2+、Fe2+、Cl-、SO42-)对VOMNI降解硝基苯(NB)的影响.结果表明,经乳化油改性后,纳米铁团聚现象得到改善,分散性提高;VOMNI对硝基苯的还原过程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反应速率常数为0.0783min-1;酸性条件下更有利于硝基苯的降解和苯胺的生成;钙硬度对VOMNI还原硝基苯有抑制作用;Fe2+、SO42-、Cl-对硝基苯的降解和苯胺的生成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0.
济源盆地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水化学及氢、氧同位素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氢氧同位素和水化学成分作为水循环过程的示踪剂,研究济源盆地地表水和地下水之间的转化关系.通过现场调查,系统地采集了该区浅层、中深层地下水和河水样品,并在实验室进行了水化学成分(K+、Na+、Ca2+、Mg2+、Cl-、SO2-4、HCO-3)和氢氧稳定同位素组分(D、18O)测定.基于水化学和同位素测定结果,揭示盆地地表水和地下水循环特征.水化学分析结果显示,济源盆地水体的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3-SO4-Ca-Mg,属于低矿化度水,浅层地下水和河水联系紧密,不同水体水化学成分主要受到岩石风化作用的影响.氢氧稳定同位素研究表明,大气降水是盆地不同水体的主要补给源,地下水在接受降水的补给后经过了不同程度的蒸发作用,中深层地下水受蒸发影响较小,浅层地下水和河水受蒸发影响较大.浅层地下水和河水的主要补给方式是地表大气降水的垂直渗入补给,中深层地下水接受北部太行山区的径流补给,补给高程为620—1185 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