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4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59篇
安全科学   312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46篇
综合类   200篇
基础理论   93篇
污染及防治   15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11篇
灾害及防治   2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701.
为探究公路景观郁闭度对驾驶人反应时间的影响规律,运用模拟驾驶试验设计突发事件以测试驾驶人在不同道路线形和空间郁闭度特征景观下的反应时间。利用方差分析与多元逐步回归法,构建反应时间影响因子计量模型,量化不同特征景观、道路线形及驾驶人特性对反应时间的影响。结果显示:驾驶人的反应时间随景观郁闭度增加而减少;弯道路段反应时间显著少于直线路段;随着年龄的增加反应时间相应减少;男性比女性反应时间更短;经验驾驶人反应时间比新手和一般驾驶人更短;驾驶习惯对反应时间没有显著影响。景观郁闭度和道路线形相较于驾驶人特性对反应时间的影响更为显著。研究成果可为公路景观设计提供理论支持,帮助进行交通安全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702.
王晶  徐海 《地球环境学报》2022,13(2):132-162
广泛分布的湖泊为连续沉积和保存历史时期多样化生物核酸分子提供了绝佳的自然档案。随着近年来古DNA提取和测序技术的进步以及组学技术的发展,利用湖泊沉积物古DNA重建古生态演化及其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差异性响应得到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本文回顾了古DNA研究的历史背景、理论基础,以及湖泊沉积物古DNA保存的影响因素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流程;重点评述了湖泊沉积物古DNA在揭示气候环境变化、生物多样性及流域生态系统演化、物种定殖与外来物种入侵、人类活动影响、环境生态功能基因演化及其在细胞器基因组和古生态时间序列分析研究中的诸多应用和进展。同时还介绍了当前研究面临的局限和挑战以及组学技术在古DNA研究中的发展概况,分析了当前研究尚存的不足,并展望了未来可能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703.
为分析城市隧道出入口段及中间段驾驶人的紧张情绪,选取重庆市向黄隧道、真武山隧道、长冲隧道和八一隧道为研究对象,利用照度计、光透过率检测仪、眼动仪等试验设备开展现场实车试验,采集照度、光透过率、扫视幅度等参数,同时开展紧张情绪问卷调查。基于所得数据,分析扫视速度在不同时间及空间下的分布特性,建立明暗适应段的扫视速度与照度变化率,中间段的扫视速度与照度、光透过率的函数关系模型。结合问卷调查等级,采用3σ准则划分明暗适应段及中间段的扫视速度分级区间,并与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最后通过函数关系模型,反向求解得到紧张情绪在明暗适应段变化较小时所需的照度变化率控制范围。结果表明:扫视速度能反映驾驶人在明暗适应段和中间段紧张情绪的变化;当明暗适应段的照度变化率增大或中间段的照度、光透过率减小时,扫视速度提高,此时驾驶人紧张情绪加剧,反之则降低。  相似文献   
704.
为探讨不同喷雾送风模式对室内高温环境的改善效果,研究喷雾送风系统对室内环境参数、人体平均皮肤温度及主观热感受的影响。通过搭建高温强辐射环境试验平台,设置喷雾与送风相结合、仅喷雾及仅送风等4种不同的喷雾送风模式,分析喷雾送风系统对室内热环境的降温效果。并以12名在校大学生为受试者,探讨喷雾送风系统对人体皮肤温度、热感觉、热舒适、空气干湿感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喷雾与送风相结合时降温效果最好,室内空气温度降低3.9℃,人体平均皮肤温度降低2.2℃,受试者热感觉从接近3(热)降至-1(微凉),热舒适由-2(不舒服)提升至2(舒服)。研究结果可为喷雾送风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05.
杨霄  王洁  冉令华 《安全》2023,(4):58-62
基于保护学生视力等方面的考虑,本文通过采用闪光融合频率、视觉行为绩效等多种疲劳检测方法相结合的方式,研究学生线上线下学习作业条件下,智能手机及投影仪在不同环境照度指标下对视觉绩效及视疲劳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环境照度下观看手机等显示器对眼睛产生的视疲劳程度较大,在屏幕亮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随着环境照度的提高,视疲劳程度逐渐减小,当环境照度为100lux时对用户视疲劳的影响最小;当处于任一环境照度条件下,被试者通过智能手机完成视觉搜索任务的正确率远高于通过投影仪完成视觉搜索任务;在日常使用环境(0lux<环境照度<500lux)下,被试者通过智能手机完成视觉搜索任务后其闪光融合频率下降值明显小于观看投影仪的闪光融合频率下降值。因此传统教学环境投影仪模式对学生视疲劳与视觉绩效的影响程度要高于通过线上网课学习移动端智能手机模式对学生视疲劳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706.
《安全》2022,(8):18-18
1项目简介为深入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教育综合改革的决策部署,深化产教融合,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在教育部高教司指导下,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与深圳市巨龙科教网络有限公司联合申报了6项教育部2021年第二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包含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以及师资培训4类内容。  相似文献   
707.
回望百年,恢宏史诗,壮丽篇章。善以史为鉴,可知兴替;看清过去,自信自强。历史决议,经验总结,决不忘苦难辉煌。主心骨,崎岖奋斗路,荡气回肠历史长河不息,新时代考卷更周详。咱千秋伟业,风华正茂;环球一同,人心所向。咬定青山,勇毅前行,新百年只争朝阳。定盘星,任乱云飞渡,指引方向。  相似文献   
708.
为了保护COVID-19病区医护人员身心健康并分类制定合理的工作标准,对医用防护套装下的人工热湿环境及影响生理指标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首先,通过试验测定了防护服内外的热湿环境,然后测试了心率、体温、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收缩压、舒张压和血糖等生理指标的变化情况,探明了人体在二级医用防护套装下工作时长和劳动强度对人体生理状态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夏季穿戴医用防护服的人体长期处于温度高于33℃、相对湿度大于80%的高温高湿环境中,生理指标如体温、心率、呼吸频率和血糖与常规环境下有极大区别,且受劳动强度影响显著,生理指标容易达到极限值。因此,在制定医用防护服下的工作标准时,需同时考虑劳动强度和引发潜在疾病等风险,这些结论可为在COVID-19等传染隔离病区工作的医护人员的职业安全和安全预警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09.
为探究飞行任务中航线飞行员的脑力负荷特征,开展了2种经验水平(机长、副驾驶)×3种任务阶段(进近阶段、火警阶段、着陆阶段)的混合双因素设计试验,记录HR、HRV、EDA和眼动指标作为因变量,建立广义线性混合模型并分析数据。结果显示,与副驾驶组相比,机长组HR均值、SCL、SCR和平均瞳孔直径更小,IBI均值和PNN20更大;被试在不同任务阶段的脑力负荷生理特征亦存在差异。研究表明,航线飞行员的脑力负荷特征受到经验水平的影响,机长在全部任务阶段中脑力负荷均低于副驾驶;不同任务阶段的脑力负荷特征存在差异,由进近阶段到着陆阶段,航线飞行员的脑力负荷表现出逐级上升的趋势。研究结果可为实现循证训练、提高训练效率提供数据支持,有助于提升飞行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710.
由于我国作业场所触电事故频发且潜伏危险因素多、安全管理不足等问题造成大量人员伤亡,为改善这一问题,提出了事故树分析法(Fault Tree Analysis, FTA)-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可拓学综合分析与评价法。运用FTA分析造成触电事故的原因,确定危险因素的结构重要度顺序并将其作为AHP判断矩阵构造打分参考;运用AHP确定危险因素权重排序,按此顺序分别采取治理措施;基于AHP分析结果运用可拓学确定各危险因素安全等级与某矿山发生触电事故的安全等级,便于有针对性地找出导致触电事故发生的薄弱环节。结果表明,安全等级符合工程实际情况,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为事故的分析与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综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