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2篇
  免费   303篇
  国内免费   585篇
安全科学   363篇
废物处理   10篇
环保管理   188篇
综合类   1533篇
基础理论   629篇
污染及防治   93篇
评价与监测   62篇
社会与环境   347篇
灾害及防治   185篇
  2024年   51篇
  2023年   164篇
  2022年   185篇
  2021年   200篇
  2020年   132篇
  2019年   150篇
  2018年   115篇
  2017年   128篇
  2016年   139篇
  2015年   117篇
  2014年   186篇
  2013年   124篇
  2012年   151篇
  2011年   161篇
  2010年   145篇
  2009年   130篇
  2008年   167篇
  2007年   136篇
  2006年   113篇
  2005年   99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通过四川酸性紫色土、中性紫色土,石灰性紫色土中不同浓度的Cd、Cu、Pb、As对水稻根系过氧化物酶的影响研究,揭示了过氧化物酶受抑制与产生抗性的过程.在低浓度时,上述元素对过氧化物酶的影响能反映土壤类型影响的差别.确定了三种紫色土中Cd、Cu、Pb、As的临界浓度.  相似文献   
32.
应用超声空化效应净化饮用水的可能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岩 《上海环境科学》1990,9(3):39-39,21
一、超声空化效应的原理液体中的小气泡(空化核),在一定频率和声强的超声波照射下,当其直径满足共振频率条件时,将在瞬间(几个纳秒)发生压缩崩溃,核内温度可达数千度。有时伴随可见的发光现象,被称为声致发光。L.伯格曼等人,在30年代曾计  相似文献   
33.
基于原代培养背角无齿蚌鳃细胞的镉毒性效应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探究淡水贝类背角无齿蚌鳃细胞的原代培养途径,并阐释其在评价水体Cd2+毒性效应上的潜力,本研究比较了不同酶分解方法(链霉蛋白酶、胰蛋白酶)的鳃细胞存活率差异,并分析了L-15培养基中不同血清浓度(10% FBS、20% FBS)对鳃细胞存活率的影响,细胞置于20℃生化培养箱中培养.进而根据Cd2+对鳃细胞的LC25值设定0.0625、0.125、0.25、0.5和1.0 mg·L-1 5个Cd2+理论浓度梯度,对原代培养的鳃细胞进行24 h暴露,分析了细胞活力、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酸性磷酸酶(AcP)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0.025%链霉蛋白酶在4℃分解16 h的鳃细胞存活率为98.2%±0.2%,显著高于0.25%胰蛋白酶在26℃分解30 min的89.4%±3.5%鳃细胞存活率(p<0.05);L15培养基加入10% FBS的细胞存活率总体显著高于添加20% FBS的细胞存活率(p<0.05).在上述较佳的分解和血清浓度组合条件下,细胞培养120 h后,其存活率仍高达90.1%±4.7%.鳃细胞活力随着Cd2+浓度的增加而降低,两者之间呈显著的线性负相关(p<0.05);随着Cd2+浓度的增加,SOD和AcP含量总体增加,而CAT含量呈现出"诱导-抑制"的变化趋势.本研究初步建立了较为适宜的背角无齿蚌鳃细胞的原代培养方法,并揭示了其原代培养鳃细胞的细胞活力及SOD、CAT、AcP水平,具有作为评价水环境Cd2+毒性/污染的生物指标的潜力.  相似文献   
34.
钻井泥浆和消油剂对合浦珠母贝的急性毒性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96h急性毒性试验配合滤食率和微核检测等方法,比较了石油勘探开发用3种钻井泥浆和3种消油剂对合浦珠母贝成贝急性毒性效应。实验结果表明:3种钻井泥浆对合浦珠母贝的半致死浓度均大于10^5mg/L;3种消油剂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1047、5011和2630mg/L;滤食率与钻井泥浆和消油剂的浓度呈负相关;微核细胞率则与之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35.
全球气候变化的健康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温室气体的排放可以影响全球气体模式,气候变化通过温度相关的疾病、极端天气事件、生态系统紊乱、海平面上升等对人类健康构成直接或间接的威胁。  相似文献   
36.
37.
转基因作物的生态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基因作物是基因组中含有外源基因的植物。它可通过原生质体融合、细胞重组、遗传物质转移、染色体工程技术获得,有可能改变植物的某些遗传特性,培育高产、优质、抗病毒、抗虫、抗寒、抗旱、抗涝、抗盐碱、抗除草剂等的作物新品种。  相似文献   
38.
11种有机磷农药对海洋微藻致毒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通过研究不同盐度条件下11种有机磷农药对扁藻的相对增长率和叶绿素a含量的影响,得到了S=30和S=20时的半数有效浓度,并比较其大小。盐度作为环境因子,影响到有机磷农药的毒性。研究发现,遥有机磷农药在低浓度时出现一定限度的促生长作用;容易进攻细胞膜的有机磷农药对扁藻的致毒性相对较强;此外,有机磷农药的毒性大小与其结构密切相关含有苯环结构的有机磷农药毒性大小不含有苯 有机磷农药的毒性。  相似文献   
39.
土壤氟背景与人体氟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讨论不同概念的土壤氟背景含量与人体氟效应的关系。研究表明,土壤总氟量和1NHCl溶解性氟与人体氟效应无直接关系,而在四川地区和其它影响因素相同的条件下,土壤水溶性氟与人体氟效应有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0.
森林植被影响径流形成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51,自引:2,他引:51  
径流形成机制研究在水文学领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且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水文环境以及水文通量的空间异质性和时间变化性导致了水文过程的尺度依赖性和非线性特征,没有对水文过程较为清晰的认识,就不能将某一地区某一流域森林植被变化水文生态效应的研究结果简单地外推到其他地区和其他流域。开发基于物理过程分布式参数水文模型可以为认识森林植被变化的生态学后效和客观评价森林植被水文生态效益提供可行的工具。但是要实现这一目标,研究森林植被影响径流形成机制是问题的核心所在。另一方面,认识森林影响径流形成机制有助于研究水文学中的尺度问题。研究森林植被影响径流形成机制的主要方法包括水文测验、同位素示踪和动力水文学计算等,研究的空间尺度则为坡面与流域相接合。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森林植被影响径流形成机制可以概括为:①森林流域径流形成为变动源区产流机制;②森林流域径流形成主要受饱和地表径流、亚表层径流和地下径流的控制;③森林流域径流形成机制是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的;④优先流在森林流域径流形成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