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9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94篇
安全科学   157篇
废物处理   50篇
环保管理   141篇
综合类   584篇
基础理论   12篇
污染及防治   88篇
评价与监测   12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灾害及防治   2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41.
本文以青海省盐湖海纳有限公司4600t/d熟料水泥生产线脱硝技术为例论述分风级燃烧技术和烟气脱硝工艺,并着重介绍新型干法水泥回转窑烟气脱硝的主导工艺——选择性非催化还原脱硝工艺(SNCR)及关于影响SNCR系统脱硝效率的因素。  相似文献   
942.
肖劲松  王静静 《绿叶》2012,(5):101-108
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实现水泥行业污染物排放与CO2排放协同控制,是国际社会水泥行业实现协同控制的另一种重要手段。对于大部分污染控制政策而言,这些政策不仅在解决某种或某些大气污染物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与此同时,也具有协同控制二氧化碳排放的效果,这类政策主要有排污许可证措施、最佳可行技术措施、清洁生产、淘汰落后产能措施、激励政策、排污权交易等。  相似文献   
943.
河南省水泥生产过程中CO2排放量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泥是重要的建筑材料,水泥工业的快速发展有力地支撑了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但水泥生产过程中石灰石分解产生的CO2已成为重要的CO2排放源。根据2006年IPCC提供的水泥生产过程碳排放估算方法,采用全国吨水泥熟料比推算河南水泥熟料产量,对1990—2010年河南水泥生产过程CO2的排放量进行了估算,其结果可为河南省节能减排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44.
概述了我国水泥工业新型干法生产和节能减排技术现况,提出目前水泥工业使用的主要除尘技术正由电除尘向袋除尘发展,节能技术需在实践中不断调整运行参数才能与除尘、生产设备达到合理匹配。对国内外各行业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路线进行了比较,结合水泥行业现状提出了制定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评价方法的技术路线和评价方案。  相似文献   
945.
基于路堤荷载下桩土非等应变条件和考虑了桩土相互作用、桩间土竖向与径向位移、桩土侧面产生相对滑移以及桩侧产生负摩阻力等特点的复合地基桩间土竖向变形模式,推导了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桩间土沉降的理论计算公式,并以桩土单元体范围内的桩间土平均沉降值作为复合地基沉降,进一步推导了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总沉降量、下卧层压缩变形量的理论计算表达式(两者之差即为加固区压缩变形量)。理论分析表明,复合地基加固区压缩量小于同深度天然地基压缩量,复合地基下卧层压缩量小于天然地基下卧层压缩量,复合地基总沉降量小于天然地基总沉降量。同时,理论计算结果与有限元计算结果以及现场实测结果三者比较一致。  相似文献   
946.
在2008年7月27~28日南京城郊14个观测点温湿度观测数据的基础上,对南京城区、环玄武湖区和郊区的水泥地面、草地以及地面以上80cm高程近地表处的大气温湿度日变化规律、热岛效应和干岛效应强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南京城区近地表的热岛效应十分明显,城郊最大日平均温差:水泥地为3.1°C,大气为1.9°C,草地为1.2°C;②环玄武湖区水泥地的热岛效应明显,但近地表的大气和草地的热岛效应几乎不存在;③城区干岛效应明显,城区湿度比郊区明显要小,其中水泥地的平均湿度差最大,达到-14.1%;④城区湿度与温度呈相反的日变化规律,且湿度的变化主要取决于大气的温度变化;⑤南京城区雨花台、新街口、南汽和夫子庙等地的热岛效应较强,城市中的湖泊和草地对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有显著的作用,而城市中的水泥地面对城市热岛效应起到明显的加剧作用,长江对城西地区的热岛效应起到消解作用。  相似文献   
947.
杨雷  罗树琼  李飞 《环境工程学报》2012,6(11):4174-4178
以空白生料为基准,分别掺入0.5%、1.0%和2.0%的Pb试剂,分别在1 250、1 300、1 350、1 400和1 450℃烧成熟料,并利用化学分析、XRD、SEM和SEM+EDS等方法对熟料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Pb掺量(分别为0.5%、1.0%和2.0%)下,随煅烧温度在1 250~1 450℃的逐渐升高,烧成效果逐渐变好。较低掺量时,Pb可促使液相提前出现,增加液相量,降低液相粘度,对生料易烧性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作用;掺量过高(达到2.0%时),对熟料易烧性不利。Pb易富集固溶于A矿中。  相似文献   
948.
为控制水泥脱硝工程产生的氨排放问题,中国发布《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4915—2013)对水泥企业氨排放限值提出明确要求。但水泥脱硝设施同步配套的氨在线检测仪记录数据表明,多数水泥厂脱硝后的氨排放浓度远超过标准限值。为此,对照火电厂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指出了水泥工业氨排放标准和技术规范文件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检测数据和国外相关文献,确认水泥工业存在"本底氨"排放,水泥原料、协同处理废弃物、生产工况变化是导致本底氨排放的主要原因。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脱硝设施产生的氨逃逸将增加氨排放浓度,反应温度窗口、停留时间、氨/氮摩尔比(NSR)、喷射方案等均会影响氨逃逸浓度。优化水泥生产工艺、SNCR脱硝工艺或配套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系统等方式可有效控制水泥厂本底氨及氨逃逸。  相似文献   
949.
蔡鑫  马永亮 《环境工程学报》2014,(10):4349-4354
以某水泥厂分解炉为研究对象,采用CFD数值模拟方法,模拟了分解炉内气相流、气固两相流、煤粉燃烧和生料分解,分析现有分解炉内流场、颗粒相和温度场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该水泥厂分解炉只有一个三次风进口导致炉内流场分布不均匀,物料分散性不好,炉内温度分布不均匀,可采用错落式格局确定SNCR还原剂喷嘴位置,喷嘴位置应安装在20 m高度以上。基于模拟结果,提出分解炉改进方案,对称增加一个三次风进口。改进后炉内流场和温度场分布均匀,颗粒相的分散性得到改善。对结构对称式分解炉可采用同平面格局确定SNCR喷嘴位置。  相似文献   
950.
采用水泥固化法处理垃圾焚烧飞灰,研究了飞灰与水泥质量比、养护时间、添加剂和化学预处理对垃圾焚烧飞灰固化块中重金属Zn、Pb、Cu、Cd、Cr浸出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飞灰与水泥质量比为3:4,养护时间为11d的条件下,以砂浆塑化剂为添加剂,固化块Pb、Cu、Cd和Cr的浸出浓度分别降低了72.4%、70.6%、6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