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9篇
安全科学   8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8篇
综合类   58篇
基础理论   7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91.
饱和多孔介质中水流停滞对胶体吸附与解吸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下水水流停滞区域是胶体污染物吸附的重要场所.为研究水流停滞时间对胶体在饱和多孔介质中再迁移的影响,在石英砂柱与胶体达到稳定吸附后中断水流,分别设置水流停滞时间0、15、32、64、87、120 h,比较胶体的再迁移能力.结果表明:①水流停滞时间在32 h以内时,通入去离子水可使5.2%~5.3%的胶体被解吸出来再次随水流迁移,解吸量介于0.54~0.56 mg之间,对胶体再迁移能力的影响不明显;水流停滞时间为32~120 h时,水流停滞时间增加会导致胶体再迁移能力降低;水流停滞时间达到120 h,胶体主要楔在石英砂颗粒间,难以被解吸出来,此时仅有1.8%的胶体再次随水流迁移.②水流停滞时,以自上而下的流通方式吸附在土柱中的胶体受重力作用可能跨过能垒吸附在初级势阱中,使再迁移能力降低;然而在自下而上的流通方式下吸附在土柱中的胶体受重力影响难以跨过能垒吸附在初级势阱中,胶体再迁移能力较强.③当以≤ 30.2 m/d的流速通入背景液时,流速对胶体解吸的影响不如通入去离子水时显著.研究显示,水流停滞时间对吸附在饱和含水介质上胶体的再迁移能力有明显影响,重力作用在不同的流通方式下不同.   相似文献   
92.
滨海电站温排水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滨海火(核)电站温排水海洋影响预测及评价的迫切需要,建立了二阶Osher格式水流——温度模型,采用“干湿单元水力模型”处理滨海电站所处海域复杂的计算边界,并结合某大型火电站温排水的数值模拟,显示了该模型正确模拟滨海电站温排水扩散过程的能力,为海洋环境影响评价提供可靠的技术资料.  相似文献   
93.
煤粉是影响煤层渗透率的一个关键因素。通过跟踪监测11口生产井的煤粉,发现单相水流阶段煤粉最多,研究如何控制煤粉并确定单相水流阶段的合理排采强度是保证煤层气井顺利生产的关键。基于经济效益和现场排采数据,提出了经济排采强度和临界排采强度的求取思路,结合两者确定了单相水流阶段合理排采强度。采用合理排采强度排采不但有利于保护储层,还可以提高气井采收率,对煤层气田的现场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4.
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目前水资源短缺现象也变得异常严峻,直接影响到了日常用水。为了有效解决我国的水资源短缺现象,各地方政府加大水库建设力度,开展蓄水储水工程,实施南水北调项目。从短期效益来看,它确实缓解了我国水资源短缺的现象,但是其资源的开采和水库的建立却是以破坏生物资源为代价的。据调查统计,我国水库建设流域的生物种类和生物数量都在持续减少,这不仅阻碍了我国水生物的发展,也影响了生物链的健康协调,不利于生物资源的多样化繁殖。针对这样的现象,我国各地区在水库建设和实施调度的过程中,一定要准确掌握流经地区的生物现象,在保证水资源有效供应的基础上要切实考虑环境生态问题,保证经济和生物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5.
等温层曝气器内表观水流速度直接影响等温层曝气的充氧效果,针对表观水流速度难以准确计算的普遍问题,系统分析了曝气室内气水两相流运动所受的驱动能量与损失能量,提出了尾涡和顶部能量损失的无量纲表达式,建立了曝气室内水流的一维水动力学模型,以及基于MATLAB真域算法的模型求解方法.采用美国Prince湖等温层曝气器的实际运行数据,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表观水流速度的预测误差在±8%以内,明显低于现有预测误差±20%.当曝气孔直径为2.6mm、曝气量从0.018m3/h增加到0.063m3/h时,曝气室内表观水流速度随曝气量的增加而增加;当曝气量固定,曝气孔直径从2.6mm减小至0.26mm时,表观水流速度随曝气孔直径的减小而增加,而当曝气孔直径进一步减小至0.026mm时,表观水流速度基本不受影响.计算了不同条件下的驱动能量和各项损失能量,揭示了引起表观水流速度变化的内因.建立的水动力学模型可用于指导等温层曝气器的设计和优化.  相似文献   
96.
在山东荣成典型潟湖-天鹅湖选取4个不同水流流速区域(6.5、8.2、11.8、24.6 cm/s),利用枚订法进行大叶藻植株移植,监测不同水流流速条件下移植植株存活、生长及光合色素含量的变化,确定大叶藻植株移植修复海区适宜水流流速范围。结果显示,移植90 d后,各水流流速条件下移植植株全部存活;6.5~8.2 cm/s条件下移植植株地上组织的形态学指标、质量和生产力均显著高于11.8~24.6 cm/s处理组,而地下组织的各指标则在6.5 cm/s水流流速时达到最小值;移植植株各光合色素含量的变化一致,均在24.6 cm/s水流流速时达到最大值,是其余处理组的1.2~1.3倍,6.5~11.8 cm/s处理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综合分析表明,利用枚订法移植的大叶藻植株至少可以耐受6.5~24.6 cm/s的水流环境,其适宜的水流流速阈值为8~10 cm/s。  相似文献   
97.
隋代,中国人发明了雕版印刷。宋代,毕升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1450年,德国人谷登堡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手摇金属活字印刷机。6年后,他使用这台机器印刷了200本《圣经》,开创了人类传播史的新纪元。20世纪初,加拿大著名经济历史学家英尼斯说,印刷机的出现打破了中世纪教会垄断宗教信息的局面,越过教会抄写员而使《圣经》和其他宗教材料成为人们普遍可获得的印制品。对于印刷的记忆大都来自小的时候,每到开学那天,一摞放在讲台上的新课本吸引着假期归来孩子们的目光。拿到新课本时兴奋无比,翻开扉页,一股书香扑鼻而来,这淡淡的油墨味深深地烙在许多人的少年校园回忆中。可那时,并不知道书是怎么印出来的,上了中学后,打开历史课本,看到一个人双手端着活板,才知道这位目光从容地看着我们的人就是印刷术的老祖宗——毕升。一千年以来,毕升的后人们依旧继续着他的事业,编织着油与墨、胶与漆、铅与火的情节。  相似文献   
98.
涡漩水流对混凝沉淀效果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粒子图象测速技术,建立了研究往复隔板絮凝池涡漩流场的室内测试系统,对往复隔板絮凝池拐弯处水流涡漩运动进行了研究,运用粒子图象测速技术,可进行多点同步测量,获得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平面和空间分布,因该技术是非常接触式的,不干扰流场,故提高了可靠性,使用量测系统软件,对不同方案的涡漩运动进行了分析,并对混凝沉淀效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99.
文章主要研究氧化沟直段水力特性,并与典型明渠理论对比。采用声学多普勒测速仪(ADV)测量氧化沟模型内流速场,通过对测量数据的拟合分析,得到氧化沟直段流速沿垂向分布、横向分布及沿程变化规律,对水流的流速分布进行对比分析,提出有关氧化沟流场的理论成果(内区流速分布符合对数分布。外区流速分布开始偏离对数分布而趋于二次抛物线分布,用二次抛物线分布能较好地拟合实际分布规律,对内、外分区界限的变化规律进行拟合分析,得到分区界限距渠底的相对高度的统一表达式),与典型明渠理论进行对比,得出氧化沟流场分布及沿程变化与典型明渠明显不同。氧化沟内垂线流速分布存在明显的分区结构,内区流速分布规律与典型明渠中相似,外区流速分布规律与典型明渠中差别很大。  相似文献   
100.
土地利用变化对城市洪涝灾害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选择经历了快速城市化过程的深圳地区一典型小流域——布吉河流域,使用分布式水文模型就土地利用变化对城市化流域暴雨洪水汇流过程的影响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表明,土地利用结构与格局的变化,使得暴雨洪水的最大洪峰流量和洪量加大,汇流时间变短。与1998年相比,2000年在前期土壤较干的情况下,频率为1%,2%和5%的3种设计暴雨洪水的最大洪峰流量,其增大幅度分别为20.2%,23.0%和28.9%。同时,土地利用状况对暴雨洪水的影响还与土壤前期湿润程度和暴雨强度有关:随着前期土壤由较干向较湿润变化和暴雨强度的增大,土地利用状况向城市化方向的发展对暴雨洪水的影响趋于减弱。深圳1980年以来洪涝灾害加剧的统计结果证实了这一模拟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