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5篇
安全科学   10篇
废物处理   11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48篇
基础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16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分别采用水热法和浸渍法2种合成方法制备了Ce-MnOx催化剂,应用于氨的选择性催化氧化。实验结果表明:水热法制备的Ce-MnOx具有更高的催化氧化NH3活性,其中,在反应温度为200℃时,Ce(5)-MnOx(HY)具有98%的NH3转化率及91%的N2选择性。XRD、BET、Raman、XPS、SEM、H2-TPR等方法对催化剂的表征结果表明,水热法合成的Ce-MnOx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94.37 m2/g),其优异的催化活性归因于表面丰富的Mn4+和Ce3+、大量的化学吸附氧、丰富的活性位点、Mn和Ce间的相互作用等。In-situ DRIFTS分析表明,催化剂表面吸附态的NH3经过脱氢作用生成—NH2、—NH中间体,其中,—NH与原子氧结合生成的—HNO能被O2快速氧化形成NO,NO再与—NH2继续反应生成N2和H2O。研究可为锰基催化剂在低温氨氧化及选择性方面的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52.
利用水热法合成了 BiPO4/赤铁矿复合催化剂,并对催化剂进行了 X 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X 射线光电子能谱(XPS)、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紫外可见漫反射(DRS)、BET 比表面及光致发光光谱(PL)等一系列表征,同时探讨了不同制备条件下的复合催化剂对气态苯乙烯降解的影响及其光催化机理 .结果表明:天然赤铁矿的负载能有效提高 BiPO4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分离效率,提升其光催化活性;当制备BiPO4/赤铁矿的条件为质量比1∶1、溶液 pH=1、焙烧温度 300 ℃时,复合材料对 50 mg·m-3气态苯乙烯的降解率最高,达到 87.9%,且在同等条件下进行 4 次循环实验后,降解率仅下降 5.9%,稳定性得以证明 . 经过机理实验研究证明,BiPO4/赤铁矿复合催化剂光催化降解苯乙烯主要是光生电子-空穴对、氧衍生的超氧自由基及羟基自由基起主导作用 .  相似文献   
53.
针对聚苯乙烯类塑料使用量大、难降解、不易回收等特点,开展了聚苯乙烯(PS)的水热降解实验,探讨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以及物料比等因素对聚苯乙烯(PS)的液化效果的影响,发现在温度320~340℃,物料比15∶1~60∶1,反应时间45~90 min的条件范围内,聚苯乙烯(PS)的降解产物主要有甲苯、乙苯、苯乙烯、苯甲醇、苯乙酮、苯乙烯的二聚物、苯乙烯的多聚物以及甲烷、戊烷、氢气、乙烯、丙烯、丁烯等气体。液相降解产物的总产率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反应物料比的减小以及反应时间的增加而升高;气相产物中甲烷的浓度随着物料比的减小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54.
目的研究水热反应时间对氧化锌吸波性能的影响,以获得高性能吸波材料。方法通过控制水热反应时间,制备不同形貌的氧化锌半导体材料,并采用XRD、SEM、TEM等表征手段,分析水热反应时间对氧化锌半导体材料形貌及结构的影响。利用矢量网络分析仪测定该材料在2~18 GHz频率范围内的相对复介电常数和复磁导率,采用MATLAB模拟分析不同厚度下水热反应时间对氧化锌半导体材料吸波机制及吸波性能的影响。结果当水热反应时间为12 h时,氧化锌在高频率处可达到较好的吸波效果,最大回波损耗可达?52.86 dB。结论通过控制水热反应时间,可实现对氧化锌的形貌进行调控,进而得到吸波性能优异的氧化锌吸波材料。  相似文献   
55.
以TiCl4为原料,用水热法制备纳米TiO2粉末,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X光衍射仪对粉体的粒径、形貌和热稳定性进行了表征.在紫外光灯照射下,用所制的TiO2降解制革废水,对处理前后的COD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该法制得的纳米TiO2具有很好的光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56.
以乙醇-丙酮-吡啶为溶剂,采用水热法制备了在可见光波段(≤450nm)具有良好光催化活性的纳米TiO2粉体,通过XRD、TEM、DTA、漫反射谱(DRS)与光电压谱等手段,研究了水热合成温度及250℃热处理对合成纳米TiO2粉体的材料特性,以及在可见光激发下纳米TiO2对甲基橙光催化降解的影响.结果显示,纳米TiO2晶型(锐钛矿)与粒径不随水热合成温度及热处理(250℃)条件的变化发生明显改变;各样品的表面吸附物状态以及可见光响应特性在未经热处理时随水热合成温度变化发生明显变化,而在经250℃热处理后则差异不明显;样品的表面吸附物状态、可见光响应以及可见光催化活性之间有显著关联,水热合成温度显著地影响了纳米TiO2粉体的表面吸附物状态及可见光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57.
58.
以五水合硝酸铋与偏钒酸铵为原料,采用水热反应法制备了不同晶体结构的钒酸铋(BiVO 4)光催化剂,分析了该催化剂对废水中高浓度磺胺嘧啶的处理效果。结果显示:BiVO 4光催化剂为单斜白钨矿型和四方锆石型,呈片状结构且颗粒分散性较好;磺胺嘧啶的光催化降解率与BiVO 4投加量、光照强度和反应时间呈正相关性,与磺胺嘧啶的初始浓度呈负相关性,随着BiVO 4合成pH值的增大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采用BiVO 4光催化剂处理磺胺嘧啶的最优条件为磺胺嘧啶初始浓度10 mg/L、合成pH=5,投加量0.25 g/L、10000 lux紫外光照下反应4 h,最优条件下的磺胺嘧啶平均去除率达到90.97%。  相似文献   
59.
负载化纳米TiO_2光催化降解气相甲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使用高比表面积的玻璃弹簧为载体,水热合成法制备了TiO2膜光催化剂,并在密闭循环式反应系统中进行甲苯的气相光催化降解实验。考察了气体流速、空气相对湿度、污染物初始浓度和催化剂用量对甲苯降解效率的影响,并采用GC/MS测定光催化降解过程中的气体组分及其含量,没有发现除甲苯以外的其它气相组分,最后测试了催化剂在高污染物浓度时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60.
以化学氧化法制备的聚吡咯(PPY)包覆Fe3O4复合材料为磁核,用水热反应法(170℃, pH=7±0.2)在其表面负载了纳米Ti02,制成壳/壳/核结构的磁载二氧化钛光催化剂.并用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傅里叶红外分光光度计(FT-IR)、振动样品磁强计(VSM)、Zeta电位仪对催化剂的物相组成、形貌、表面性质、磁学性质以及磁核的表面电位进行了表征分析.以初始浓度为25mg/L的苯酚溶液为模拟污染物, 对其进行光催化降解以考察其催化活性;并以自制的磁回收装置考察其磁回收率.结果表明,所制备的Ti02粒径在4~7nm,具有混晶结构,其中锐钛矿占95.2%,金红石占4.8%;PPY对Ti02在磁核表面的负载具有促进作用,TiO2在PPY/Fe3O4表面负载牢固;催化剂TPF(nTiO2:n PPY:nFe3O4 =30:2.1:1)具有良好的壳/壳/核结构,其磁感应强度为40emu/g,具有超顺磁性;所制备的催化剂光催化降解苯酚符合假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其中纯TiO2、P25、TPF反应速率常数K值分别为0.0279、0.0264、0.0252,TPF循环使用5次后K值为0.020,催化活性略有降低,循环使用平均回收率可达到90.35%. 该法制备的磁载Ti02光催化剂具有优良的催化活性和磁回收性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