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0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33篇
安全科学   188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82篇
综合类   300篇
基础理论   43篇
污染及防治   24篇
评价与监测   15篇
社会与环境   22篇
灾害及防治   1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0 毫秒
491.
排污权交易制度是当前国际社会实现污染控制的一项主要制度,在我国还存在市场参与度不高、交易范围过窄等问题,亟需将排污权交易与资产证券化相结合。排污权交易资产证券化的实施则需要立法从排污权资产的确定、交易风险的防范和外部监管等方面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492.
一体化联合作战后勤训练电磁环境构建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一体化联合作战后勤训练的特点,提出了可视化战场电磁环境和模拟战场电磁环境两种构建方法,并对模拟战场电磁环境的构建方法作了详细阐述。应坚持作战与训练的双重需求,强化军用与民用的优势互补,注重定性与定量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493.
介绍了DR/2010分光光度计在水环境应急监测中的应用,对氨氮、六价铬、磷酸盐、COD等常规项目进行比色测定,操作简便、快捷,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494.
本文以云南省为例,讨论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教育的内容和体系,认为教育的内容包括:知识教育、环境意识培养、环境道德观树立、环保能力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教育体系构成,从教育对象来看,可分为基础环境教育、专业环境教育、社会公众环境教育、在职环境教育;从教育形式看,可分为课堂环境教育和非课堂环境教育。  相似文献   
495.
研究了不同环境条件下,水网藻对N、P的吸收能力,结果表明,水网藻在富营养化水体至污水一级、二级处理出水中的N、h农度条件下,对N、P均有较强的去除能力,6天内的最大去除率分别为67.3%和gi%.在含4.2-50.4mg/LN、0.18oh2.232mg/LP条件下,单位湿重的水网藻对N、P的去除能力随N、P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温度对水网藻N、P去除能力的影响与生长一致,生长越旺盛,去除能力越强水网藻对门扶乏的自然水体中的N、P去除能力也较强,去除率分别为70%和50%以上;而添加P,对TN、TP的去除率也增加因此,使用水网藻作为富营养化治理植物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96.
1,3-丙二醇(1,3-PD)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其最重要的用途是作为合成聚酯PTT的单体.由于微生物发酵法生产1,3-PD具有操作简单,不易产生有毒副产物等特点,已得到广泛关注.本研究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分别获得了来源于肺炎克雷伯氏菌的甘油脱水酶编码基因dhaB和来源于大肠杆菌的1,3-PD氧化还原酶同工酶编码基因yqhD,利用温控表达载体pBV220串联构建了重组质粒pBV220-yqhD-dhaB,将其转化大肠杆菌得到产1,3-丙二醇温控重组大肠杆菌JM109(pBV220-yqhD-dhaB).该重组菌在LB培养基中,30℃好氧培养12 h至对数生长中期,再经42℃好氧诱导发酵4 h,测得胞内甘油脱水酶和1,3-丙二醇氧化还原酶同工酶的酶活力分别达到260 U/mg蛋白和140U/mg蛋白;在含甘油40 g/L的发酵培养基中,30℃好氧培养12 h至对数生长中期,再经42℃好氧诱导发酵4 h,测得发酵液中1,3-PD含量为8.5 g/L.这将为进一步构建基因工程菌生产1,3-PD打下坚实的基础.图6表1参18  相似文献   
497.
假单胞菌表达载体pYMB03的构建与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是具有强抗逆性能的环境优势菌,构建其质粒表达载体有着明显的应用潜力.将恶臭假单胞菌AB92019菌株中肽聚糖相关脂蛋白编码基因的启动子PoprL和质粒载体pTrcHis-B的多克隆位点片段插入到质粒载体pUCPl8的EcoRL/HInIII位点,获得了重组载体pYMB03.用绿色荧光基因gfp作为标记进行外源蛋白表达的结果表明,该载体能分别在恶臭假单胞菌AB92019菌株和大肠杆菌DH5a菌株中,由启动子PoprL启动组成型表达GFP蛋白并使细胞产生可见荧光.经SDS-PAGE验证,所产生的GFP蛋白分别占细胞总蛋白的12.5%和5.O%.重组菌株YMB001中GFP表达量与菌体培养时间有关,在稳定期后期其相对荧光强度达到最大值(D600nm=l.0),但与培养温度未见相父性.对携带该载体的2株重组恶臭假单胞菌7次168 h继代培养测定,载体pYMB03的稳定性均为100%.  相似文献   
498.
人工多细胞体系具有可实现代谢分工、复杂底物利用等功能,已成为合成生物学发展的研究热点.概述人工多细胞体系的优势,介绍现阶段人工多细胞体系构建的方式及设计原则,通过文献对目前人工多细胞体系应用于环境修复的实例进行归纳汇总,最后借助CiteSpace直观地分析人工多细胞的研究主题及趋势.与单一微生物相比,人工多细胞体系具有劳动分工更优化、代谢负担更低、底物转化能力更高、鲁棒性强等特点.目前主流的人工多细胞体系构建方式为自上而下法或是自下而上法,其设计原则一般是基于底盘细胞选择、种群控制策略、数值模拟预测等等.通过文献计量分析,人工多细胞的研究主题包含微型自主运动的发展以及生物电子传输等领域,然而随着“代谢工程”“人工智能”等词汇的突现,未来人工多细胞体系的研究会更加关注多细胞体系的设计与构建、细胞代谢途径、细胞间信息传递及相互作用等方面.结合现状及热点,提出未来人工多细胞体系的研究应关注:(1)解析人工多细胞体系成员之间相互作用机制与代谢方式;(2)根据人工多细胞体系的结构、行为与功能逐步优化构建方式;(3)开发基于人工多细胞体系的环境生物修复策略.(图3表2参71)  相似文献   
499.
近些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安全与应急问题也日益凸显,为了应对 这些问题,各级政府和企业广泛开展各种类型的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但由于应急演练评估缺少操作层面的方法与技术支持,使应急演练的评估与相关标准 规范脱节,往往流于形式。针对此类问题,通过对国内外应急演练评估相关标准规范的 梳理与分析构建应急演练评估业务主线,以“情景构建”方法指导构建应急演练评估指 标体系,以AHP算法和软件开发技术实现“应急演练评估模型库”及相关演练评估系统 ,最终为应急演练评估工作的实际开展提供一套从理论方法到技术系统的科学、合理且 具有操作性的整体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00.
正2013年12月23日,由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刘铁民研究员主持承担的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北京市重大突发事件(巨灾)模拟情景构建方案与原型研发"结题验收会在北京召开。验收专家组组长、国务院参事闪淳昌等专家及北京市应急办、北京市科委有关负责同志出席会议,中国安科院院长吴宗之参加会议并致辞,党委书记吕敬民参加会议。验收会专家组由国务院参事室闪淳昌参事、科技部评估中心迟计主任、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