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9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33篇
安全科学   188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82篇
综合类   300篇
基础理论   42篇
污染及防治   24篇
评价与监测   15篇
社会与环境   22篇
灾害及防治   1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661.
垃圾处理产业体系的构建应从实际出发,坚持“政府引导,社区组织、企业参与、自产自消、因地制宜、源头控制、资源回收利用”的原则和“物质利用先于能量利用,物质再利用先于物质再生利用”的资源回收利用原则,并按部就班实施。  相似文献   
662.
介绍了环境数据中心的组成及建设目标、数据仓库技术在环境数据中心的应用、数据仓库管理技术、联机分析处理,认为数据仓库技术为决策支持系统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663.
肖丽妮  杨艳英  王立 《安全》2007,28(6):17-19
1 前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城市的不安全因素骤然递增,以首都为例,经历了2003年“非典“事件、2004年7月10日大雨、2005年冬天然气供应不足、2006年夏季电荒等城市安全事件.……  相似文献   
664.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信息化程度地不断加深,使得信息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为人们的生产、生活以及学习带来了极大的便捷。其中,环境监测实验室的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为环境监测实验室的正常运行以及环境监测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方便,提高了环境监测实验室各项工作的效率,促进了环境监测实验室环境的和谐发展:因此,当前时期下加强环境监测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意义十分重大。本文主要围绕环境监测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进行了着重地阐述,略陈管见,以供方家参考。  相似文献   
665.
环境知识产权是一种可延续的有期限群体性权利。通过对环境知识产权的定义、特性的阐述,阐明环境知识产权的必然性与可行性,进而通过构建环境知识产权,以期更好地推进环保工作进程。  相似文献   
666.
以老(旧)城市水问题为导向,结合城市未来发展建设更新需求,坚持"系统构建、分区治理"的建设思路,通过优化调整现有排水分区,布置源头减排工程(建筑与小区、公园广场及道路LID改造项目)、过程转输控制工程(排水管网、调蓄池)和末端调蓄治理(泵站)等系统工程设施来构建海绵城市,综合实现工程总体治理目标。利用MIKE FLOOD分析模型和海绵城市监测系统评估工程建设成效,为海绵城市建设提供了可借鉴的建设经验。  相似文献   
667.
通过野外踏查和样带、样方调查法,利用物种多样性指数和群落相似性指数,对派河流域滨岸带不同植物群落结构及其与水质联系进行分析比较,从而构建出适合派河治污的缓冲带模型。结果表明:该流域滨岸带植物物种组成共有92科204属254种,其中主要生活型植物为草本植物。整条流域、不同河段和不同岸坡高度的植物群落的多样性指数大小存在差异,且数值普遍较低。由于所处生境差异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不同河段和不同坡面高度的群落相似性均不同。滨岸缓冲带的宽度及其植物搭配的复杂程度对于河道水质的改善具有重要作用。综上可知,派河流域滨水带植物组成较为丰富,但各群落物种丰富度偏低,不同空间位置的群落异质性较大,滨岸缓冲带模型可构建为在不同岸坡高度错落分布一定宽度的乔灌草搭配模型来改善派河水质。  相似文献   
668.
669.
等级性的树枝状结构造就了溪流网络中底栖硅藻独特的多样性格局及群落构建方式。于2004年6月对香溪河溪流网络进行底栖硅藻群落及生境调查,选择7个亚流域,在每个亚流域中选择2个干支流汇合点,分别位于河网边缘和河网中心,采用群落分析及β多样性分解的方法,探究树枝状结构中干支流的相互作用及其等级性对底栖硅藻群落及多样性格局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树枝状干支流汇合点上下游之间的栖息地环境、生物密度、物种丰富度、群落组成均不存在显著差异。然而,对位于网络边缘与中心的汇流点上下游进行比较,发现树枝状结构在群落构建中的作用具有等级性。河网边缘与中心的干支流群落β多样性组分存在显著的差异:在河网边缘,β多样性的周转组分显著高于河网中心,因此,河网边缘的干支流群落格局主要受物种在干支流间的物种周转所影响;河网中心β多样性的嵌套组分更高,这说明群落格局更多由干支流间物种的增减所造成。  相似文献   
670.
铬污染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其构建机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于皓  安益君  金德才  靳拓  王兴润 《环境科学》2021,42(3):1197-1204
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铬(Cr)已经成为我国主要的土壤重金属污染物之一,严重地影响了土壤生态环境以及居民的身体健康.本研究以河北省某制革工厂污泥堆周边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不同污染程度土壤样品中的细菌群落结构及其群落构建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铬污染显著地影响了土壤理化性质以及微生物群落.不同铬污染程度的土壤样品中,细菌群落结构与组成差异显著.高浓度的铬污染能降低土壤细菌群落的α多样性.铬污染土壤样品中的细菌共分为55个门,其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为优势菌门(相对丰度>5%).铬污染土壤中,细菌群落在构建过程中以决定性过程为主,随机性比例随着铬含量的升高而降低,并且均为同质性选择过程.土壤中总铬含量、含水率、pH、有机质与细菌群落显著(P<0.05)相关,是影响细菌群落结构的主要驱动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