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650篇 |
免费 | 319篇 |
国内免费 | 787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94篇 |
废物处理 | 87篇 |
环保管理 | 567篇 |
综合类 | 4636篇 |
基础理论 | 389篇 |
污染及防治 | 458篇 |
评价与监测 | 1259篇 |
社会与环境 | 134篇 |
灾害及防治 | 3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7篇 |
2023年 | 145篇 |
2022年 | 159篇 |
2021年 | 217篇 |
2020年 | 149篇 |
2019年 | 175篇 |
2018年 | 94篇 |
2017年 | 131篇 |
2016年 | 190篇 |
2015年 | 224篇 |
2014年 | 323篇 |
2013年 | 285篇 |
2012年 | 282篇 |
2011年 | 265篇 |
2010年 | 232篇 |
2009年 | 255篇 |
2008年 | 235篇 |
2007年 | 282篇 |
2006年 | 230篇 |
2005年 | 251篇 |
2004年 | 264篇 |
2003年 | 303篇 |
2002年 | 332篇 |
2001年 | 319篇 |
2000年 | 308篇 |
1999年 | 227篇 |
1998年 | 303篇 |
1997年 | 222篇 |
1996年 | 200篇 |
1995年 | 266篇 |
1994年 | 211篇 |
1993年 | 153篇 |
1992年 | 130篇 |
1991年 | 114篇 |
1990年 | 94篇 |
1989年 | 123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7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41.
采用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环境水样中25种磺胺类和喹诺酮类抗生素,通过优化试验条件,使方法在2.00μg/L~200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方法检出限为1.01ng/L~2.85ng/L,7次测定结果的RSD为2.3%~8.0%。将该方法用于自来水和地表水测定,结果均为未检出,高、低质量浓度水平的加标回收率为61.2%~102%。 相似文献
142.
仙女湖富营养化特征与水环境容量核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典型的亚热带大型水库——江西省仙女湖为例,于2011~2013年季节性监测了仙女湖水体理化指标。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对其富营养化状态进行了评价,并采用沃伦威德尔模型(Vollenweider)和狄龙模型(Dillon)计算了COD、NH3-N、TN和TP的水环境容量。结果表明:仙女湖水质总体处于地表水Ⅱ类~Ⅲ类标准,TN 0.32~0.91 mg/L、平均0.59 mg/L,NH3-N 0.012~0.59 mg/L、平均0.31 mg/L,TP 0.017~0.080 mg/L、平均0.028 mg/L,CODMn 1.61~5.59 mg/L、平均2.85 mg/L,Chl-a 0.37~0.95 μg/L、平均0.56 μg/L。从湖区上游到下游,各指标尤其是总氮、总磷、透明度和氨氮呈现明显的趋优变化特征,除TP出现Ⅲ类水质外,其余指标多年持续处于Ⅱ类水质状态;从单因子状态指数来看,采用透明度评价的营养状态最高,大部分湖区持续处于轻度富营养状态;TN和TP评价的营养状态次之,处于中营养水平。仙女湖COD、NH3-N、TN和TP水环境容量分别为21 208.0、3 528.8、4 991.2和248.1 t/a,分别剩余容量比率56.88%、68.25%、62.89%和13.67%,影响仙女湖水环境容量最突出的环境因子为TP。同时,基于对水环境容量影响因素的分析,最后提出了提高仙女湖区水环境容量的建设性方案。 相似文献
143.
144.
河道整治工程使福山水道水力条件发生变化,采用平面二维水力水质模型MIKE21进行研究,分析了在现状水力条件作用下,丰枯水期和支流引排水不同的工况下,福山水道水域的TP、TN和CODMn随时间迁移扩散的质量浓度变化及分布情况;在此基础上,计算福山水道的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分布,结果显示支流排水及排水结束后水道内水域呈中—轻富营养状态。由此表明:在福山水道水动力条件弱,水体交换缓慢的状态下,全年中的春秋及初夏,在水道上段的局部水域,容易导致藻类暴发,引起水华现象。此结论为该水道后期管理与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及决策支撑。 相似文献
145.
红枫湖水质变化趋势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枫湖是贵阳市重要的饮用水源地,自2007年集中治理以来,水质不断好转,基本达到预期目标。对红枫湖流域7个断面及4条入湖支流水质进行监测,研究2003~2012年10年的水质变化趋势和2013年年内变化趋势,并对引发水质变化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2003年到2007年红枫湖水质急剧恶化,从Ⅲ类降到劣Ⅴ类;经过6年的集中治理,水质提升至目前的Ⅲ类、局部Ⅱ类,整体处于中营养状态,但受内源污染和外源生活污染等影响,部分断面仍存在TP、NH3-N、COD等超标现象。湖库水质季节性变化明显,受降雨及气温影响,在6月和7月出现轻度富营养化,其余月份均处于中营养状态。红枫湖4条入湖支流水质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2011年后水质状况好转,但支流水体呈现受生活污染源污染的显著特征,主要表现为BOD5、粪大肠菌群超标。因此,对影响水质的污染源还需要增加处理设施,加强管理,以达到水源地水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6.
痕量有机物在水环境中普遍存在,具有长期残留性、生物积累性和强毒性等特点,对水生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了严重威胁。控制水环境中痕量有机物污染是当前环境领域的热点。纳滤膜技术在去除痕量有机物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其去除效果受诸多因素的影响。结合国内外研究,文章总结了水质特性、操作条件以及膜表面性质对纳滤膜截留痕量有机物的影响,分析了以往研究中纳滤膜在不同影响因素的条件下得出的不同结论,并对未来纳滤膜技术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7.
148.
苯酚、苯胺与4-AAP络合后所形成的吸收光谱出现严重重桑。采用多元线性,建立了计算分光光度法可测定污水苯酚、苯胺含量。其加标回收率分别在95-105%,98-103.3%之间,方法较好地解决了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污水中苯酚、苯胺时的相互干扰。 相似文献
149.
着重分析了河流水文状况的对河流水质的影响,分析和研究了水污染的变化规律,以氧亏值作为水质的约束指标,以河流量的P-Ⅲ型概率分布为基础,建立了水质控制模型,并以保证率来控制水污染,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方法对这一模型进行求解。 相似文献
150.
为探明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水质变化特征和时空分异规律,选择总干渠典型年份30个断面10个水质指标的逐月监测数据,利用层次聚类和WQI水质指数法对水质变化进行分析。层次聚类将总干渠划分为3个渠段,陶岔至柳家佐连续24个断面为第一渠段,该渠段各项水质指标浓度相对较低,其中F.coli ((44.41±56.11)个·L-1)、CODMn((1.94±0.11) mg·L-1)、SO42-((29.38±1.68) mg·L-1)和DO ((9.74±1.42) mg·L-1)等指标明显低于其他渠段;霸州、王庆坨、西黑山、惠南庄和团城湖为第二渠段,F.coli ((184.5±323.16)个·L-1)、CODMn ((2.08±0.29) mg·L-1)、SO42-((27.21±1.81) mg·L-1)和DO ((10.82±2.15) mg·L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