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914篇 |
免费 | 427篇 |
国内免费 | 768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826篇 |
废物处理 | 147篇 |
环保管理 | 1063篇 |
综合类 | 6378篇 |
基础理论 | 485篇 |
污染及防治 | 487篇 |
评价与监测 | 1303篇 |
社会与环境 | 271篇 |
灾害及防治 | 14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2篇 |
2023年 | 180篇 |
2022年 | 210篇 |
2021年 | 251篇 |
2020年 | 201篇 |
2019年 | 211篇 |
2018年 | 119篇 |
2017年 | 161篇 |
2016年 | 281篇 |
2015年 | 335篇 |
2014年 | 528篇 |
2013年 | 435篇 |
2012年 | 562篇 |
2011年 | 547篇 |
2010年 | 403篇 |
2009年 | 453篇 |
2008年 | 485篇 |
2007年 | 531篇 |
2006年 | 475篇 |
2005年 | 396篇 |
2004年 | 379篇 |
2003年 | 410篇 |
2002年 | 411篇 |
2001年 | 371篇 |
2000年 | 357篇 |
1999年 | 279篇 |
1998年 | 334篇 |
1997年 | 247篇 |
1996年 | 248篇 |
1995年 | 299篇 |
1994年 | 238篇 |
1993年 | 165篇 |
1992年 | 154篇 |
1991年 | 125篇 |
1990年 | 111篇 |
1989年 | 145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2篇 |
197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31.
932.
国家“十一五”规划将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纳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随着支持滨海新区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逐步到位,一些大型重化工业和基础设施项目如大乙烯、天碱搬迁、大化工基地、冶金、大推力火箭、空客等开始布局或建设,支撑滨海新区经济未来更快增长的框架已渐具雏形。在大型工业项目相对集中的情况下,如何协调重化工业发展与环境生态宜居之间的关系,以尽量小的成本和代价达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目标,实现集约、可持续和科学的发展,是新区决策和建设面对的一大挑战。清洁发展机制(CDM)提供的机遇是可借助的外力。 相似文献
933.
934.
从基于MapObjects的组件式GIS(地理信息系统)应用软件的开发出发,介绍了GIS在生态规划与管理中的应用,并结合重庆市万州区生态规划决策支持系统的开发,对通过程序控制矢量图层的显示及编辑进行了简述,并进一步阐述绑定了属性数据的矢量图形的双向查询方法。 相似文献
935.
在秦岭火地塘林区选择2个闭合小流域及2个支沟集水区,对流域出口径流及支沟集水区溪流水pH值及水化学成分进行了8 a的测试,采用机理分析方法,就森林水质的季节性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林区径流pH值在7.1~8.4之间,冬、春季较高,夏、秋季较低,总体上水呈弱碱性;NO-3浓度春季和初夏较高,NH 4冬季和初春较高,PO3-4冬季与夏季较高;K 浓度春、秋季较高,Na 浓度则9月最大,8月最小;Ca2 浓度以6月和10月较高,年内变化范围19.4~44.3 mg·L-1,Mg2 则3月较高,年内变化范围2.18~5.25 mg·L-1;Cd浓度随季节的变化以1~4月较高,Pb浓度12、1月较高,但Cd、Pb均以秋季较低,年内变化范围分别为0.019~0.326 5 μg稬-1和0.217~3.886 μh稬-1;Mn浓度5、12月较高,Fe浓度春季较高,Zn则以3、8月较高.林区径流水质属Ⅰ类,相对而言,水质随季节的变化以秋季较好,冬、春季较差. 相似文献
936.
937.
938.
939.
基于空气质量模型模拟结果,利用0~1整数规划算法,建立了排放量与污染物环境浓度的多情景快速反应决策模型,实现了大气污染管控目标下大气污染物排放源调整方案的快速决策。以大气环境考核重点关注区域河北省沧州市高速合围区为例,采用AERMOD模拟分析了各排放源一次PM10对国控点贡献排名情况,利用0~1整数规划模型求解了在贡献浓度调整下各排放源组的最优控制方案。结果表明:沧州市高速合围区内颗粒物排放源对国控点的污染浓度贡献中,道路源排放占比最高,其次为非道路移动源;此外,在实现合围区内排放总量调整最小且对国控点(市环保局、沧县城建局、电视转播站站点)贡献浓度均降低至少1.5 μg/m3的目标下,对"新华区省道""运河区土壤扬尘"源组的管控方案达到最优,源组总排放量为791.30 t/a,下降幅度为15.66 t/a,对各国控点年均贡献浓度为7.80,10.09,7.87 μg/m3,分别下降了1.75,2.00,1.52 μg/m3。该方法可实现在既定的大气污染源调整方案下的快速效果评估,并提供最优减排方案。 相似文献
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