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0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73篇
安全科学   23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59篇
综合类   541篇
基础理论   39篇
污染及防治   34篇
评价与监测   105篇
社会与环境   22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6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本文将模糊综合测度指数模型应用于北海市地下水质量评价,并用我们开发的“环境质量评价系统”软件演示了实例评价过程,使得本法应用更为快捷,评价结果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192.
物元分析在水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利用物元分析对水环境质量评价的新方法。该法具有模型简单、评价合理的优点,以实例同其它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93.
标识指数法在河流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体质量评价已成为当前开展水环境规划管理,以及污染综合防治方面所不可缺少的基础工作。本文在对河流水质现状评价系统的调研分析和对水质状况全面了解的基础上,通过与传统的综合指数水质评价法的对比,采用一种全新的水质标识指数法对上海市苏州河支流之一彭越满河1993-2003年10年间监测数据进行了综合分析。并对水质标识指数法在河流水质评价中的应用方法、优缺点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与综合指数评价法的应用进行的比较,水质标识指数法反映的河流水质信息更多、更客观,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94.
人工神经网络在高原湖泊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应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建立了高源湖泊水质BP神经网络模型,对湖泊水质进行综合评价,通过实例检查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方法能准确反映水体污染程度,具有较强处理相互矛盾影响样本的能力,方法可行,结果客观合理。  相似文献   
195.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浮游植物与水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2005年对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水体浮游植物的调查结果表明,该水域共有浮游植物96种及变种,隶属于8门63属,其中种类最多的藻类植物依次是硅藻、绿藻和蓝藻.藻类的细胞密度表现出夏季最高、冬季最低的明显季节变化.运用Margalef和Menkinick多样性指数对该水域的水质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水体为寡污型,基本处于中营养状态.图3表3参14  相似文献   
196.
神经网络模型在辽河水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准确的反映辽河水质量状况和发展趋势,在对辽河水质监测采样和实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水质评价的BP神经网络模型,应用该模型对辽河的水质现状进行了质量综合评价,4个监测断面的评价结果均在4~4.5之间,水污染情况较为严重。该评价结果与监测断面污染项目的超标情况分析的结论吻合,评价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7.
里杜湖富营养化综合评价及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里杜湖水库的水质监测及水文资料,选择评分法结合生物优势种评价法以及“源-效应”预测模型对里杜湖水库水质的营养状态进行综合评价及预测。结果表明:里杜湖水库水质已轻度富营养化,并有逐年加重的趋势。旨在正确评价和预测里杜湖水库营养状态,并为同类水库的营养状态评价及预测提供参考和借鉴,从而为水库水质管理及富营养化的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8.
三峡工程运行后库区水质问题关系库区环境安全和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把握三峡库区水质变化趋势是水污染治理的基础。采用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基于2004—2016年三峡库区长江干流入库断面(重庆朱沱)和出库断面(湖北宜昌南津关)水体DO、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的水质监测数据评价库区水质,并利用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RIMA模型)建立入出库断面水质变化趋势模型。结果表明:2004—2016年入库断面梅罗污染指数(Ip)为1.72~3.22,水质属轻污染—重污染,变化波动大;出库断面Ip为0.82~1.46,水质属清洁—轻污染,总体保持平稳;入库断面水质指标逐年偏向《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Ⅱ级标准,出库断面水质指标逐年偏向Ⅰ级标准,入出库断面首要污染物是氨氮,ARIMA模型预测显示未来入出库断面水质好转。  相似文献   
199.
万家寨引黄工程引水中化学毒物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多介质环境目标值和中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就万家寨引黄工程水源地水中检出的和终端水预测的主要有机污染物及重金属对健康的潜在危害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在不考虑引水工程输水模式对水质影响的情况下,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对人体的健康影响度(TAS)均大于1,同时,有机污染物中的苯,特别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浓度明显超过国家标准。在考虑输水模式对水质影响的情况下,引水中有机污染物的TAS低于1,但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浓度仍然超过国家标准。在考虑输水模式的情况下,引水终端水中重金属的含量可达《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HZB1-1999)中Ⅲ类水标准。  相似文献   
200.
提出了应用频率曲线对水质评价中有关污染历时问题的评价方法,并论证运用皮尔逊Ⅲ型频率分布对水质评价参数的频率点据进行理论频率曲线的适线,从而使得上述评价方法建立在不受人为因素影响的基础上,该方法弥补了有关污染协时问题评价方法的匮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