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20篇
  免费   87篇
  国内免费   106篇
安全科学   292篇
废物处理   24篇
环保管理   649篇
综合类   2211篇
基础理论   126篇
污染及防治   84篇
评价与监测   71篇
社会与环境   351篇
灾害及防治   105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75篇
  2015年   141篇
  2014年   212篇
  2013年   155篇
  2012年   176篇
  2011年   190篇
  2010年   125篇
  2009年   183篇
  2008年   188篇
  2007年   236篇
  2006年   167篇
  2005年   183篇
  2004年   182篇
  2003年   215篇
  2002年   175篇
  2001年   160篇
  2000年   113篇
  1999年   99篇
  1998年   66篇
  1997年   69篇
  1996年   70篇
  1995年   71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51篇
  1991年   57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钟育生 《福建环境》1997,14(2):15-15
通过纤维板生产工艺的改进,即对料浆和白液进行二次絮凝工艺处理,回收流失的料浆和废水,取得了经济和环境的双重效益。  相似文献   
942.
张仁彪 《福建环境》1995,12(6):17-18
通过对龙岩盆地地下水质及用水的供需平衡进行分析,预测到本世纪末本市将出现水资源危机,并提出水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943.
含硫污水处理系统的清洁生产审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含硫污水处理系统进行清洁生产审核,实施了11个无低费方案和4个中高费方案,取得良好的环保效益和经济效益,并对该系统的持续清洁生产提出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944.
水是西北地区生态系统重建的根本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我国以植树造林为核心的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到1997年全国已累计造林4627万hm2,其中“三北地区”3024万hm2。但也存在着很大问题,主要表现在平均造林成活率仅25%,保存率仅13%。经分析,西北地区少雨干旱,缺土壤水是“年年造林不见林”的主要原因。分析表明,水是西北地区生态系统重建的根本,而跨流域调水、加强水资源管理、雨水资源化、发展节水农业、普及节水意识等,是解决西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945.
黄河流域可供水量究竟有多少?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摘要:黄河是我国水资源最紧张的河流之一,但关于黄河流域可供水量,几个很权威的文献却差别很大,高的达到692×108m3,低的低到580×108m3。而20世纪90年代又出现了黄河流域天然径流大为减少的情况,平水年份下河川天然径流量比多年平均减少110×108m3。所以,黄河流域的可供水量究竟有多少是急迫需要弄清的问题,因为它关系到黄河流域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决策。论文的研究结论是:在2010年水平年,在平水年条件下,黄河流域的可供水量只有550×108~560×108m3,其中地表水390×108~400×108m3,地下水160×108m3。所以,黄河流域的可供水量比原来估算的最低数580×108m3还低20×108~30×108m3,而比原来估计的最高数692×108m3要低20%,差140×108m3。这就给黄河流域的水资源供需平衡对策提出了更严峻的问题。  相似文献   
946.
柴达木盆地水资源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与开发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柴达木盆地水资源规划管理决策属典型的半结构化、多层次、多决策者和多目标的决策问题,为此设计开发了柴达木盆地水资源决策支持系统。文章系统地介绍了柴达木盆地水资源决策支持系统结构框架、设计原则、开发思路、决策模式和基本功能。系统由数据库、模型库及其管理系统三部分组成,模型库包括人口动态模型、宏观经挤模型、水资源模拟模型、绿洲生态需水模型和水资源多目标优化分析模型等5个基本模型。在求解水资源多目标优化分析模型时,使用了逐步法(STEM),把多目标化为单目标进行求解,决策者在迭代权衡过程中输入经验与偏好信息来获取满意的决策信息。  相似文献   
947.
李亚明  杨萌 《环境保护》2007,(10B):79-79
丹阳地处江苏省南部,长江三角洲地区。2001年,丹阳市委十届一次全委(扩大)会议提出了科教兴市.双轮驱动、规模经济、城市化、可持续发展五大发展战略。6年来.丹阳建设老城区,开发新城区、工业园区.构架起了丹阳中等城市的新格局,城市规模逐步扩大。在城市规模逐渐扩大的同时,丹阳市紧抓环境保护工作.确定了“建设环境友好型新丹阳”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948.
HAZOP在燕山石化12×104 t/a聚丙烯装置改造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在12×104t/a聚丙烯装置改造中实施HAZOP分析的方法、步骤及取得的成效,并从效益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49.
为了评估人类超采地下水以及侵占河流生态需水给水资源可持续性带来的风险,将黄淮海流域作为研究区,在利用非稳态Budyko模型以及水量平衡公式的基础上,结合生态需水核算结果及各产业用水数据,选取蓝水可持续性指数BlWSI,基于蓝水消耗量(CBWU)、不可再生地下水抽取量(NRGWA)以及地表过度取水量(SWOA)对流域开展水资源可持续性评价。结果表明:表征蓝水资源可持续性的BlWSI指标在黄淮海流域存在明显的时空差异性。其中,黄河流域的水资源可持续性程度最低,海河流域次之,淮河流域可持续性程度最高。1960—2000年,黄淮海流域的水资源可持续性呈现不同程度的增加趋势。研究对提升黄淮海流域的可持续水资源管理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50.
基于VIKOR法的潍坊市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通常涉及到社会、经济、资源和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多准则妥协解排序法(VIKOR)可协调处理多种因素间的相互关系,是评价城市水资源承载力的有效手段之一.本文利用VIKOR法对潍坊市水资源承载力进行综合评价,通过构建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CRITIC法计算权重,标准化数据并进行分析计算和排序,以利益比率Qi作为综合评价值,Qi值越小,表明水资源承载力越高.结果发现,在2008-2017年,潍坊市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值呈下降趋势,从2008年的0.7378下降至2017年的0.0000,表明潍坊市水资源承载力稳步提高.通过分析潍坊市水资源承载力各子系统的变化趋势发现,潍坊市水资源承载能力依然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通过对2017年潍坊市各市、区、县水资源承载力进行对比可知,诸城市、青州市、安丘市和临朐县综合评价值较低,分别为0、0.1645、0.2267和0.2503,说明水资源承载力较高;潍城区、坊子区、寒亭区和奎文区综合评价值较高,分别为0.3475、0.4739、0.5938和0.9131,说明水资源承载力较低.表明潍坊市部分地区产业结构和布局与水资源条件不相匹配,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平超出当地水资源承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