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20篇
  免费   87篇
  国内免费   106篇
安全科学   292篇
废物处理   24篇
环保管理   649篇
综合类   2211篇
基础理论   126篇
污染及防治   84篇
评价与监测   71篇
社会与环境   351篇
灾害及防治   105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75篇
  2015年   141篇
  2014年   212篇
  2013年   155篇
  2012年   176篇
  2011年   190篇
  2010年   125篇
  2009年   183篇
  2008年   188篇
  2007年   236篇
  2006年   167篇
  2005年   183篇
  2004年   182篇
  2003年   215篇
  2002年   175篇
  2001年   160篇
  2000年   113篇
  1999年   99篇
  1998年   66篇
  1997年   69篇
  1996年   70篇
  1995年   71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51篇
  1991年   57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951.
水虽然是可再生资源,但是如今人类用水速度远超过其净化速度。而这造成了与日俱增的水资源和水环境问题,给人类带来了非常严峻的挑战。这种问题在我国特殊的国情和地理位置条件下显得更为严峻,尤其面对日趋加快的工业化进度和城市化的全面发展,带来了迫切的水资源需求以及严重的水资源污染等问题,为此本文将结合我国水资源的现状、水环境管理存在的各种问题加以阐述,并提出一些探索性的解决和应对方案。  相似文献   
952.
以黄淮海流域为案例,将其涵盖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用水的水资源利用系统作为研究对象,构建多流域生态网络模型,从系统整体角度自上而下对其进行描述并开展生态网络分析,通过系统整体分析指标的计算,对黄淮海流域在2003~2014年期间系统结构特征的演化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03~2014年期间,通过"十一五"、"十二五"规划所开展的多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措施的实施,系统受到来自外界环境的压力和干扰有所减小,系统逐渐趋于稳定,但却仍存在着生态用水量严重短缺的问题,系统的可持续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提高.  相似文献   
953.
在归纳、总结空气污染健康损失估算和防治成本核算方法的基础上,文章以本溪市为例,采用工资风险法定量化估算了2014年本溪市因PM_(2.5)污染所致的健康损失,并对其2012~2014年期间的PM_(2.5)污染防治行动展开费用效益分析,结果显示:2014年本溪市PM_(2.5)污染健康损失为96.320~126.230亿元,占其当年GDP的8.06%~10.57%;相比较2011年,PM_(2.5)污染防治健康效益为44.860~59.380亿元;2012~2014年期间,本溪市PM_(2.5)污染防治总费用为14.664~15.944亿元,效益费用比为3.059~3.724倍。  相似文献   
954.
周迪  周丰年 《自然资源学报》2018,33(7):1103-1115
论文基于Quah(1997)的分布动态学分析框架,采用扩展的Markov链和空间Markov链模型对我国大陆31省份2003—2015年间总用水、农业用水及工业用水效率的俱乐部趋同现象展开研究。首先对3类用水效率的俱乐部趋同现象进行检验,随后基于构造的俱乐部趋同指数对俱乐部趋同程度进行测算,最后从空间角度对俱乐部趋同现象进行了解释。研究发现:1)3类用水效率都存在着俱乐部趋同的现象,随着时间的积累,这种现象会有所缓解,但依然明显。例如工业用水效率低水平和高水平地区在5 a后仍分别处于低水平和高水平的概率高达0.808和0.918,可见我国区域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协调力度亟待加强。2)工业用水效率整体的俱乐部趋同程度最高,其次是总用水效率,农业用水效率最小。我国地区间工业用水效率差异的固化程度最严重,部分地区长期维持在低水平,陷入了“低水平陷阱”,应引起政府的重视。3)水资源利用效率的俱乐部趋同现象受空间因素的影响。一方面,不同用水效率的邻近地区对本地区用水效率的变化存在一定影响,高水平的邻近地区有积极影响,低水平的邻近地区有消极影响;另一方面,高低水平俱乐部的空间分布存在着集聚特征,因此俱乐部内部会产生空间溢出效应。但高水平俱乐部内的正溢出作用远大于低水平俱乐部,这使得高低水平俱乐部之间差异进一步拉大,从而促进了俱乐部趋同现象的发生。这在我国工业用水效率的俱乐部趋同中尤其明显。  相似文献   
955.
论文以甘肃省民勤县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实践工作为研究背景,运用最小数据方法,估算了激励沙区农户将沙化耕地自愿转化为封禁土地的生态补偿(封禁补偿)标准。以水资源服务表征土地管理方式转变之后的生态系统服务产出,由调查获得的农户机会成本推导出了水资源服务供给曲线,并计算出了封禁补偿标准与土地转化比例、水资源服务供给量之间的定量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实施封禁补偿,可激励农户改变沙化耕地利用方式,减少农业用水需求量,增加生态用水供给量,对民勤和石羊河流域生态保护意义重大;2)民勤县规划封禁保护区总面积为1.55万hm2,期望水资源服务产出为1.02亿m3,需要按照19 770元·hm-2的标准补偿才能激励农户实现这一政策目标;3)以新一轮退耕还林补偿标准3 600元·hm-2为参照线,只能促使3.51%的沙化耕地转化为封禁土地,在设计封禁补偿机制时,需要提高封禁补偿标准。  相似文献   
956.
作为我国环境管理的重要构成内容,水环境与水资源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基础资源,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引发了很多水问题、生态问题,给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的同时,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所以,水环境与水资源流域的管理问题近些年来越来越受到我国重视,是我国一直致力于解决的一大难题。本文针对水环境和水资源的综合管理问题展开了探讨,并研究了综合管理水环境与水资源流域的体制。  相似文献   
957.
西安市目前面临着水量型和水质型缺水的难题,中水作为一种可回用水源和缓解缺水难题的办法不断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接受,针对西安市实际情况,文中提出了西安市中水回用应以城市污水处理厂达标尾水为重点,按照水功能区和主要用户的水质要求选择相应的中水处理工艺设备,采用"树状结构"、"点到点"或循环回用模式,分别将中水应用城市杂用水、工业冷却水以及生态环境景观用水等。对于大型建筑小区和工业园实行污废水分离排放收集和分质深度处理和供给循环回用。  相似文献   
958.
为了在水资源与水环境双重制约下制订人水和谐发展的政策提供决策支持,以我国中原经济区这一重点开发区域为例,基于层次分析法构建了以水系统自然条件、水系统服务功能及人类活动影响三要素(共计20项指标)为基础的流域水系统健康评价体系,并以2011年作为评价年,将中原经济区的水资源二级区作为基本流域单元对水系统健康状况进行评价. 结果表明:中原经济区9个水资源二级区中,除了淮河上游水资源二级区(3.20分,完全健康状态为5.00分)为基本健康状态、汉江水资源二级区(2.77分)和三门峡至花园口水资源二级区(2.18分)为亚健康状态以外,其余水资源二级区(0.55~1.77分)均为不健康及极不健康状态. 分析显示,人类活动影响是影响中原经济区内各流域水系统健康状况的主要原因,人口众多、工农业开发活动强度大使得其对水资源需求巨大. 部分水资源二级区对地下水资源依赖程度较高,造成不同程度的地下水超采现象. 伴随着高强度水资源利用的是水污染物的高强度排放,部分河流水污染状况严重,甚至在局部地区造成了地下水污染. 这种不健康的状态在中原经济区内由南向北随着水系统自然条件和水系统服务功能的降低呈加重趋势.   相似文献   
959.
根据微电网中各分布式电源(DG)的特点,综合考虑各DG的安装、运行、维护成本、碳排放治理成本以及风电、光伏补贴等,分别构建各微源的低碳综合成本模型,在满足系统约束的条件下,提出一种计及微电网低碳效益的能量优化调度模型。深入挖掘微电网的低碳效益,确定微电网优化调度运行策略,依据构建的调度模型,应用混沌粒子群算法(CPSO)解决各个实用的运行策略中的优化调度问题。通过仿真验证了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并对各运行策略及大电网供电对比分析,证实微电网的低碳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960.
陈刚  蓝艳  彭宁  解然 《环境保护》2016,(12):62-64
成本效益分析作为一种国际通行的决策支持方法,成为决策制定中的重要环节。美国是最早将成本效益分析应用于国家资源环境重大决策支持等诸多方面的国家,通过颁布一系列总统行政令和国会立法,将成本效益分析作为制定行政立法必须的原则和程序。本文梳理了美国成本效益分析方法的制度体系,以及美国环境法规的成本效益情况及实践案例,并对应用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全面提升我国环境管理决策的科学化水平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