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3篇
安全科学   21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29篇
综合类   89篇
基础理论   5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22篇
灾害及防治   7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植物床-沟壕系统的藻类捕获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原位实验验证植物床.沟壕系统的藻类捕获功能。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有效拦截和捕获源水藻类。在水力梯度驱动下,约35%源水进入高位小沟流经植物床内部根孔结构而汇至低位小沟。低位小沟内叶绿素a(Chl-a)浓度显著低于高位小沟(P=0.0239),其降低比例为11.1%。以植物床.沟壕系统为结构形式的根孔净化区其出水Chl-a浓度较源水整体下降了27.0%。估算该片根孔净化区捕获藻类鲜生物量约122kg/d。石臼漾湿地共含根孔净化区11片,按供水25万t/d计,估算捕获藻类鲜生物量约1100kg/d。  相似文献   
62.
化石燃料的过度使用引起的气候变化问题成为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也逐渐成为经济学界的研究热点。本文围绕气候变化问题对国外经济学界的相关最新研究进行了梳理与回顾,并对不同研究争议的焦点以及后续研究方向进行了阐述。不同学者基于不同的假设条件和模型设定,得出了不同的气候政策主张;其中主要包括以Stern为代表的"激进派",以Nordhaus、Weitzman为代表的"保守派"及以Acemoglu为代表的"综合派"。当前对于气候变化的政策主张仍存在较大分歧,其核心原因主要在于对时间偏好、效用函数的设定、对气候变暖未来损害的不确定性的处理以及对导向性技术变迁的考量等方面。目前关于气候变化的经济学分析仍存在较多待解决的问题,如对时间偏好进行经验验证,更好地刻画气候变化的不确定性,引入内生的导向性技术变迁来建立更合理的多国模型以分析各国气候政策的协调等。  相似文献   
63.
64.
65.
清水江流域的生态环境变迁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清水江流域是贵州省少数民族聚居、经济落后的地区。本文通过对该流域森林资源变迁的剖析,提出保护生态环境的措施,以保证流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6.
历史上由于长江中下游湖泊的扩大和迁移,湮废了许多古城和古迹.鄱阳湖湮废(枭)阳、海昬、昌邑城.洪泽湖淹没泗州城和明祖陵.太湖平原上阳澄湖下阳城县,偕薄县城陷于当湖之中.这些古城为秦汉至南北朝设置.  相似文献   
67.
本浅析了河北省沙尘暴天气发生规律,探索河北省生态环境演变历史,从生态学角度阐述了减缓沙尘暴的措施。  相似文献   
68.
内蒙古岱海湖泊生态环境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岱海湖泊已由自治区第三大内陆湖泊退居为第四位。所反映出的问题不仅仅是湖泊面积的缩小,而是引发出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本文用大量详实的调查监测数据,全面地分析了这些生态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69.
论述了混沌现象与基本特征,提出把混沌分析方法引入了环境科学中,探索环境现象变化的新途径,重点简述混沌现象在环境影响的变迁的实例,环境混沌系统控制的基本思路和混沌分析相空间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70.
梁向阳 《环境》2005,4(6):153-156
应用"3S"技术,对珠江三角洲自1965至2003年38年间土地围垦增长速率和海岸线变化趋势作了定量分析和测算,分析了海岸变迁的成因及未来口门滩涂的演变.1965年以来的38年间,整个珠江三角洲围垦成陆面积为730.64km2,平均每年成陆面积19.23km2,围垦的典型地段分布于伶仃洋区、磨刀门区和黄茅海两岸.人类在海岸的各种工程活动加速了珠江三角洲的发育与演变,珠江三角洲海岸围垦呈越来越快的增长趋势,预计未来海岸滩涂还不断向海扩展.本文还对海岸滩涂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新增的滩涂是珠江三角洲宝贵的土地后备资源,滩涂的开发利用正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但人类活动产生的环境地质问题影响了沿海滩涂的可持续发展,应该从长远、科学的角度做好江河口综合治理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