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6篇
  免费   187篇
  国内免费   435篇
安全科学   346篇
废物处理   13篇
环保管理   259篇
综合类   1719篇
基础理论   253篇
污染及防治   86篇
评价与监测   117篇
社会与环境   250篇
灾害及防治   135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111篇
  2022年   130篇
  2021年   170篇
  2020年   131篇
  2019年   155篇
  2018年   71篇
  2017年   99篇
  2016年   107篇
  2015年   131篇
  2014年   236篇
  2013年   159篇
  2012年   170篇
  2011年   160篇
  2010年   135篇
  2009年   120篇
  2008年   131篇
  2007年   153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113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对2013年夏季南岔湖的浮游植物进行了初步研究,共鉴定初浮游植物6门,8纲,13目,24科,43属,共94个分类单位。其中优势种6种。南岔湖水体属于中污染。  相似文献   
142.
阐述了星云湖湖滨带生态恢复的意义,分析了星云湖湖滨带主要环境问题,探讨了星云湖湖滨带生态恢复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3.
以该实验的观测资料为基础,通过数据分析表明,对大连星海地区OH自由基消耗的主要环境VOCs组分是烯烃类物质,对O3生成潜势贡献最高的环境VOCs组分是芳香烃类物质;综合LiOH及OFP值评价,识别影响大连星海地区O3生成的关键环境VOCs反应活性物种为丙烯、甲苯、间对二甲苯等物质。  相似文献   
144.
本文以三峡库区王家沟一典型消落带为研究对象,选择180、175、165和155 m这4个高程以探讨水位变化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SMBC)和微生物生物量氮(SMBN)的影响.其中,175、165和155m高程坐落在消落带内,分别表现为短、中和长期淹水,180 m高程作为对照,为永不淹水的陆地.土壤样品的采集深度为0~20 cm,每周采集一次.结果表明,180 m高程处土壤有机碳(SOC)和全氮(TN)均无明显的季节变化,而175 m高程处SOC和TN季节变化明显,表现为春夏季高于秋冬季;各高程上的SMBC和SMBN及其分配比例呈现出秋高夏低的季节变化形态,表明消落带夏季高温低湿的土壤环境限制了微生物活性及土壤有机碳氮的周转速率.数据分析表明,与180 m高程相比,消落带上的175 m和165 m高程SOC、TN、SMBC及微生物商、SMBN及其分配比例均得到不同程度的升高,而155 m高程除了SMBN及其分配比例与对照无显著差异外,其他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表明与未淹水对照点相比较,中短期淹水有利于提高消落带土壤碳氮含量及周转速率和微生物生物量,而长期受到江水淹没胁迫的土壤则会抑制土壤碳氮以及SMBC含量,并降低SOC的周转速率.相关分析表明,SMBC和SMBN均与地下5 cm处温度和p H呈极显著负相关,说明地下5cm处的温度以及p H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有强烈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5.
为探明三峡支流水体富营养化频发与库岸消落带土壤氮素"源-库"关系转化之间的内在关系,采用分级浸提法,分析了三峡库区长江万州段干流、苎溪河支流、密溪河支流消落带落干期土壤可转化态氮含量和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与三峡库区万州段干流相比,支流消落带落干期土壤有机质和总氮含量较高,而阳离子交换量(CEC)和p H值较低.三峡干支流消落带土壤可转化态氮(TF-N)以OSF-N(有机态和硫化物结合态)为主,且含量上OSF-NIMOF-N(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氮)IEF-N(离子交换态氮)CF-N(碳酸盐结合态氮);而空间分布上,TF-N表现为:密溪河苎溪河长江干流,4种TF-N形态中IEF-N和OSF-N在干支流间无显著差异,而CF-N和IMOF-N分布与TF-N相反,是造成干支流消落带TF-N差异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6.
达里诺尔湖近2400年以来Hg元素含量变化及环境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汞(Hg)元素作为一种全球性循环元素,对环境的影响正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为揭示寒旱区达里诺尔湖沉积物的Hg污染历史及人类活动对湖泊沉积物中Hg污染的影响,通过采集湖泊沉积物岩芯(编号DL1),在建立DL1岩芯沉积地层年代框架的基础上,结合沉积物粒度特征、总有机质(TOC)含量等指标参数的变化,对DL1岩芯记录的地质历史上的Hg含量变化特征及环境意义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显示,沉积物记录的Hg元素污染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变化特征:2400~1400 cal.a BP,Hg含量呈逐渐降低趋势,期间降水量呈逐步减少趋势,区域气候显著干旱;1400~200 cal.a BP,Hg含量相对稳定,呈小幅度波动变化,对应了区域气候的干-湿交替;近200 cal.a BP以来,Hg含量明显增加,这可能是受人类活动影响的结果.整体上,地质历史上DL1沉积物中Hg含量变化受气候干冷-暖湿交替周期性变化影响较大.而近200 cal.a BP来Hg与TOC等指标间显著正相关,则显示了沉积物中有机质可能吸附了大量的Hg元素,使其呈顶端富集趋势,进而对湖泊水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147.
系统研究了1985年以来江苏及邻区的36次小震群,结果表明,江苏及邻区的地震具有成丛活动的特点,每一丛地震活动持续时间和平静时间没有明显的周期性,这反映了它是在一定的外部应力环境控制下发生的.江苏及邻区地震的成丛活动与台湾地区7级以上强震有一定的呼应关系,多发生在台湾地区7级以上强震前后.分析表明,台湾地区7级以上强震...  相似文献   
148.
《中国环保产业》2011,(11):63-63
由大连迈克环境科技工程有限公司开发的CWSBR污水处理技术,适用于日处理量为中小型城镇污水处理厂规模,处理进水水质以生活污水为主。主要技术内容一、基本原理单个CWSBR池分为控制区、反应区和平衡区。控制区连续进水、平衡区连续出水使CWSBR工艺三个区域容积变化并使分隔三个区域的两个水帆随这种容积变  相似文献   
149.
堵金富 《安全》2010,31(7):35-38
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但与城市安全密切相关的燃气却事故频发。如1998年3月5日西安煤气公司液化石油气管理所400m^3、储存170t液化石油气的球罐根部发生泄漏,  相似文献   
150.
声音     
《环境保护》2014,(21):12
当前,我国大气污染既有点源的局部污染,也有各行各业产生的大气污染物经过复合或者叠加而形成的区域污染,所以很有必要在立法目的中体现区域大气污染控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常纪文钢铁工业是少数几个可以带动工业生态园区建设的重化工业之一,要充分发挥钢铁工业材料制造功能、能源转换功能、社会废弃物消纳处理功能,以实现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发展与科技环保部副主任黄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