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3篇
  免费   213篇
  国内免费   617篇
安全科学   114篇
废物处理   73篇
环保管理   127篇
综合类   1848篇
基础理论   379篇
污染及防治   145篇
评价与监测   298篇
社会与环境   30篇
灾害及防治   9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74篇
  2021年   94篇
  2020年   86篇
  2019年   118篇
  2018年   85篇
  2017年   90篇
  2016年   118篇
  2015年   141篇
  2014年   249篇
  2013年   147篇
  2012年   136篇
  2011年   123篇
  2010年   123篇
  2009年   115篇
  2008年   98篇
  2007年   113篇
  2006年   99篇
  2005年   105篇
  2004年   97篇
  2003年   74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58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大型炼锌厂周边土壤及蔬菜的汞污染评价及来源分析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刘芳  王书肖  吴清茹  林海 《环境科学》2013,34(2):712-717
采集某大型炼锌厂周边的耕种土壤及蔬菜样品,分析其汞含量,并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及相关标准对土壤和蔬菜的汞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炼锌厂周边的耕种土壤和蔬菜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汞污染.土壤样品汞的超标率为78%,其中污染最严重区域土壤中的汞浓度是背景点土壤汞浓度的29倍,已达到重度污染程度.所有蔬菜样品的汞含量超过无公害蔬菜重金属限量指标,最大超标64.5倍,平均超标25.4倍.85%的蔬菜样品叶片中汞含量明显高于根部汞含量,说明叶片中的汞主要来自于大气;蔬菜根部汞含量与土壤汞含量明显线性相关,说明根部的汞主要来自于土壤.炼锌厂汞排放对其周边土壤和蔬菜的汞污染均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2.
青藏高原淡水湖泊水化学组成特征及其演化   总被引:19,自引:12,他引:7  
青藏高原淡水湖具有高生态价值和高脆弱性并存的特点.以海拔5 080 m±10 m的打加芒错湖水为研究对象,测试及分析了湖水化学组分,探讨了其主要离子来源、控制因子和湖泊水化学演化趋势.结果表明,湖水阳离子以Ca2+和Na+为主,阴离子以HCO3-为主,为HCO3-Ca型水;TDS为71.2~199.8 mg·L-1,矿化度低;受地表径流的稀释作用和富铝贫钙的地质背景约束湖区东南部水体的EC、Ca2+和HCO3-浓度均较低.湖水的Na+/(Na++Ca2+)为0.08~0.75,Cl-/(Cl-+HCO3-)为0.11~0.35,Ca/Na值为0.58,Mg/Ca值为0.12,HCO3/Na值为1.46,据Gibbs模型和元素化学计量分析表明,其化学组成主要受硅酸盐岩风化控制.湖区流域参与风化的矿物岩石包括斜长石(钙长石、钠长石)、钾长石、云母、石膏、盐岩等,但以斜长石风化为主,湖水的K/Na值平均为0.059,表明流域钾长石风化程度较低.湖水中方解石、白云石、石英、石膏等矿物饱和指数(SI)大于0,石盐的SI则小于0,揭示了青藏高原上淡水湖泊演变成咸水湖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43.
适用于中国燃煤电厂的汞监测及排放控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烨  宋红兵 《环境工程》2013,(5):143-146
随着GB 13223—2011《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颁布,汞排放问题正式列入了控制目标,这必将对燃煤电厂的环保设施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在综述国外汞监测技术的前提下,总结脱硫脱硝污染物监测的经验,针对中国的具体情况分析了新形势下我国燃煤电厂汞监测技术的发展方向和关键技术的开发重点。同时分析了在最大化地利用燃煤电厂现有环保设施和设备的情况下,如何开发在今后一段时期内最适宜在我国广泛应用的汞排放控制技术,也对国内今后的政策发展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44.
Ligands present in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DOM) form complexes with inorganic divalent mercury (Hg^2+) affecting its bioavailability in pelagic food webs. This investigation addresses the influence of a natural gradient of DOM present in Patagonian lakes on the bioaccumulation of Hg^2+ (the prevailing mercury species in the water column of these lakes) by the algae Cryptomonas erosa and the zooplankters Brachionus calyciflorus and Boeckella antiqua. Hg^2+ accumulation was studied through laboratory experiments using natural water of four oligotrophic Patagonian lakes amended with^197Hg^2+. The bioavailability of Hg^2+ was affected by the concentration and character of DOM. The entrance of Hg^2+ into pelagic food webs occurs mostly through passive and active accumulation. The incorporation of Hg^2+ by Cryptomonas, up to 27% of the Hg^2+ amended, was found to be rapid and dominated by passive adsorption, and was greatest when low molecular weight compounds with protein-like or small phenolic signatures prevailed in the DOM. Conversely, high molecular weight compounds with a humic or fulvic signature kept Hg^2+ in the dissolved phase, resulting in the lowest Hg^2+ accumulation in this algae. In Brachionus and Boeckella the direct incorporation of Hg from the aqueous phase was up to 3% of the Hg^2+ amended. The dietary incorporation of Hg^2+ by Boeckella exceeded the direct absorption of this metal in natural water, and was remarkably similar to the Hg^2+ adsorbed in their prey. Overall, DOM concentration and character affected the adsorption of Hg^2+ by algae through competitive binding, while the incorporation of Hg^2+ into the zooplankton was dominated by trophic or dietary transfer.  相似文献   
145.
采用金汞齐富集-冷原子吸收光谱法直接测定苏州河表层沉积物中的总汞。结果表明:该方法在0.00~200n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005mg/kg(样品以0.2g计)。实际样品测定的RSD为1.24%~4.36%,加标回收率为91.8%~101%。与原子荧光光谱法相比,两种方法测定的结果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46.
硒汞相互作用研究在过去近半个世纪以来一直都是汞(硒)环境化学和毒理学及相关学科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尤其在近10年内,对该领域的研究和认识取得了重要突破, 国际上几乎每年都会出现与之相关的综述或评论。相比之下,国内期刊报道与之相关的综述文献并不多见。本文对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尽可能详尽的系统介绍,并就重要问题阐述了相关观点并提出建议。内容上涵盖了"自然条件环境下硒汞相互作用及机理(包括水生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哺乳动物(及人体)的硒汞相互作用及机理",以及"汞污染风险的新评估模式及相关建议"等三大部分。希望能对国内感兴趣的相关科研人员和环境管理工作者了解该领域的发展和动态起到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47.
本文主要通过试验确定原子荧光谱测定水中砷、汞的监测条件并在现有标准下进行分析试验.  相似文献   
148.
《资源调查与环境》2013,(4):275-278
用高分辨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HR-ICP-MS)同时测定透析用水中的Na、Cd、Sn、Ba、Pb、Mg、Al、Ca、Cr、Cu、Zn、K等12种元素,对各元素的测定同位素及分辨率进行了优选,有效地消除了绝大多数多原子及双电荷离子干扰的影响。方法检出限在(0.0021.5)μg/L之间,加标回收率为(901.5)μg/L之间,加标回收率为(90102)%,相对标准偏差(0.53102)%,相对标准偏差(0.535.83)%。  相似文献   
149.
通过对新疆不同地区45个煤矿进行采样,分析新疆煤炭汞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同时对燃煤大气汞释放量进行估算,确定新疆煤炭消费对大气汞排放的贡献。结果表明新疆原煤中汞含量处于较低水平,平均含量为5.43×10-2 mg/kg,远小于我国其他地区,新疆原煤汞含量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性,最高点位于奇台地区,原煤汞含量为17.05×10-2mg/kg,最低点位于塔城地区,原煤汞含量为2.03×10-2 mg/kg,总体呈北疆地区高南疆地区低的特点。初步估算显示,2008年新疆各行业燃煤大气汞排放总量为2039.02kg,其中民用燃煤汞排放量约占5.13%,远小于14%~15%的全国平均值,在全国处于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150.
利用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X射线光谱法等研究了厦门、漳州两市的9个土壤剖面样品中的Cu、Pb、Zn、Cd、Cr、Ni、Hg和As共8个重金属元素在剖面上的分布特征,以及Cu、Pb、Zn三种元素的全量与有效态含量在剖面上的变化特征,探讨了重金属元素垂向变化的环境意义。结果表明部分重金属元素在土壤表层有富集现象和相似的迁移和富集规律;Cu、Pb、Zn三元素的有效态与全量的相关性随着深度而变小,这表明Cu、Pb、Zn三元素的全量与有效态含量间的相关性与人类的活动关系较为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