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7篇
  免费   123篇
  国内免费   390篇
安全科学   59篇
废物处理   65篇
环保管理   74篇
综合类   1111篇
基础理论   206篇
污染及防治   103篇
评价与监测   183篇
社会与环境   15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76篇
  2015年   95篇
  2014年   155篇
  2013年   93篇
  2012年   83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文章综述了目前国内外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催化剂催化氧化燃煤烟气中的研究现状。介绍了钒基、铜基、铁基、锰基、铈基以及贵金属SCR催化剂对的催化氧化性能;分别分析了烟气温度、烟气组分(Cl2、HCl、SO2、NH3等)、空速等因素对各催化剂氧化性能的影响;最后运用文献对比方法综合概括了燃煤烟气条件对氧化的影响,并结合我国燃煤电厂现状,对SCR催化脱技术的发展方向提出建议:利用SCR催化剂实现燃煤烟气中的氧化,结合现有污染物控制设备实现的脱除,是一种经济、高效的燃煤烟气脱技术;当前应深入研究SCR催化剂对的催化氧化机理,开发能够实现NOx与协同控制的,稳定、高效、普适性强的低温SCR催化剂。  相似文献   
102.
为了研究某典型300 MW燃煤电厂迁移转化规律,对入炉煤、炉渣、石灰石、脱硫工艺水、石膏、脱硫废水、灰中的进行了取样测试。并采用EPA30B和安大略法实测了不同位置烟气中的形态分布情况。通过系统的质量平衡核算,得出各样品中所占的比例,在此基础上分析得到的迁移转化规律。结果表明,在煤渣中呈耗散状态,飞灰则具有一定富集的能力。袋式除尘器灰(0.016)的富集因子略高于电除尘器灰(0.094)的富集因子,可以看出袋式除尘器捕集颗粒的能力更强一些。烟囱排放的烟气是煤中的主要迁移方向,烟气经湿法脱硫系统后减少的主要富集在脱硫废水中,可以看出由湿法脱硫系统去除的大部分是可溶于水的二价。  相似文献   
103.
目前,我国污染危机日趋严峻。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电厂是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文章对我国燃煤排放现状、污染防治发展现状以及污染防治技术等进行了总结,并结合国外发达国家污染防治的技术手段与经验,提出我国燃煤电厂污染防治的不足和建议,为污染防治技术的研究与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4.
2013年世界各国签署了旨在全球范围内控制和减少排放的国际公约《水俣公约》,污染防治问题再一次被各缔约国提上日程,关注度也逐渐提高。文章就近年国内外污染状况、各国采取的政策及取得的成果进行综述,并对我国污染防治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5.
基于2012年江苏省10家典型燃煤电厂相关数据,分析了影响烟气中(Hg)排放浓度的因素。其中电厂负荷、烟气净化设施、燃烧炉类型等会直接影响烟气中Hg的排放浓度,而原煤中Hg的含量与烟气中Hg的浓度没有直接的关系。通过模型对江苏省现有300 MW以上燃煤电厂Hg排放量进行了估算,2012年Hg排放总量约为7.307 t。通过反距权重插值进行分析,发现在区域分布上江苏省整体呈现出南部高于北部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6.
建立了利用RP91C-RA915M分析仪直接测定土壤中总的方法。该方法直接固体进样,省去了常规方法加酸消解、赶酸、定容等繁琐的前处理步骤;利用标准土壤绘制工作曲线,无需反复稀释标准储备液配制标准溶液,测定了方法检出限、精密度及准确度。结果表明此方法准确、可靠,是一个比较理想的分析方法。本方法的检出限为0.25μg/kg,相对标准偏差为1.98%~4.92%,标准样品测定准确,加标回收率为92.8%~106%。  相似文献   
107.
介绍了云南省某燃煤电厂烟气连续在线自动监测系统(Hg-CEMS)的组成和原理,利用目前主要的烟气采样监测方法对Hg-CEMS数据进行实测比对,并对采样方法和比对结果进行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108.
燃煤电厂锅炉PM2.5排放危害度评价模型建立及案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为评价燃煤电厂锅炉PM2.5排放的危害度,根据颗粒的形成机制及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程度,将PM2.5进行了粒径分段,综合考虑不同粒径段颗粒物的质量浓度、粒数浓度、相对富集因子及元素在煤灰分中含量,建立了燃煤锅炉PM2.5排放危害度综合评价模型,最后利用已有文献现场实验测得的数据对评价模型进行了案例分析,并提出了危害度削减系数概念,可用于对除尘装置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09.
中亚热带针阔混交林土壤-大气界面释汞通量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了揭示不同气候条件下森林与大气间交换的规律,应用动力学通量箱与Lumex RA 915+测仪联用技术,选择重庆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地点,于2011年4月~2012年3月对针阔混交林土/气界面释通量进行了为期1 a的连续监测,并考察了各环境因子对土壤释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缙云山针阔混交林林地土壤年平均释通量值为(16.82±6.70)ng·(m2·h)-1,明显高于欧美国家自然背景区;受光照、温度、相对湿度等气象因素以及亚热带地区森林植被生长变化规律影响,缙云山地区林地土壤释通量存在显著的季节性差异,暖季林地土壤释通量[(22.23±13.19)ng·(m2·h)-1]明显高于冷季[(6.01±4.05)ng·(m2·h)-1];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林地土壤释通量的日变化特征和1 d中光照强度变化有密切关系,土温、气温和相对湿度与土壤释通量之间的显著相关关系可能是光照强度与土壤释通量相关关系的表象.  相似文献   
110.
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汞形态分布与风险评价   总被引:18,自引:13,他引:5  
张成  陈宏  王定勇  孙荣国  张金洋 《环境科学》2014,35(3):1060-1067
为了解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中污染现状和环境风险,选择重庆14个区县的消落带,采集了192个土壤样品,分析其土壤总形态分布,探讨其生物可利用性,对比研究和评估土壤总赋存形态的污染水平和生态风险.结果表明,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中含量差异较大,土壤含量为22.4~393.5μg·kg-1,平均值为(84.2±54.3)μg·kg-1,76.6%的采样点土壤含量超过了三峡库区土壤背景值.土壤中的以残留态为主,不同形态所占比例为:水溶态4.1%、酸溶态15.5%、碱溶态18.3%、过氧化氢溶态10.9%、残留态51.3%.各区县土壤中生物可利用性(水溶态、酸溶态与碱溶态之和)平均含量为19.7~36.6μg·kg-1,生物可利用态占总的比例达到22.1%~51.6%.地累积指数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评价结果均表明,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中赋存形态的污染水平和生态风险都较低,由生物可利用态带来的生态风险也很小;而对土壤总含量评价的结果明显偏大.因此,采用赋存形态进行污染现状和生态危害评价更能反映消落带土壤的环境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