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9484篇 |
免费 | 2167篇 |
国内免费 | 2936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061篇 |
废物处理 | 337篇 |
环保管理 | 2495篇 |
综合类 | 15068篇 |
基础理论 | 1907篇 |
污染及防治 | 1891篇 |
评价与监测 | 1371篇 |
社会与环境 | 331篇 |
灾害及防治 | 126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篇 |
2024年 | 424篇 |
2023年 | 680篇 |
2022年 | 762篇 |
2021年 | 913篇 |
2020年 | 780篇 |
2019年 | 728篇 |
2018年 | 485篇 |
2017年 | 566篇 |
2016年 | 750篇 |
2015年 | 846篇 |
2014年 | 1495篇 |
2013年 | 1136篇 |
2012年 | 1136篇 |
2011年 | 1109篇 |
2010年 | 881篇 |
2009年 | 1005篇 |
2008年 | 1141篇 |
2007年 | 1089篇 |
2006年 | 887篇 |
2005年 | 809篇 |
2004年 | 737篇 |
2003年 | 985篇 |
2002年 | 693篇 |
2001年 | 616篇 |
2000年 | 605篇 |
1999年 | 510篇 |
1998年 | 464篇 |
1997年 | 360篇 |
1996年 | 313篇 |
1995年 | 313篇 |
1994年 | 243篇 |
1993年 | 197篇 |
1992年 | 198篇 |
1991年 | 213篇 |
1990年 | 224篇 |
1989年 | 282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01.
为了评价北京黑石头垃圾填埋场在好氧加速降解治理后期表层土壤质量,测定了填埋场表层土壤重金属Cd、Hg、As、Cu、Pb、Cr、Zn、Ni的含量,以及容重、孔隙度、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和碱解氮等理化性质,运用内梅罗污染指数、潜在生态危害指数对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了评价,运用BP神经网络法对土壤宜林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土壤重金属含量大多高于北京市土壤背景值,但属于较安全的范畴;容重与通气孔隙度表现良好,但毛管孔隙度与孔隙比低,水气性能不够协调;养分状况总体上属于中上等水平,在17个样点中,养分极高2个,养分高11个,养分中等4个;土壤理化性质能满足一般园林乔灌木和草坪的生长需求,土层浅薄是该填埋场建植绿化的主要限制因素。 相似文献
302.
南海湖是包头市唯一的天然湖泊,为了解包头市南海湿地的水质现状,根据南海湿地进出水特点于2015年4-11月合理布点采样,通过检测pH、DO、TN、TP、DP、NO3-N、NO2-N、NH3-N、CODCr、Chl(a)等指标,对湿地水质现状进行分析,并采用污染指数法和营养状态指数法对湿地水体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南海湿地水体达到严重污染级别,根据污染负荷分担率Ki值可知化学需氧量(22.93-45.98)、总氮(27.69-38.10)、总磷(5.93-28.03)对水体的污染最为显著,均超过地表水Ⅴ类标准,监测期间各点位TSI(chla)值均大于53,可知南海湖现已处于富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303.
为揭示滇池主要入湖河流沉积物重金属含量空间分布特征和污染状况,本研究在宝象河流域10个关键监测位点采集河流表层沉积物,运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对其Zn、Cu、Cr、Pb、Ni含量进行测试,并使用地累积指数法、富集系数法、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法对该流域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研究区Zn、Cu、Cr、Pb、Ni的含量分别为70-253、68-274、0-151、0-110、62-94 mg·kg-1,其含量均值分别是区域背景值的1.97、4.24、2.17、2.41、2.36倍.(2)3种评价结果表明,Zn在河流下游达到中等污染水平,富集程度也为中度;Cu在河流上游达到较强污染水平,并出现显著富集的情况;Cr、Pb、Ni在宝象河大部分河段为中等污染水平,富集程度也为中度.单一重金属污染程度依次为:Cu > Ni > Pb > Cr > Zn,其中Cu在个别样点的生态危害系数超过40,属于中等生态危害,其余样点各种重金属生态危害系数都小于40,为轻微生态危害;各样点多种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指数RI值均小于150,表现为轻微生态危害.从生态风险贡献率来看,Cu是宝象河重金属污染的主要贡献元素,应加以防范. 相似文献
304.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与质谱联用技术(HPLC-MS/MS)对珠江三角洲同沙水库19个表层水样中PFOA和PFOS含量水平进行了分析,阐述了两种化合物在同沙水库中的污染现状.同沙水库表层水体中PFOA和PFOS浓度范围分别为2.15—26.70 ng·L-1和nd—44.85 ng·L-1,其中库区中两种化合物的平均浓度要略高于入库支流.入库支流中PFOA和PFOS相对百分含量与库区相比,波动幅度较大,说明入库支流受到工业活动影响更明显.水库中一些点位PFOA和PFOS含量较为突出,其原因可能与周围的各种工业活动以及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等因素有关.与国内外其他地区水体相比,同沙水库中PFOA和PFOS含量水平在国内处于较高水平,而在国际上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 相似文献
305.
频发的污染事故严重影响环境质量,危害人群健康,事故的源解析和修复成为了关键问题。而传统的靶向分析方法无法胜任实际工作需求。因此,本研究建立了1)有毒有害物质清单;2)一种针对有毒有害物质的快速高效鉴别方法。将上述方法应用于某场地污染事件,成功筛查鉴定出30种环境高关注度物质,通过数据库比对进一步鉴定了6种危废物质,通过购买标准样品成功验证了4种物质。同时,还通过文献查阅与标样比对确认了另外2种有毒物质。因此,本研究建立的有毒有害物质快速筛查方法为实际环境中的污染物快速鉴别提供了一种可靠的、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306.
采用室内半静态双箱动力学模型实验,研究了菲和镉单一及复合污染条件下在毛蚶(Anadara subcrenata)体内的生物富集,通过对富集与释放过程中毛蚶体内菲和Cd的富集量进行非线性曲线拟合,获得了菲和Cd单一及复合污染条件下在毛蚶体内的吸收速率常数k1、释放速率常数k2、生物富集因子BCF、生物半衰期B1/2和平衡状态下最大富集量CA max等动力学参数。实验结果表明,菲和Cd在实验前期富集速率较高,8 d以后富集速率减缓,释放阶段与富集阶段相似。毛蚶对菲的BCF值为37.80,远大于Cd的BCF值13.12,且生物半衰期时间更长,菲更容易在生物体内富集。菲和Cd联合暴露条件下,在毛蚶体内的CA max和BCF值均大于单一作用,说明二者同时暴露时,毛蚶对菲和镉的吸收富集均有所增强。实验模型拟合度较好,输出值和实测值之间无显著性差异,拟合方程和拟合参数可信。 相似文献
307.
为探究草坪除草剂与重金属复合污染对高等植物的生态毒性效应,以小麦与黄瓜为敏感受试植物,采用滤纸发芽试验法,研究了典型草坪除草剂环草隆与4种重金属(Cu/Zn/Pb/Cd)单一及复合污染条件下,对2种植物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毒性效应并进行评估。在此基础上采用评估因子法外推环草隆在土壤中的预测无效应浓度(PNECsoil)。结果表明,2种植物的根长及小麦的芽长对环草隆与重金属非常敏感(P<0.01),且存在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黄瓜根长对环草隆最敏感,根长半抑制浓度(RI50)为0.281 mg·L-1。小麦根长对Cu、Pb、Cd比黄瓜根长更敏感。环草隆与重金属复合污染时,黄瓜根长表现得最为敏感,可作为敏感生物标记物。环草隆与重金属复合污染对小麦及黄瓜根长抑制具有协同作用,并且随着重金属浓度的增大,黄瓜和小麦根生长对环草隆的敏感性增加。环草隆与重金属复合污染对小麦芽长的联合效应主要与重金属种类及其暴露浓度有关。以黄瓜的根伸长抑制率为急性毒性终点,利用外推法计算得环草隆在土壤中的PNECsoil为1.90 μg·kg-1,远远低于环草隆田间推荐使用量1.5~9 mg·kg-1。与重金属复合污染时,环草隆的PNECsoil明显降低,导致其生态风险提高。上述研究结果能够为草坪除草剂环草隆与重金属复合污染的生态风险评价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308.
为了认识青藏高原雪冰中痕量元素的空间分布特征与污染程度,对2013年4-5月采自求勉雷克、煤矿、玉珠峰、小冬克玛底和古仁河口冰川的表面样和雪坑样进行消解处理,并利用高分辨扇形磁场等离子体质谱仪(ICP-SFMS)测试了样品中19种痕量元素(Al、As、Ba、Co、Cr、Cs、Cu、Fe、Li、Mn、Mo、Pb、Rb、Sb、Sr、Ti、Tl、U、V)的总浓度.通过对5条冰川表面样进行空间对比,发现痕量元素在唐古拉山以北的求勉雷克、煤矿和玉珠峰冰川中浓度较高,在3条冰川中元素浓度的平均值在0.05 ng·g-1(Tl)—6579.62 ng·g-1(Al)之间,痕量元素在唐古拉山小冬克玛底冰川及唐古拉山以南的古仁河口冰川中浓度较低,在小冬克玛底冰川中元素的浓度介于0.004 ng·g-1(Tl)—103.44 ng·g-1(Al)之间,在古仁河口冰川中元素的浓度介于0.006 ng·g-1(Tl)—361.83 ng·g-1(Al)之间.计算痕量元素总浓度的富集系数(EF)表明,在5条冰川雪冰中的V、Mn、U、Ba、Rb主要来自于地壳粉尘,Sb、Mo、Pb、Cu、As在一些冰川雪冰中具有明显或较为严重的污染(EF≥5),这5种元素可能来自于有色金属冶炼、交通排放、化石燃料燃烧等人类活动.利用后向轨迹的聚类分析表明,5条冰川在非季风时期主要受到盛行西风的影响,其中求勉雷克、煤矿和玉珠峰冰川中的痕量元素主要来自中亚及新疆等地,小冬克玛底和古仁河口冰川中的痕量元素则主要来自于南亚及青藏高原西部地区. 相似文献
309.
近年来,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电离三重四极杆质谱(UPLC/ESI-tqMS)的多反应监测扫描(MRM)、前体离子扫描和子离子扫描技术,研究人员在饮用水中发现了13种新型极性苯酚类氯/溴代消毒副产物(Cl-/Br-DBPs).它们不仅具有比脂肪族消毒副产物更高的细胞毒性、生长发育毒性和生长抑制作用,而且降解后会产生三卤甲烷和卤代乙酸类消毒副产物,因此受到了人们的极大关注.为探究13种新型极性苯酚类Cl-/Br-DBPs在饮用水消毒过程中的生成机理以及更好地控制其生成,本研究以没食子酸为前驱物,在实验室模拟氯和氯胺的消毒过程,通过UPLC/ESI-tqMS MRM方法分析没食子酸和氯/氯胺消毒反应的终产物及部分中间产物,并推测了这13种Cl-/Br-DBPs在氯消毒过程中的反应路径.结果表明,模拟和实际饮用水水源水中均存在没食子酸,且经氯/氯胺消毒后的没食子酸反应液中生成了10种新型极性苯酚类Cl-/Br-DBPs,证明没食子酸是生成13种新型极性苯酚类Cl-/Br-DBPs的前驱物之一. 相似文献
310.
为了探究工业园区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特征和来源, 分析了南太行山山前平原某工业园区22个表层土壤样品以及2个区域背景土壤样品. 测试土壤微量重金属元素含量以及土壤总碳(TC)、总氮(TN)和总硫(TS)含量, 借助主成分分析讨论元素相关关系, 利用聚类分析方法讨论受污染土壤的空间分布特征. 结果表明:(1) 区内22个土壤中Cu、Zn、Pb、Ni、Cr、Co、V和Sr等8种重金属含量平均值分别为85.05、161.32、39.51、42.57、90.80、13.79、117.56、173.23 mg·kg-1, 是河南省土壤背景值的4.3倍、2.6倍、1.8倍、1.5倍、1.4倍、1.2倍、1倍和0.96倍.(2) 区内22个土壤中TC、TN和TS的范围分别为2.19%-6.32%、0.12%-0.21%和0.03%-0.22%, 均值分别为3.17%、0.17%和0.10%. 区内Co、Ni、V和Cr等重金属元素含量较高的土壤主要分布在区内西南部,来源包括粉煤灰堆放场扬尘、企业燃煤排放废气等. Cu、Pb和Zn等重金属元素含量较高的土壤主要分布在区内中西部,来源包括化工厂、冶炼厂排放废气和粉尘等. 土壤重金属Sr来自成土母岩中碳酸盐岩. 其余土壤重金属元素受成土母质和工业废气、化学肥料等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