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16篇
  免费   565篇
  国内免费   2474篇
安全科学   333篇
废物处理   285篇
环保管理   533篇
综合类   4876篇
基础理论   607篇
污染及防治   1433篇
评价与监测   68篇
社会与环境   12篇
灾害及防治   8篇
  2024年   67篇
  2023年   171篇
  2022年   220篇
  2021年   294篇
  2020年   268篇
  2019年   292篇
  2018年   183篇
  2017年   226篇
  2016年   272篇
  2015年   375篇
  2014年   640篇
  2013年   409篇
  2012年   437篇
  2011年   467篇
  2010年   420篇
  2009年   444篇
  2008年   472篇
  2007年   353篇
  2006年   384篇
  2005年   296篇
  2004年   266篇
  2003年   219篇
  2002年   152篇
  2001年   118篇
  2000年   102篇
  1999年   91篇
  1998年   72篇
  1997年   60篇
  1996年   73篇
  1995年   58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61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2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采用电絮凝技术处理洗车废水,以保证处理后出水能够循环利用。考察电流密度、初始pH值、NaCl浓度及电解时间等操作因素对COD与浊度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最佳处理条件下,出水达到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另外,去除COD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去除单位浓度COD产生4.02×10-3kg湿污泥、3.10×10-4kg干污泥。  相似文献   
942.
污泥脱水液的经济高效脱氮处理已成为污水处理中的重要环节.依托天津津南污泥处理厂采用两段式部分亚硝化/厌氧氨氧化(PN/A)脱氮工艺处理污泥脱水液,在35℃下,对工程规模的工艺启动和稳定运行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接种活性污泥可成功启动部分亚硝化(PN)反应器,PN反应器出水NO2--N/NH4+-N为1.1时,可实现...  相似文献   
943.
磷酸钙盐法回收剩余污泥超声波处理上清液中磷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在污泥减量化处理中,细胞微生物中的碳氮磷等会释放到上清液中。为了对上清液中的磷进行有效回收,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以生物厌氧好氧除磷(An/O)工艺的剩余污泥超声波处理上清液为研究对象,考察了磷酸钙盐(HAP)法的磷回收效果。结果表明:HAP法反应较快,5 min时反应基本完成;初始pH值在8.5~10.0时,回收率均可保持在较高水平;最佳钙磷比(Ca2+/PO34--P)为3.87。在以上最佳工艺条件下,总磷(TP)、正磷酸盐(PO34--P)的回收率分别达到88.4%、94.0%,同时对上清液中的有机物、氮也有一定的去除。  相似文献   
944.
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脆弱,为了探明漓江流域喀斯特森林土壤的碳储潜力,揭示漓江流域喀斯特森林土壤有机碳(SOC)的空间分布格局,探寻各驱动因子对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的驱动作用途径及贡献,为评估该区域喀斯特森林的碳循环功能提供科学依据.以漓江流域喀斯特森林土壤为对象,研究漓江不同流域段(上、中、下游)、不同深度土层的森林土壤有机碳的空间分布特征,通过相关性分析和构建分段结构方程模型,揭示漓江流域喀斯特森林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的驱动因子及其作用途径,并量化了各类因子的直接或间接作用比例.结果表明,漓江流域喀斯特森林土壤整体土层较浅,土壤有机碳具有表聚性.在不同流域段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分布为:上游>下游>中游,易氧化有机碳(ROC)和可溶性有机碳(DOC)的分布与之相一致,而微生物碳(MBC)的分布为:上游>中游>下游.各类驱动因子对流域喀斯特森林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驱动作用途径和贡献不同,其贡献按从大到小排序为:土壤理化因子>土壤有机碳活性组分>样地海拔>样地物种多样性,总效应分别为:1.148、 0.574、 0.284和-0.013.其中,样地海拔对土壤有...  相似文献   
945.
为定量化揭示重庆市种植业结构变化对化肥投入和环境代价的影响,制定科学合理减肥策略,基于重庆中等生产力水平下农作物化肥定额标准和大样本农户调查数据,采用差值法和生命周期法,评价分析重庆种植业化肥的减施潜力及其环境效益.结果表明:(1)自重庆直辖(1997年)以来,粮食作物(水稻、玉米、小麦、豆类和薯类)播种面积占比下降21%,而水果和蔬菜播种面积占比增加20%.(2)蔬菜(37%)和柑橘(17%)生产系统消耗了近55%的化肥总量,而水稻、玉米和薯类则分别消耗了11%、12%和12%.(3)依2000~2019年化肥总消费量的变化趋势分析“,十四五”期间重庆化肥消费量预计将降至8.6×105 t.定额标准全部实现后,总减肥量可达1.69×105 t,减肥潜力为18.6%,其中,水稻、玉米、柑橘和蔬菜的减肥潜力(减肥量)分别为0.3%(2.9×102 t)、 12%(1.45×104 t)、 21%(3.65×104 t)和30%(1.18×105 t).另一方...  相似文献   
946.
本文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谱分析(SEM-EDS)技术对净水厂污泥(WTPS)和煅烧改性净水厂污泥(C-WTPS)进行表征,运用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等温模型研究了WTPS和C-WTPS的磷吸附特征,比较了WTPS和C-WTPS的氨氮和总有机碳释放量,分析了C-WTPS对磷的固定形态,结果表明,与WTPS相比,C-WTPS表面出现大量的裂层,碳和氮元素的质量百分含量分别减少5.52%、1.36%,铁和铝元素的质量百分含量分别增加2.3%、0.54%.C-WTPS对磷的吸附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说明其对磷的吸附主要受化学作用控制.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都能较好描述C-WTPS的磷吸附过程,Langmuir拟合参数表明C-WTPS的理论饱和磷吸附量为3.34 mg·g~(-1),是WTPS的1.6倍.WTPS中无机磷(IP)多于有机磷(OP),煅烧改性使得WTPS中的OP存在向IP转化的趋势. C-WTPS吸附的磷主要以非磷灰石无机磷(NAIP)的形态存在,说明C-WTPS中的铁、铝元素在磷吸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与WTPS比较,C-WTPS的氨氮和有机物释放风险显著减少.因此,C-WTPS是一种更优良的除磷材料.  相似文献   
947.
以含油污泥热解残渣为原料,在充分考察其组成特性的基础上,通过添加复合固化剂(水泥和粉煤灰的混合物)及液态黏结剂,制备路基材料,考察了影响路基材料性能的主要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热解残渣的主要组分为SiO2、Al2O3、CaO和SO3,与传统路基材料较为相似;热解残渣的pH、矿物油含量和铜、镉、铅等重金属含量均满足《农用污泥污染物控制标准》(GB 4284—2018)的要求。实验结果表明,在复合固化剂配比(水泥与粉煤灰质量比)为3∶2、复合固化剂与热解残渣质量比为3∶2、液态黏结剂加入量(m(液态黏结剂)∶m(复合固化剂和热解残渣))为0.15~0.20、养护龄期为7 d的条件下,所制得的路基材料抗压强度达到最佳,为2.77 MPa。  相似文献   
948.
高含水含油污泥含有大量的自由水、结合水和乳化水,其脱水干化是后续处理处置的瓶颈。近年来水热处理技术被引入石油石化工业用于高含水含油污泥的脱水干化和回收油。本文介绍了高含水含油污泥的来源、成分、分类、特点和处理难点,概述了高含水含油污泥调质脱稳技术现状,总结了高含水含油污泥水热处理技术取得的主要进展,分析了水热处理技术的处理机理、技术特点、优点和缺点,并展望了该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49.
研究了城市污水厂污泥好氧堆肥过程中的重金属钝化规律.由蘑菇渣、磷矿粉、鸡粪、高温菌种与城市污泥组成的试验堆体在微生物作用下快速干化.经过30天的好氧堆肥,试验堆体稳定态铬的比例达到了67~80%,稳定态铜的比例达到了31~41%,稳定态镍的比例达到了49~57%,稳定态锌的比例达到了46~55%,稳定态锰的比例达到了56~64%,污泥重金属的生物活性和毒性减少.生成的复合有机肥施用于园林绿化.图5,表2,参5.  相似文献   
9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