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9篇
  免费   87篇
  国内免费   161篇
安全科学   395篇
废物处理   79篇
环保管理   105篇
综合类   754篇
基础理论   63篇
污染及防治   153篇
评价与监测   24篇
社会与环境   11篇
灾害及防治   4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102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110篇
  2006年   100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31.
高浓度制药废水预处理技术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某制药厂排出的制药废水为处理对象,研究比较了混凝法、Fenton氧化法、臭氧氧化法、电解法和微电解法对废水的预处理效果。发现混凝法不能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溶解性的有机物,微电解法和电解法对去除有机物有很好的效果,CODcr的去除率可达65%以上。Fenton氧化和微电解法对色度的去除效果较好,臭氧氧化和电解由于氧化还原反应可能生成一些新的物质,使得废水色度反而上升。除化学混凝法外,其他各种方法均能明显提高废水的B/C值,为后续的生化处理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232.
废纸造纸废水处理工程的设计与运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针对废纸造纸生产中废水产生量大,SS、COD浓度较高的问题,将废纸造纸废水处理工程实践中的污水作为对象,研究一套废纸造纸废水回收利用的污水处理方法,减少再生纸造纸工业对环境的污染。实验结果和工程实践证明:利用混凝沉淀—活性污泥相结合工艺处理废纸造纸废水,达到一部分经物理处理后回收利用,一部分经生化处理后达标排放。采用该工艺处理效果好,SS去除率达99.7%、COD去除率达98.4%,且运行稳定,成本和一次性投资均较低,其排放废水水质满足《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3544-2001)中的排放要求。  相似文献   
233.
基于Fluent软件,采用雷诺应力(RSM)湍流模型对不同出口结构分离器内气相旋流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分离器出口角度Ф变化对流场的影响显著,出口直径H变化对流场的影响甚微;有出口装置分离器内的切向速度均有所增加,最大切向速度向轴心方向移动。  相似文献   
234.
在实验室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处理系统中以普通活性污泥为接种污泥,采用厌氧-好氧的运行方式提高系统的除磷效果.同时培养颗粒污泥,并对系统中磷的变化和去向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整个试验共运行146 d,成熟颗粒污泥平均粒径为603μm,污泥体积指数(SVI)约为30 mL.g-1,COD去除率可达90%,磷的去除率可达95%左右.颗粒污泥系统除厌氧放磷和好氧聚磷以外,还存在明显的污泥颗粒积磷现象.磷的去除途径主要为:系统排泥(出水悬浮物和专门排泥)和污泥积磷.由厌氧末期颗粒污泥的X射线衍射(XRD)分析结果可知,化学沉淀是污泥积磷的一种重要方式,大量的金属离子会与磷形成无机盐沉积在污泥颗粒上.  相似文献   
235.
侧流化学磷回收强化生物除磷的模拟预测与试验验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强化污水中生物除磷作用,本研究通过模拟预测与实验室试验验证了厌氧上清液侧流化学磷沉淀与回收对强化生物除磷的促进作用.模拟预测与试验结果表明,在进水COD/P=37.5工况下,当侧流比增加至30%时,通过化学磷沉淀(调节pH>9.0)可使出水中TP浓度从碳源抑制时的<6.0 mg·L-1(以P计)下降至≤1.0 mg·L-1(以P计),同时可回收进水中P负荷的64%.经验证与校正后的TUD数学模型模拟预测有着与试验结果近乎一致的效果.因此,数学模拟技术完全有可能取代中间试验过程而直接将小试结果放大至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236.
以重型货运车辆为研究对象,研究车辆碳排放与车速、装载率、货运周转量等的关系。选取20辆重型货运车,通过油耗测试装置与GPS装置等采集了货运车辆连续6个月的油耗、行驶里程、平均速度、货运周转量等数据,根据碳平衡原理计算出车辆的CO2e排放因子,得出了车速与装载率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重型货运车辆行驶速度主要分布在50~70 km/h范围内,其行驶时间占比达67.2%;0.4~0.8之间的装载率占比达到75.25%;单车月度货运周转量主要分布范围在10×104~40×104t·km;CO2e排放因子主要分布在1 000~1200 g/km,其平均值为1 120 g/km,而平均吨千米CO2e排放因子为52g/(t·km)。本研究得出了装载率与吨千米CO2e排放因子的拟合关系式,发现车速提高时CO2e排放因子降低,装载率自0.2提高到1.0时吨千米CO2e排放因子降低70%以上,货运周转量提高时吨千米CO2e排放减少。  相似文献   
237.
为了研究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推进速度对矿压显现的影响,以同忻矿8106综放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和现场监测,对不同工作面推进速度下的工作面围岩应力和支架工作阻力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工作面推进速度与矿压显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工作面推进速度越快,超前支承压力峰值越高、峰值点与煤壁的距离越近,工作面来压步距越长、动载系数越大,工作面矿压显现更强。同忻矿强矿压显现在一定程度上与工作面推进速度有关,应适当降低工作面推进速度。  相似文献   
238.
猪粪污厌氧发酵沼液SS、COD的混凝预处理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混凝沉淀试验,运用无机、有机高分子混凝剂对猪粪污厌氧发酵沼液进行预处理,考察其悬浮物(SS)和COD的去除效果,探索混凝沉淀工艺对降低该类沼液后续处理难度的可行性。研究表明,投加2.6 g/L混凝剂N可去除沼液SS为44.9%~67.6%,同时添加5.0 mg/L阳离子型助凝剂,SS去除率最高,并同时可去除COD为33.3%,添加阳离子型助凝剂对SS和COD的去除均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混凝沉淀处理后沼液SS与COD呈极显著正相关,说明可通过对SS进行优化去除的方式进一步协同削减沼液COD。  相似文献   
239.
肝素钠生产废水中Cl-含量及盐度均较多,并且w(蛋白质)为1.68%,ρ(CODCr)为31 968 mg/g,处理难度大.为探究其净化和回收蛋白的方法,首先对FeCl3·6H2O、FeSO4·7H2O、KAl(SO4)·12H2O进行粗筛,选择FeCl3·6H2O为无害蛋白絮凝剂;再通过单因素试验和Box-Benhnken-Design响应面法,考察了FeCl3·6H2O投加量、膨润土投加量、硅藻土投加量及pH对蛋白沉淀量的影响及交互作用;建立了蛋白回收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各因素对蛋白沉淀量的影响为:X2X4(硅藻土投加量与pH的交互项)>X4(硅藻土投加量)>X1X3(FeCl3·6H2O投加量与膨润土的交互项)>X1(FeCl3·6H2O投加量)>X1X4(FeCl3·6H2O投加量与硅藻土投加量的交互项);在最佳反应条件(pH为7.5,FeCl3·6H2O添加量为0.38%,膨润土投加量为1.90%,硅藻土添加量为4.25%)下蛋白沉淀量达0.82%,与预测值的偏差为3.50%.研究显示,在最佳反应条件下CODCr去除率达80.94%,减轻了废水后期的处理难度.   相似文献   
240.
基于GPS的云南地区主要断裂带现今运动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GAMIT/GLOBK软件对云南境内2009—2013年间三期陆态网络区域网联测数据进行处理,得到欧亚框架下的测站运动速度场。将云南地区划分为4个活动地块以及7个次级构造单元,基于块体整体旋转与均匀应变模型(REHSM)研究了云南主要块体以及断裂带的运动与变形特征,并结合GPS速度剖面,求得云南省主要断裂带的平均滑动速率。结果显示:位于川滇菱块东侧的则木河断裂、小江断裂、莲峰巧家断裂、弥勒师宗断裂均呈左旋走滑运动特征,左旋速率分别为5.4mm/a、5.3~7.2mm/a、0.5mm/a、1.8mm/a;而其西侧红河断裂、无量山断裂、瑞丽龙陵断裂、南汀河断裂、怒江断裂、澜沧江断裂均以右旋走滑活动为主,右旋速率分别为0.2~4.3mm/a、2.5mm/a、1.7mm/a、1.1mm/a、5.4mm/a、4.6mm/a;位于块体内部的丽江宁蒗断裂、易门断裂等均呈弱活动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