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0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125篇
安全科学   63篇
废物处理   70篇
环保管理   65篇
综合类   517篇
基础理论   41篇
污染及防治   127篇
评价与监测   14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通过分析广州市某金属制品有限公司的废水处理工程,证实了采用分流、化学反应(氧化、还原、中和)-沉淀过滤法处理电镀废水,配合pH、ORP在线自动加药控制系统,可使出水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72.
邯郸市沁河水污染治理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邯郸市沁河水污染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总结了城市内河治理经验,通过方案比较,推荐“清淤,护坡,建坝,分质截污,邯钢废水混凝沉淀处理”为沁河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73.
本文介绍了酿造废水的特点及处理方法,以广东某酒业公司酿造废水处理工程为例,采用水解酸化-UASB-接触氧化-混凝沉淀工艺,并进行系统调试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切实可行,废水经处理后能达标排放,为同行业污染治理和改善当地水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4.
真空碳酸钾脱硫工艺碱洗段废液因含有高浓度硫化物、COD等有毒成分而影响焦化废水后续生物处理。以焦化企业实际碱洗段废液为研究对象,选用化学沉淀和电催化氧化的组合方式对其进行预处理。结果表明,室温下当氧化铜的投加量为65 g/L、反应时间60 min时废液中S2-去除率可达93%,且经过高温灼烧可实现Cu O沉淀剂的再生使用。沉淀后出水经电催化氧化处理,在电流10 A、电压4.9 V、电解时间120 min的条件下,出水COD可降至2 400 mg/L,满足常规生化系统进水的要求。  相似文献   
75.
本文探索了微波作为辅助手段处理高炉煤气洗涤水过程中,微波辐射功率、微波辐射时间、聚合氯化铝(PAC)加入量、磷酸加入量对高炉煤气洗涤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和PAC混凝联用处理高炉煤气洗涤废水具有作用时间短、聚沉能力强等特点,可以有效去除废水中悬浮物,降低硬度及浊度。  相似文献   
76.
压裂返排液处理技术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页岩气压裂返排液的特点、危害,综述了氧化-絮凝-过滤/吸附联合处理工艺、氧化-絮凝-电解-过滤/吸附联合处理工艺、氧化-絮凝-电解-过滤/吸附-生化联合处理工艺的特点、适用性及处理效果,经过多种工艺处理后,压裂返排液中COD等污染物可以有效去除,出水可以达标。并对压裂返排液处理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认为回收重复利用是未来压裂返排液处理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7.
水质安全的动态超声波强化混凝除藻水处理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超声波辐射能够破坏蓝藻气囊,在水处理工艺中达到强化蓝藻混凝沉淀的效果.然而不适当的超声处理会进一步破坏蓝藻细胞,导致胞内毒素大量释放,加重水质污染负荷.本研究为获得水质安全的超声波强化混凝沉淀蓝藻水处理方法,采用频率40~120 k Hz的超声波辐射蓝藻水,考察处理后蓝藻混凝沉淀去除效果及藻毒素释放情况.结果表明,频率68~120 k Hz、能量密度59.1~186.4 W·L-1的静态超声波作用10~15 s后进行混凝沉淀,藻类去除率达98%以上,且频率越高效果越好;然而各频率静态超声波作用5 s以上均会导致藻细胞内藻毒素释放.采用内衬吸声棉及动态超声方式,频率120 k Hz、能量密度38.5~196.6 W·L-1超声波作用7.5~30 s后,可避免胞内藻毒素释放,且能去除水中溶解性藻毒素18.7%~30.7%,混凝沉淀后藻类去除率97.0%以上,其它有机物也降低.  相似文献   
78.
铅作为一种重金属对自然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都有极大的威胁。以武汉银泰电池厂铅酸电池废水和模拟含铅废水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这2种废水在化学沉淀法中的最佳pH,并考察了温度对铅去除效果的影响,在pH=7.5~11.5时实际废水在化学沉淀法中达到最佳工况,而模拟废水达到最佳工况时的pH为10.0~11.5。表明在实际废水中除OH-与Pb2+结合形成Pb(OH)2沉淀外,其他铅的难溶盐的生成、絮凝剂的形成、固体悬浮物的吸附作用以及共沉淀作用都可能使废液中的铅去除更快更完全。同时发现温度升高虽不利于Pb(OH)2沉淀的生成,但有利于实际废水中铅的去除。  相似文献   
79.
三卤甲烷、卤乙酸、卤乙腈、三氯硝基甲烷以及N-亚硝基二甲胺是再生水氯/氯胺消毒中主要的消毒副产物,具有较强的毒性和致癌性,严重威胁生态安全及人体健康。目前难以通过改变消毒条件来减少其生成量,而去除其前驱物可有效降低消毒副产物的生成。文章介绍了氧化法、混凝沉淀法、离子交换法以及膜过滤等方法去除消毒副产物前驱物的研究,重点分析了臭氧氧化法去除消毒副产物前驱物的影响因素,对已生成的消毒副产物的去除也进行了简述。  相似文献   
80.
以江汉盆地江陵凹陷高盐度卤水层为例,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超临界CO2灌注到深部咸水层中毛细压力对盐沉淀的影响及其机理。结果表明:低毛细压力作用下,岩盐固体饱和度与盐度存在着显著的线性关系,高毛细压力作用下,盐度不再是控制岩盐沉淀量的主导因素,即便是较低的盐度也会造成盐沉淀的严重积累,直至完全堵塞孔喉;通过液体流速曲线分段解析,发现较高的毛细压力虽会提高滞留咸水量,但持续的咸水回流对注入性严重受损起着致命作用;另外,盐沉淀还受到注入速率的控制,随CO2注入速率的增加而降低,因此以较高的速率注入CO2可有效缓解盐沉淀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