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2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125篇
安全科学   63篇
废物处理   70篇
环保管理   67篇
综合类   517篇
基础理论   41篇
污染及防治   127篇
评价与监测   14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81.
通过接枝反应和胺化反应制备胺化淀粉,即改性木薯淀粉螯合剂,考察了改性木薯淀粉重金属螯合剂对Cu(Ⅱ)和Cr(Ⅵ)的动力学吸附类型、Cu(Ⅱ)的等温吸附模型,并进行吸附机理探讨,最后研究螯合沉淀产物的酸碱溶出特性。结果表明:该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反应动力学吸附,并且通过Langumir等温方程拟合,证实了该吸附行为是一个吸热过程。螯合沉淀产物在弱酸(pH>4)和碱性条件下保存稳定。通过对比实际配位比值符合理论值,螯合剂与Cu(Ⅱ)的配位比为4∶1,与Cr(VI)的配位数比为6∶1,结合元素能谱分析(EDS)发现改性木薯淀粉螯合剂与重金属离子的结合方式属于配位结合。  相似文献   
882.
采用诱导沉淀结晶的理论和方法开展了对浓盐水软化的实验,实验研究了浓盐水结晶介稳区的控制条件,考察了pH、温度、搅拌速度、镁离子浓度对浓盐水诱导沉淀结晶以及水软化效果的影响。通过实验表明了浓盐水在其结晶介稳区内可以自生成0.5~1 mm的大颗粒碳酸钙晶体,晶体易于沉淀分离,回收的晶体纯度达到95%,钙硬度去除率达到95%,具有较好的水软化效果。  相似文献   
883.
采用物化混凝沉淀+生物选择器+氧化沟处理制革废水,运行结果表明,在进水CODcr25003500mg/L、BOD510003500mg/L、BOD510001200 mg/L、硫化物401200 mg/L、硫化物40100 mg/L、氨氮40100 mg/L、氨氮4060 mg/L、总铬≤50 mg/L时,处理后的出水水质可达到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一级排放标准:CODcr≤100mg/L、BOD5≤20mg/L、硫化物≤0.58mg/L、氨氮≤10mg/L、总铬≤1.5mg/L。该工艺简单,占地面积少,运行稳定、管理方便,运行费用低。  相似文献   
884.
李洁  罗朝晖  李燕妮  王剑 《环境工程》2017,35(10):71-76
利用天然地质材料为电解材料,采用电化学辅助去除水中过量氟离子以使出水的氟浓度达到GB 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通过测定不同电压条件下各时间节点的各离子浓度,考察了电压及电解材料对除氟效果的影响并探讨了其反应机理。结果表明:出水pH稳定在6~10.8,电压为36 V与48 V时,除氟效率高达90%以上,且不会使水体中总硬度超标。电场作用下F-的离子迁移与CaF_2、MgF_2的沉淀反应是阴极出水氟浓度降低的主要原因。在36 V电压下白云岩除氟装置的启动时间最短,经济效益最高。相同电压下灰岩除氟装置的除氟效果略高于白云岩除氟装置。  相似文献   
885.
絮体分形结构对沉淀速度影响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钟润生  张锡辉  肖峰  李晓岩 《环境科学》2009,30(8):2353-2357
利用基于微天平的质量-粒径法和基于改进粒子图像测速技术的自由沉淀法对高岭土、腐殖酸絮体的分形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质量-粒径法得到的铁盐絮体三维分形维数为2.14~2.28,明显大于铝盐絮体的1.75~1.83,铁盐絮体结构更为致密,而铝、铁-腐殖酸絮体比相应的高岭土絮体分形维数要小.絮体分形维数与沉淀速度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分形维数越大,絮体沉淀速度越大.质量粒径法与自由沉淀法求出的絮体分形维数相吻合,分形絮体沉淀速度不再满足Stokes沉淀速度公式.  相似文献   
886.
采用水溶液沉淀法制备了MgO/CeO2混合载体,并采用沉积-沉淀法制备了相应Au/MgO/CeO2催化剂,以CO氧化反应作为表征反应,考察了载体的结构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并对催化剂进行了AAS、XRD、XPS和TPR表征,分析了影响催化剂活性的原因。实验结果表明:载体的结构对催化剂的活性有一定影响,CeO2显著提高催化剂的活性,MgO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不明显;XPS和TPR测试结果表明,催化剂中均含有氧化态的金,并且和催化剂活性相关,说明Auδ(+0<δ<3)是催化剂的活性相组分。  相似文献   
887.
复合工艺处理电镀综合废水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利用二氧化氯氧化破氰-铁屑内电解降铬-碱性沉淀复合工艺对某一电镀综合废水进行了处理,处理后的污水水质达到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排放标准的要求。文章从电镀废水的水质水量、工艺流程、流程说明、主要构筑物以及投资和运行结果等几方面对此工程进行了说明,对同类型污水处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88.
新型改性磷灰石水处理剂去除废水中铅离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一种颗粒状废水处理剂去除水溶液中Pb2+进行了研究。考察pH值、温度、处理时间、Pb2+浓度、水处理剂的用量、比表面积及颗粒大小等因素对去除Pb2+能力的影响。研究的结果表明:水处理剂去除水溶性Pb2+的主要作用机理为溶解沉淀过程;反应速率在pH2.5~5.5范围内与pH呈负线性相关,与Pb2+浓度呈正相关关系。较低的pH值,较长的处理时间和较高的反应温度可以适当提高水处理剂去除Pb2+能力,最大可达253.2mg/L;水处理剂粒度在1~5mm之间,比较符合生产的要求。比表面积与去除Pb2+能力呈正相关关系,可作为水处理剂去除重金属离子能力强弱的重要评判标准之一。  相似文献   
889.
“预氧化+混凝沉淀”工艺处理景观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景观水由于营养因素、环境因素及水力条件等多方面原因导致水体出现藻类暴发是一个复杂问题,采用单一的方法很难达到去除藻类的预期效果。本实验采用"预氧化+混凝沉淀"除藻,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得出:当高锰酸钾投加量0.6 mg/L,氧化时间15 min,PAC投加量30 mg/L,沉淀30 min时,在低密度和高密度含藻水中藻类去除率可分别达到95.8%、97.2%,除藻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90.
采用絮凝沉淀+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印染废水。工程运行表明,印染废水在进水COD、BOD5、SS浓度分别在800、4002、00 mg/L,色度400倍的条件下,经处理后,外排废水COD、BOD5、SS浓度分别为27.2、25、32 mg/L,色度40倍。该工艺运行管理方便,剩余污泥量小,能广泛应用于印染废水处理的实际工作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