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7篇
  免费   317篇
  国内免费   1165篇
安全科学   113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68篇
综合类   2697篇
基础理论   548篇
污染及防治   173篇
评价与监测   146篇
社会与环境   80篇
灾害及防治   30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31篇
  2022年   155篇
  2021年   156篇
  2020年   179篇
  2019年   166篇
  2018年   106篇
  2017年   136篇
  2016年   171篇
  2015年   185篇
  2014年   248篇
  2013年   195篇
  2012年   214篇
  2011年   256篇
  2010年   190篇
  2009年   179篇
  2008年   164篇
  2007年   130篇
  2006年   116篇
  2005年   92篇
  2004年   102篇
  2003年   116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磷酸盐氧同位素(δ18OP)技术是识别磷来源及迁移转化过程的有效工具。为加深对δ18OP技术及其在沉积物领域应用的认识,提高δ18OP技术在沉积物领域的应用水平,文章综述了δ18OP技术在沉积物中应用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发展前景。在沉积物样品δ18OP比值测定方法方面,沉积物磷形态分级方法的不统一以及沉积物中大量存在的有机物及杂质离子干扰是制约现阶段沉积物δ18OP比值测定的主要瓶颈。在沉积物磷源识别及迁移转化过程探究方面,δ18OP技术发挥了独特的技术优势,在磷源定量识别及微生物作用下的磷迁移转化过程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工具价值,但仍面临应用基础争议以及应用范围受限等问题。未来沉积物δ18OP技术的应用在多环境介质δ18O...  相似文献   
992.
为评估闸控污染河道沉积物对铵态氮的吸附-解吸特性,选取沙颍河周口(ZK)和沈丘(SQ)闸坝上游河床断面,进行0~20 cm不同深度沉积物的铵态氮吸附-解吸批试验,采用动力学模型和等温热力学模型研究沉积物的吸附-解吸特征,并计算了吸附-解吸临界浓度,分析了沉积物环境因素对铵态氮最大吸附容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两断面沉积物的吸附动力学曲线,均可用准一阶方程拟合。(2)除ZK 0~5 cm沉积物用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模拟解吸过程较差外,其他深度沉积物均可用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模型模拟NH4+-N的吸附-解吸过程。垂向深度上,ZK在10~15 cm吸附性能最强,在5~10 cm的解吸性能最强,而SQ在0~5 cm的吸附和解吸性能都最强。总体上,ZK断面的吸附能力要优于SQ,但解吸能力弱于SQ。(3)两断面沉积物吸附-解吸临界浓度大于其上覆水NH4+-N浓度,表明沉积物中铵态氮具有向上覆水中释放的风险。最大吸附容量与黏粒体积分数、pH、有机质含量均呈正相关,与TN浓度呈负相关。粒径是影响两断面沉积物吸附铵态氮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93.
黄河流域沉积物中重金属已被广泛研究,然而,现有的大多数研究都是基于某单一河流、区域或湖泊对沉积物中重金属进行了剖析,而很少有研究从流域尺度方面进行重金属污染评估。因此,该文通过研究前人文献,在总结相关数据基础上,运用污染负荷指数、修正污染程度、沉积物质量基准系数及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对黄河全流域沉积物中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估分析。采用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进行了重金属源解析。流域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依次为Cr>Zn>Ni>Cu>Pb>As>Cd。污染负荷指数和修正污染程度表明窟野河及大汶河污染程度最高。沉积物质量基准系数法表明7种重金属在黄河流域上整体无毒性影响,Cr在部分区域存在毒性影响。根据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结果,黄河流域整体表现为低生态风险,窟野河呈现高生态风险。黄河流域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在空间上整体呈现先增后减的波动情况,这与沿河流向各区域的工农业发展状况息息相关。源解析表明黄河流域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主要来源于化学肥料的使用、矿业开采活动及城市工业废气废水。  相似文献   
994.
995.
微塑料污染对水生态系统及人类健康危害大,为探究微塑料在不同环境介质中的赋存特征,选择长江一级支流玛瑙河为研究区域,通过现场采样、显微镜观察和傅里叶红外光谱测定等,对玛瑙河表层水体、沉积物、河岸带土壤和底栖动物铜锈环棱螺中微塑料的丰度、粒径、形状、颜色和组成类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玛瑙河表层水体的微塑料平均丰度为(5.9±0.26)n·L-1;上层沉积物中微塑料丰度(以干重计)为(1.35±0.1)n·g-1,下层沉积物中微塑料丰度(以干重计)为(0.93±0.12)n·g-1;近河岸带土壤中微塑料丰度(以干重计)为(0.68±0.16)n·g-1,远河岸带土壤中微塑料丰度(以干重计)为(0.69±0.14)n·g-1;铜锈环棱螺体内微塑料丰度为(2.06±0.25)n·g-1.分析发现,上层沉积物和下层沉积物中微塑料丰度呈正相关;铜锈环棱螺体内微塑料丰度分别与上、下层沉积物中微塑料丰度呈正相关;近、远河岸带土壤中微塑料丰度具有相关性.各环境介质和铜锈环棱螺体内微塑料粒径大多<0.1mm,主要形态为纤维状和碎片状,颜色以蓝色和黑色为主,成分主要是聚丙烯(PP)和聚乙烯(PE).研究发现,河岸带土壤中微塑料主要来源于农用塑料薄膜的破碎和分解.通过多环境介质调查和铜锈环棱螺体内微塑料的分析,探明了大型底栖动物体内微塑料的累积效应,可为全面了解微塑料潜在生态风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96.
湖泊湿地是极其重要而又特殊的生态系统,在区域水资源调蓄、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维持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沉积物细菌是湖泊生态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湖泊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主要驱动力.为探明银川市典型湖泊沉积物细菌的群落结构及其影响因素,选取银川市3个典型湖泊(阅海湖、鸣翠湖和犀牛湖)为研究对象,于2021年1月、4月、7月和10月采集表层沉积物,应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沉积物细菌群落组成,并探究其与重金属之间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银川市3个典型湖泊沉积物重金属生态危害系数远小于40,生态危害指数远小于150,危害程度均为生态轻微危害.3个湖泊的细菌群落多样性无显著差异,但各湖泊不同季节多样性有显著变化,群落组成也存在显著差异.阅海湖、鸣翠湖和犀牛湖的优势种菌门(相对丰度排名前3)均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绿弯菌门(Chloroflexi),优势下级阶元为γ-变形菌纲(Gammaproteobacteria)、α-变形菌纲(Alphaproteobacteria)和δ-变形菌纲(Deltaproteobacteria).银川市典型湖泊门水平分类上出现的主要差异物种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广古菌门(Euryarchaeota)、厚壁菌门(Firmicu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阅海湖沉积物细菌群落结构与Cu、Fe、Mn、Zn、As和Pb显著相关,鸣翠湖沉积物细菌群落结构与Fe、Pb和Cr显著相关,犀牛湖沉积物细菌群落结构与重金属相关关系不显著.沉积物重金属的种类和含量对银川市阅海湖和鸣翠湖沉积物细菌群落结构有显著影响,是引起湖泊沉积物细菌群落结构变化的重要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997.
糖要少吃     
夏季是肠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肠道传染病主要包括病毒性肝炎、痢疾、霍乱、副霍乱、伤寒、副伤寒、脊髓灰质炎等。该类疾病主要的传播途径为粪口传播,即病原体从人体排出后经食物、饮用水、日常生活接触等入口。故注意环境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相似文献   
998.
前沿动态     
《绿色视野》2008,(8):4-5
国际动态联合国鼎力支持汶川恢复重建联合国驻华系统近日发布了总额为3350万美元的援助呼吁,用于协助汶川大地震的早期灾后重建工作。此次援助呼吁针对受灾地区贫困弱势群体的需要,主要包括安置住所,健康、营养及预防艾滋病病毒  相似文献   
999.
《中国劳动科学》2007,(7):62-62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卫生厅(局): 当前,由于公众对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乙肝”)存在认识上的误区,造成侵害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就业权益的事件时有发生,社会反映强烈。为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的合法就业权利,促进公平就业,现就有关问题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1000.
青云 《环境》2003,(6):12-12
近日来,各地萨斯流行,由于不少宠物在外面乱跑,主人管不住这些宠物,害怕这些宠物带回萨斯病毒,就把这些宠物遗弃在外甚至残忍地杀死。宠物真的会传播人类的萨斯病毒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