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48篇
  免费   325篇
  国内免费   1165篇
安全科学   68篇
废物处理   28篇
环保管理   150篇
综合类   2989篇
基础理论   517篇
污染及防治   177篇
评价与监测   221篇
社会与环境   82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127篇
  2022年   131篇
  2021年   149篇
  2020年   158篇
  2019年   184篇
  2018年   106篇
  2017年   138篇
  2016年   170篇
  2015年   203篇
  2014年   259篇
  2013年   221篇
  2012年   250篇
  2011年   306篇
  2010年   216篇
  2009年   212篇
  2008年   195篇
  2007年   160篇
  2006年   135篇
  2005年   118篇
  2004年   120篇
  2003年   103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84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61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海水和海洋沉积物中总磷的测定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系统介绍了海水和海洋沉积物中总磷的测定方法,选用K2S2O8为氧化剂将有关形式的P转化成PO^3-4,连同样品中原有的PO^3-4-起用以抗坏到为还原剂的磷钼蓝法测定。方法的精密度6%,回收率为91%-107%。  相似文献   
102.
为了解沉积物-水界面作为水体HCO_3~-的源还是汇,选择云南洱海和泸沽湖两个湖泊,通过界面精细剖面和平衡计算,揭示了HCO_3~-在界面的地球化学行为。结果表明,界面作为HCO_3~-的源,并非汇,通过沉积物和水相互作用可以影响上覆水体的酸碱平衡关系。  相似文献   
103.
根据2005南海三个重点海洋倾倒区,即九澳岛重点海洋倾倒区、黄茅岛重点海洋倾倒区、汕头重点海洋倾倒区的监测,分析其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的监测资料,采用富集系数法和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系数法对其富集度和潜在生态危害程度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在三个倾倒区表层沉积物所监测的重金属中,Cu和Pb元素的富集度相对最高,Hg和Cd元素的富集度较低,从空间上看,潜在生态危害系数评价结果显示,南海三个重点海洋倾倒区表层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对海洋生态系统的潜在生态危害非常轻微,均属于轻微潜在生态危害范畴,其中轻微潜在生态危害程度相对较重的是Cd和Hg元素,Cu和Pb元素的轻微生态危害程度较轻.  相似文献   
104.
陈祥华 《环境科技》2007,20(1):9-12
运用A Tessier逐步化学连续提取法,研究了珠江口沉积物中各种生物有效性硅:Ⅰ-可交换离子态、Ⅱ-碳酸盐结合态、Ⅲ-铁锰氧化物结合态、Ⅳ-有机质和硫化物结合态.研究表明:表层沉积物中,Ⅲ为优势赋存态.在沉积柱C2中,Ⅲ>Ⅳ>Ⅱ>Ⅰ,Ⅰ、Ⅱ随深度变化无规律性,Ⅲ随深度先升高后下降,Ⅳ表层含量较高,到达一定深度(18 cm左右)后骤降.释放试验表明:振荡在一定时间内有利于硅释放;而盐度对硅释放的影响比较复杂,低盐度(5%以内),随盐度升高,释放量下降.当盐度继续升高时释放量又增加,但高盐度对硅释放影响不大;硅的释放在pH值=3~8范围内随着pH值升高而减少.  相似文献   
105.
长江口潮滩沉积物生物硅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长江口滨岸潮滩作为典型研究区,对潮滩表层沉积物中生物硅(BSi)的时空分布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沉积物理化性质对BSi赋存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潮滩沉积物中BSi的含量具有明显的时空变化差异,2月份BSi的含量在0.46%~1.61%之间,总体上具有自陆向海逐渐增加的变化趋势;8月份BSi的含量在0.39%~1.36%之间,其沿程分布模式与2月份相反.沉积物理化性质与BSi之间的相关分析揭示,BSi含量与沉积物机械组成、有机质有密切关系,在细颗粒且富含有机质的沉积物中易于BSi的累积和赋存.此外,底栖硅藻可能是潮滩沉积物中BSi的重要来源,但是底栖硅藻作为BSi来源的相对重要程度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  相似文献   
106.
对北极楚科奇海、白令海测区34个沉积物样品的硫酸盐还原菌(SRB)含量与CaCO3、Si、S、P、Cd、Fe、Ti、Pb、Hg等地球化学要素作了相关分析.同时分析了SRB与其所在沉积物粒度与底层水温间的关系.结果表明:SRB与Si、砂及底层水温为正相关;SRB与CaCO3、Fe、Ti、P、Pb、Hg、粉砂、粘土为负相关;而SRB与Cd、S的相关性因海区不同而不同.既有负相关.也有正相关.分析了这些相关状况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107.
珠江口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及其潜在生态危害评价   总被引:74,自引:3,他引:74  
对珠江口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分布及富集状况进行了分析 ,并采用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其生态危害程度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 :珠江口表层沉积物中Zn、Cr、Cu、Cd等重金属含量呈现由西北渐向东南递减的变化特点 ,而Pb、As、Hg等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分布无明显规律 ;这些重金属中 ,以Hg的富集程度最高 ,其余元素的富集均较低。生态危害评价显示 ,除Hg属中等危害程度外 ,其余的重金属元素均属轻微危害程度 ;珠江口表层沉积物中主要重金属污染程度的顺序为Hg >Cd >Pb >Cu >As>Cr>Zn。  相似文献   
108.
延河沉积物的石油污染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对延河干流和两条支流受石油污染河段的沉积物的取样分析结果表明 ,研究河段内的沉积物都不同程度的受到了石油污染。干流河段沉积物的石油污染负荷一般为 40~ 80mg/kg ,上游河段和污染支流汇入段负荷较高 ,平均为390mg/kg,最高可达 784mg/kg ;支流上的坪桥川和杏子河河段沉积物污染负荷为 6 0~ 2 5 0mg/kg。干流中下游及杏子河支流河段的污染沉积物主要来源于雨期流域表层污染土壤径流入河后的沿程沉积 ,而非雨期岸边油井的直接排污则是造成干流上游和坪桥川支流沉积物石油污染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9.
简论CODcr试验废液中银的回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简述在CODcr试验中,回收和再利用催化剂中硫酸银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0.
国家对河北污染减排的总体要求是:到2010年,化学需氧量(COD)排放总量控制在56.1万吨以内,削减率为15%;二氧化硫(SO2)排放总量控制在127.1万吨以内,削减率为15%。[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