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9篇
  免费   146篇
  国内免费   281篇
安全科学   127篇
废物处理   18篇
环保管理   50篇
综合类   817篇
基础理论   111篇
污染及防治   83篇
评价与监测   34篇
社会与环境   10篇
灾害及防治   66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91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在空气质量模式CMAQ中增加了对大气中苯并[a]芘(BaP)传输、转化和沉降过程的模拟,新增了BaP气相/颗粒相间分配模式(KOA吸收模式)以及BaP化学转换,并采用该模型模拟了2014年1、4、7、10月四个季节代表月中国大气中BaP的浓度以及干湿沉降通量的空间分布特征.模拟结果与部分地区的实测数据进行了初步对比验证,结果显示BaP浓度的模拟值和测量值的量级基本一致,其比值基本在1~2个量级范围内,表明模拟结果处于可接受的范围.基于模型结果,还探讨了BaP浓度与沉降季节变化特征与人为源排放的紧密联系,说明湿沉降是BaP最主要的沉降途径.BaP沉降的空间分布与其排放源和浓度具有密切的联系,并且具有长距离输送的特征等.  相似文献   
992.
酸沉降对重庆南山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和植被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酸沉降现象在重庆南山地区已造成长期严重的环境污染.笔者根据东亚酸雨监测网土壤和植被监测技术规范方法,研究了酸沉降对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和植被的影响和危害.通过对土壤的分析表明:5个采样点的土壤pH值较低,A层均值为3.74,B层均值为4.20,盐基饱和度(BS)的均值小于10%,盐基离子交换量(CEC)A层为78.1~88.6 mmol/kg,B层为61.1~65.1 mmol/kg,土壤中含有较高的Al3+<\sup>可能与大气中S和N的输入有关,并导致了土壤酸化.土壤中C/N较低,A层接近12.0,并且随土层的加深而下降,说明在亚热带湿润气候条件下有机质层分解良好.通过对植被的分析表明,酸沉降可能对杉木和柳杉这两种酸敏感性植物有一定的危害作用.   相似文献   
993.
微细水雾除尘系统设计及试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在分析微细水雾捕尘机理及捕尘水雾凝并沉降技术基础上,设计了一集微细水雾捕尘--凝聚、凝并降尘--惯性沉降分离为一体的含尘气流净化系统,并对该系统的除尘效率进行试验研究,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994.
长春市大气颗粒汞及其干沉降通量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在1999-07~2000-01,监测了长春市5个功能区及一个对照点的大气颗粒汞浓度.非采暖期,市区颗粒汞浓度范围为0.022ng·m-3~0.398ng·m-3,平均为0.145 ng·m-3,对照点平均为0.084ng·m-3.采暖期,市区颗粒汞浓度范围为0.148ng·m-3~1.984ng·m-3,平均为0.461ng·m-3,对照点平均为0.211ng·m-3.采暖期颗粒汞浓度平均超出非采暖期2倍以上.燃煤与地面扬尘是大气颗粒汞的2个主要来源.地面扬尘对颗粒汞的贡献约占8%~30%.应用理论模型估算汞的干沉降通量,市区颗粒汞干沉降通量为43.06μg·(m2·a)-1,对照点为21.28ng·(m2·a)-1.  相似文献   
995.
介绍承钢烧结厂自制除尘器的设计和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996.
郑州市大气酸性物质与降水酸性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郑州市1991~1999年的降水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郑州市降水年均pH值都在5.6以上,不属于酸雨区,但很多年份都出现过酸雨;②郑州市降水主要是硫酸型污染,降水pH值与大气中的SO2有较强的相关性,降水pH值与其SO42-相关性不强;③降水中NO-3与大气中的NOx也有较好的相关性,降水中SO42-与大气中的SO2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997.
南岭北坡苔藓中多环芳烃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加速溶剂萃取、凝胶色谱柱(GPC)净化和 GC-MS 测定,对南岭北坡两个垂直剖面上大灰藓(Hypnum plumaeformae)中的多环芳烃(PAHs)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大灰藓样品中的PAHs 以菲的浓度最高,ΣPAHs 范围为 309.2~1342.4ng/g 干重.其组成与大气沉降PAHs具有较好的相关关系.随着海拔高程的增加,大部分 PAHs 的浓度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通过与大流量采样器采集的气溶胶与气相PAHs 样品对比,发现苔藓更倾向于累积高环数的 PAHs,大气与大灰藓中 PAHs 的浓度有很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98.
交通干线空气中多环芳烃的干、湿沉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集并用液相色谱分析了交通干线尘土、雨水及地表径流水中12种PAHs的浓度,探讨环境空气中PAHs的主要归宿.结果表明,尘土、降雨、地表径流水中PAHs平均浓度分别为648ng/g,2157,3272ng/L.干沉降主要去除空气中4、5环PAHs,湿沉降则主要清除3环PAHs,而干、湿沉降对2环PAHs无明显去除作用.空气是2环PAHs的主要载体,大部分3环和部分4环PAHs则通过直接或间接途径进入水体或通过挥发作用滞留在空气中,尘土是部分4环和5环PAHs的主要贮存地.  相似文献   
999.
南宁市酸沉降来源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2类模式(拉格朗日烟团轨迹模式和欧拉模式)研究南宁市的酸雨成因,计算出硫沉降场的分布特征和南宁市与广西各地区之间硫输送的关联矩阵.结果表明,2001年外来源的贡献占南宁市总硫沉降量的72%,而本地源的贡献占南宁市总硫沉降量的28%,故在南宁市的酸雨形成过程中外地源占据主导地位.自2001年8月-2002年9月,桂林、柳州、梧州、南宁4个城市环保监测站同步进行的10次降雨过程的pH观测结果亦表明,对南宁市硫沉降贡献最大的仍为外来源.因此,这2类模式的计算结果合理.   相似文献   
1000.
黄海西部春、夏季湿沉降常量离子化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气湿沉降是大气气溶胶的湿清除过程,在物质向海洋输送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研究降水中的化学成分、离子浓度及其相互作用对于了解海、陆源对被研究地区气溶胶与湿沉降的影响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