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7篇
  免费   146篇
  国内免费   281篇
安全科学   125篇
废物处理   18篇
环保管理   49篇
综合类   815篇
基础理论   111篇
污染及防治   83篇
评价与监测   33篇
社会与环境   8篇
灾害及防治   62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89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61.
酸沉降对马尾松菌根内Al积累和细胞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酸沉降下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彩色豆马勃(Pisolithus tinctorius)菌根共生体内Al的积累分布和根系细胞损伤状况,探讨了Al在马尾松根系和菌根的毒害位点及马尾松菌根的抗Al机制.结果表明,低pH值促进了Al在马尾松根尖皮层细胞壁和胞间大量积累;根系伸长区内Al含量明显低于根尖对照;茎、叶中Al含量较少;菌根能积累大量Al于菌丝内.酸和Al处理后根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明显升高,丙二醛(MDA)增加.同时,根尖皮层细胞膨大变形,膜系统严重受损,细胞核膨大,核质凝集,线粒体膜明显受损;液泡增多并膨大,在150祄ol/L Al3+和pH值2.0处理时细胞明显衰老并出现空泡化;而菌根的形成能明显减轻酸和Al对细胞的损伤.  相似文献   
262.
华南地区酸沉降的硫同位素组成及其环境意义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讨华南珠江三角洲和湘桂走廊及其周边地区的酸沉降硫源,分别对大气降水、大气SO2、气溶胶和工业用煤、重油及其燃烧产物进行了硫同位素组成测定.研究结果表明,珠江三角洲和湘桂走廊地区的大气降水硫同位素组成有明显的差异,其大气降水δ34S值的变化范围分别为1.9‰~10.3‰和-4.8‰~-0.1‰.湘桂走廊地区大气降水明显的富集轻硫同位素(32S),而珠江三角洲地区则富集重硫同位素(34S).在煤、重油燃烧过程中硫同位素分馏效应研究基础上,将该地区酸雨硫源区分为4种类型,即人为成因硫、天然生物硫、海雾硫和远距离传输硫.在定量计算不同硫源对酸雨贡献的基础上.提出人为成因硫是珠江三角洲和湘桂走廊地区最强的污染硫源,而生物硫在夏季贡献突出,其贡献率分别为47%和52%.传输硫在冬季贡献率可达49%.上述结果,对研究治理华南地区的酸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63.
南方典型地区油-稻轮作下大气硫沉降动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98年11月~1999年10月间,利用中国科学院红壤站(江西鹰潭)农田小气候分站进行了全年逐时气象资料收集,通过阻力模式求算SO2和SO42-的干沉降速度,结合大气中SO2、硫酸盐(SO42-)粒子和雨水的收集和测定,定量研究了大气沉降向农田生态系统的硫输入.结果表明,12个月大气硫沉降总量为94.9 kg S/hm2,其中大气中硫干沉降量(SO2+SO42-粒子干沉降)占81.9%.大气中SO2沉降是大气干沉降的主要贡献者,占大气硫干沉降总量93%.并对不同季节及不同的作物生长期间硫的沉降动态进行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264.
针对盾构隧道施工侧穿既有建筑物问题,结合南京地铁一号线北延段工程,以盾构隧道侧穿某浅基础建筑物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建筑物沉降实测数据进行分析,并利用Plaxis 3D 软件建立数值模型,研究了隧道距建筑物不同水平距离和盾构以不同角度穿越对建筑物差异沉降与扭曲变形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盾构开挖面逐渐接近建筑物,建筑物差异沉降及扭曲变形逐渐增大;差异沉降量在盾构机通过时达到最大值,之后趋于稳定,而扭曲变形峰值出现在盾构开挖面到达建筑物中点截面位置时,随后逐渐减小;当建筑物中心至隧道轴线的水平距离与隧道外径之比L/D=0.5~2 时,建筑物差异沉降量较大,在L/D=1.5 时达到峰值;当盾构穿越夹角从θ=0°增大至θ=90°时,建筑物最大差异沉降量不断增加,而最终扭曲变形值则先增大后减小,在θ=45°时扭曲变形达到峰值。研究结果可为盾构隧道侧穿浅基础建筑物时相关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65.
冬季菹草对悬浮泥沙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冬季沉水植物菹草构建由浅水到深水的串联系统,含沙水依次流经浅水区和深水区,测定各级菹草对水体悬浮泥沙含量和沉降量的影响.结果显示,菹草系统可以降低水体中悬浮泥沙含量,并随水力停留时间延长而降低程度加大.各运行条件下,菹草系统悬浮泥沙平均沉降量65.7 g·m-2,比对照组高39.4%.菹草表面泥沙的吸附是一个"吸附-沉降-再吸附" 的动态过程,吸附量为3.26~5.69 g·kg-1.菹草对冬季水生态系统的自净功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66.
为研究污水余热回收复合能源系统,设计搭建了沉降膜换热器污水热能回收实验台进行换热器效能测试。通过测得不同运行工况下换热器进出口流体温度等参数,计算换热器效能与流量配比关系函数并建立数学模型,为提高换热器效能以及为污水余热回收能量工程应用与推广奠定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267.
为准确分析基坑沉降变性规律,基于现场监测数据,通过卡尔曼滤波对趋势项及误差项进行分解,采用M-K检验对发展趋势进行评价,利用优化广义回归神经网络和差分整合移动平均自回归模型,构建基坑沉降分项预测模型,并将预测结果与发展趋势评价结果对比分析,以实现基坑沉降变形规律综合研究。结果表明:卡尔曼滤波能有效分解基坑沉降数据趋势项与误差项,相较于传统小波分解效果更佳;基坑沉降呈持续增加趋势,但趋势性逐渐减弱;预测结果相对误差均值均不大于2%,预测模型精度较高;沉降变形会进一步增加,但增加速率明显降低,与发展趋势分析结果一致,两者相互佐证分析结果准确性。研究结果为基坑沉降变形规律分析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68.
2020年:人口增长和发展对氧化氮沉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69.
270.
日本道荣纸业公司开发成功将废纸再生过程中排水沉降的泥浆碳化成颗粒,制成吸水性高的土壤改良剂.计划1999年春投入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