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4篇
  免费   103篇
  国内免费   284篇
安全科学   98篇
废物处理   120篇
环保管理   120篇
综合类   741篇
基础理论   206篇
污染及防治   201篇
评价与监测   46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95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79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4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化工环保》2005,25(2):136-136
该发明涉及一种废电池资源化处理方法,特别针对高污染、高毒性的废弃镍镉电池。将废弃镍镉电池破开处理,经添加助燃物使加热燃烧时炉内产生压力,后经密闭炉间接加热方式使废弃镉镍电池充分氧化,镉金属在600℃气化,将气化的镉金属急速冷凝还原成金属镉回收,而未还原成金属的氧化镉则另外回收,燃烧剩下的铁镍金属再以磁性分离的方式回收。/CN1536706,2004—10-13  相似文献   
992.
为治理制药废水中残留的难降解有机污染物TEA(triethylamine,三乙胺),以石家庄某污水处理厂的活性污泥为材料,采用富集培养和选择培养,分离筛选到1株能以TEA为唯一碳源和氮源生长代谢的降解菌——S6-2.通过测定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G+C(碱基对)摩尔百分比及16S rRNA基因序列系统发育分析,该菌株被鉴定为赤红球菌(Rhodococcus ruber).采用单一影响因素试验分析菌株S6-2对TEA的降解特性,结果表明:菌株S6-2具有较强的TEA降解能力及降解稳定性;其最适降解温度为32 ℃,最适降解pH为8.0.菌株S6-2可耐受较高浓度TEA,在ρ(TEA)为900 mg/L的培养基中仍能生长;在最适条件下,菌株S6-2对TEA的降解率为70.7%±1.8%.该株菌在含TEA的无机盐平板上传代培养15代后,对TEA的降解率为69.3%±2.5%,说明菌株S6-2对TEA的降解具有稳定性.研究显示,菌株S6-2可作为TEA污染水体生物修复的潜在资源.   相似文献   
993.
以灰色系统理论为基础,给出了系统安全状况的波动特征及其动因分析方法,并结合实例找出了影响系统安全的主要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994.
还原——固液分离法处理含铬废水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还原──固液分离法处理含铬废水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潍坊市环保局张新国,夏爱军在电镀含铬废水处理中,还原一固液分离法以其原理明晰、操作简便、投资较少、运行费用低、适应性较强而独树一帜,并被普遍认可和采用。该方法的基本原理是,以铁屑(Fe)或硫酸亚铁(FeS...  相似文献   
995.
超吸水性纤维在普通来水条件下能吸附本身重量10~50倍的水份,利用该纤维的杂水疏油特性制成环状滤芯,能有效地阻止较小直径(d≈10μm左右)油粒的通过,从而达到油水分离的目的。  相似文献   
996.
997.
从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中分离、纯化得到1株具有汞甲基化能力的细菌,对其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RNA基因序列进行分析后,鉴定为土生拉乌尔菌,并命名为RaouLtella terrigena TGRB3.研究发现,菌株TGRB3具有强酸碱和盐度适应能力,为中高温型菌,在pH=4~9和盐度0.2%~4.0%范围内均能正常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为25℃.在Hg~(2+)浓度为1000μg·L~(-1)时,菌株生长受到显著抑制.此外,在初始Hg~(2+)浓度为300 ng·L~(-1)的条件下探讨了该菌在不同氧气浓度(0、7%、14%和21%)下的生长情况及汞甲化能力.结果表明,该菌的生长不受氧气浓度的制约,但在有氧条件下生长更好,且在厌氧或低氧浓度条件下具有更强且稳定的汞甲基化能力.在氧气浓度为14%和21%的条件下,该菌的最大甲基汞含量分别为(0.54±0.01)和(1.62±0.08) ng·L~(-1),试验后期表现出较强的去甲基化现象,培养54 h后的甲基汞含量显著降低为(0.08±0.02)和(0.05±0.00) ng·L~(-1);而在氧气浓度为0和7%的条件下,最大甲基汞含量分别为(6.75±1.75)和(3.24±0.74) ng·L~(-1),且在试验周期内甲基汞持续产生,平均浓度分别为(3.23±1.39)和(1.66±0.71) ng·L~(-1).本试验结果可望为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汞生物甲基化机理的深入研究及汞污染风险评价等提供全新的试验材料.  相似文献   
998.
药物是环境介质中一类新型污染物,多数药物具有手性对映体特性,药物对映体的分离分析是研究对映体水平药物环境行为和效应的前提.采用商品手性柱Chirobiotic#x00AE;V,在反相条件下,对马来酸扑尔敏进行了手性分离,考察了不同流速、柱温、pH值和流动相组成对分离的影响,并优化了色谱条件.结果表明:以含0.1%(体积分数)冰醋酸和0.1%(体积分数)三乙胺的水溶液(TEAA)与四氢呋喃(THF)混合为流动相,在所研究范围内,随着流动相中THF含量的增加、pH值增大和流速增大,马来酸扑尔敏对映体的分离效果降低;柱温影响存在峰值现象,即分离效果随温度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优化得到的拆分条件为:流动相TEAA∶THF为95∶5(V/V),pH值为3,流速为0.3 mL·min~(-1),柱温为15℃.利用分子对接技术模拟万古霉素不同区域与扑尔敏对映体间的相互作用,计算得到了最稳定结合能,据此预测对映体的出峰顺序与实验结果完全一致.初步手性识别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引起手性识别的主要作用力为氢键作用.  相似文献   
999.
含聚采出水具有水质复杂、黏度大、乳化程度高、含油量高等特点,导致油水分离困难,对油田生产作业和环境带来严重影响。分析了含聚采出水的水质特性,对国内外含聚采出水处理技术进行了总结,如膜分离法、气浮法、高级氧化法、微生物法等,阐述了这些处理技术在油田的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简要说明了含聚采出水处理工艺及橇装一体化水处理装置开发问题,对今后的含聚采出水处理技术的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该类污水处理技术的研究和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00.
建立了微塑料(Microplastics,MPs)荧光定量分析方法,系统研究了Fe3O4纳米颗粒对水中聚苯乙烯MPs的磁性去除效果.结果表明,MPs浓度在本实验范围内(0.2~10.0mg/L)与荧光强度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0.9990,能准确测定不同粒径(100~1000nm)MPs的浓度.MPs初始浓度与Fe3O4纳米颗粒投加量对MPs去除效果具有影响.增加Fe3O4纳米颗粒的投加量能够有效提升水中MPs的去除率,当Fe3O4投加量为12mg/L时,去除率可达90.8%.在低Fe3O4投加量时,MPs去除率随着MPs初始浓度增加而显著增加,显著性水平为0.015;但在中、高Fe3O4投加量时,初始浓度对去除效果影响很小,显著性水平分别为0.073和0.060.Fe3O4纳米颗粒对MPs的附着过程能够在180min内趋于平衡,整个动力学可通过拟一级或拟二级模型进行拟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