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9篇
安全科学   1篇
综合类   15篇
基础理论   4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利用沙门氏菌分解底物形万物地征性荧光的特性,建立了水质沙门氏菌群的”酶-底物“快速检测方法。检测试剂由上医大实验室自行合成,经红外,质谱,核磁共振分析,证明其结构与国报道一致,纯度可达99.99%。MUCAP试验的反应参数;底物最家度为37.5μg/ml,反应最适PH为7.2-7.4。细菌密度和荧光强度随着培养时间增加而增加,敏感度为10^6只/ml,该检测法有较高特异,水中常见的10种细菌未有明  相似文献   
22.
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ARGs)已被公认为环境中的新型污染物,水平基因转移是ARGs传播与扩散的主要途径,纯培养体系下ARGs的水平基因转移(Horizontal gene transfer,HGT)已经多有报道,HGT的分子机制也已被充分挖掘。然而,环境中的ARGs在自然条件下是否能够转移到人类致病菌中目前仍然未知。为了探究沙门氏菌是否能够在自然条件下从施肥土壤中获得ARGs并在土壤中长期存活,将含有大量四环素敏感型沙门氏菌的粪肥施入3种土壤,并对土壤进行淹水或不淹水处理,90 d后分离四环素抗性沙门氏菌。结果表明,沙门氏菌未通过HGT获得四环素抗性基因并在土壤中长期存活。从红壤中分离到3株具有四环素抗性的疑似沙门氏菌,经过生理生化和16S测序鉴定确定它们均为产H2S的大肠杆菌,经HT-q PCR检测,它们均携带多种ARGs。对其中携带ARGs种类最多的T2菌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与分析,结果表明T2携带了两个长度分别为40.48 kb的IncX1型和93.31kb的IncY型质粒,15个基因岛,与COG数据库比对得到了3 807个注释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