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6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143篇
安全科学   43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189篇
综合类   831篇
基础理论   246篇
污染及防治   60篇
评价与监测   44篇
社会与环境   135篇
灾害及防治   19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91篇
  2011年   98篇
  2010年   89篇
  2009年   86篇
  2008年   100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22.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工业污水以及地表径流中污染物排入河道水系,导致城市水体污染加重,局部地区出现黑臭现象。由于城市污染水体来源、成因和环境条件等因素的复杂多变,注重短期效应的单一修复技术难以持续有效改善水体水质,因此,需要分析污染成因并结合地区实际情况进行治理技术的集成与局部创新。基于阜阳市城区水系污染现状以及成因,采用以水功能区划和水质修复为目标的城市水系水质提升与保障技术体系,将管网改造截污、兴建调蓄池、河道清淤、蓄水活水工程、岸坡再自然化改造与植被景观工程等措施进行不同程度的革新与有序组合;并通过水质监测和现状调查比较该技术体系的修复效果,进一步从修复机制的角度分析各个工程措施在城市水系修复过程中的作用及功能属性。结果显示,与2017年修复工程实施前相比,2022年城区河道黑臭水体基本消除,水质得到了显著提升,从劣Ⅴ类和黑臭水体提升到Ⅲ~Ⅴ类地表水标准,人居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可为我国城市水体污染控制与水环境治理提供技术体系和示范。  相似文献   
23.
利用1987-2010年5期卫星遥感影像监测南四湖湿地景观格局变化,并且采用市场比较法、影子工程法、工业制氧成本法、碳税法和价值替代法等多种评估方法对南四湖湿地景观格局变化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响应进行深入探讨.结果表明,南四湖湿地中大量芦苇、荷田等自然湿地景观转化为养殖水域、水稻田等人工湿地,景观格局趋于破碎化;湖泊湿地景观格局变化对于湿地的供给功能、调节功能、文化功能和支持功能均有影响,其中对供给功能和调节功能影响最大.以2010年不变价计算,南四湖湿地景观格局变化导致2010年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比1987年减少3.06亿元,其中大气成分调节功能价值损失11.7亿元,净化功能价值损失3.77亿元,涵养水源功能损失0.65亿元,物质生产功能价值增加13.06亿元,其他功能价值对湿地景观格局变化的响应不明显.  相似文献   
24.
研究城市景观水体的表观污染与悬浮颗粒物粒度分布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影响因素,可为景观水体的表观污染防治提供参考。以成都市3个特征明显的小型封闭式景观水体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水质监测,利用修正的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对其进行水质评价;分析水体的悬浮颗粒物浓度及其粒度分布,发现其颗粒物粒度分布特征相似,主要为4个组分,分别为组分Ⅰ(0.45~3μm)、组分Ⅱ(3~30μm)、组分Ⅲ(30~120μm)和组分Ⅳ(>120μm);不同颜色类型城市景观水体浊度主要与组分Ⅰ(粒级0.45~3μm)、组分Ⅱ、组分Ⅳ体积分数表现出显著相关性,3种景观水体的色度其关键影响粒级为组分Ⅳ。溶解态物质引起的城市景观水体表观污染贡献值很小。  相似文献   
25.
通过对广东惠州西湖水质的改善及构建水生生态系统的示范工程研究,即将水位调控、湖底底质处理、水生生物的种植养殖工程、系统优化维护管理等技术进行集成、总结,形成水生生态系统,构建和改善景观水水质的稳定技术。研究结果表明:示范区与对照区比较,浊度下降最高值为80.6mg/L;透明度提高3-6倍;CODcr最大去除率为42.6%;系统对水体上下层溶解氧含量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差异:示范区与对照区上层溶解氧含量最大相差值为1.2mg/L,下层为3.4mg/L;叶绿素a去除率达到80%以上;比较TN、TP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系统对TP的影响更加明显,最高去除率为68.1%,对TN的最高去除率为19.8%。  相似文献   
26.
为研究都市城郊耕地景观的演变历程,总结耕地景观演变模式进而为未来研究区的农业资源合理利用和优化调控提供可借鉴性措施,以重庆市沙坪坝区为例,按其地貌特征从东至西划分为东部丘陵A区、岩溶低山B区、中部浅丘C区、西部岩溶低山D区4个区域,以1979年的MSS影像、1988、1995、2001、2007和2010年5个时期的TM影像为基本数据源,采用景观指数和定量表征指标,分析了沙坪坝区耕地景观空间格局演变、空间分布变化幅度及其种植结构引起的耕地景观功能变化。结果表明:A、B、C、D 4区耕地平均斑块面积在1979~2010年有了较大程度的减小,相应的斑块数目有了显著的增加,斑块密度呈现逐步增加的趋势,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除了A区在逐步减小外,其他3区均呈增大趋势,耕地景观总体的破碎化程度增加了。2001年以前,除了A区快速减少外,各区耕地面积相对稳定;2001年为界限至今,A、C两区耕地演变属于快速消退型,B、D区则属于逐渐消退型。从2003年到2007年研究区种植作物类型及各区功能定位有所变化,研究区正处于从传统都市城郊农业向现代都市农业的转变中。研究区耕地景观从东部主城核心区到西部缙云山区,呈现跳跃突变式演变的特殊模式  相似文献   
27.
应用2007—2017年期间4个时间点的遥感影像数据,选取典型景观格局指数,对三亚市的景观空间格局动态特征进行分析,探求其驱动因素。研究表明:近十年来,三亚市内同种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聚集程度降低,空间分布逐渐趋向于分散,不同类型的土地之间相互融合度较高,形状趋于复杂化,景观类型分布趋势呈均衡化,景观的破碎化程度加强,景观复杂程度增高,土地利用的丰富程度逐渐加强。通过驱动因素分析,国家政策的导向、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及自然环境的变化是影响三亚城市景观空间格局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28.
基于景观结构的区域生态风险分析   总被引:76,自引:0,他引:7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深圳市龙华镇为中心的324km2正方形区域为例,以1988~1996年期间的5幅景观遥感解译图为基本信息源,根据不同时段景观元素的结构特征,构造一个综合性生态风险指数,利用系统空间采样方法对生态风险指数进行变量空间化.通过对生态风险指数采样结果进行半变异函数分析和空间插值,可以解释生态风险的空间特征和内在形成机制.结果表明,1988~1996年,工作区内的生态风险强度不断增加,区域分布的不均匀性增大;南北方向为景观人为改造活动的主方向;沿梅澜和石龙两条高速公路沿线形成两条带状高生态风险区域,其中龙华镇中心及周围地区是急需采取保护性措施的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29.
生物多样性与城市景观生态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述了生物多样性在城市景观中的重要作用,生物多样的现代城市中的衰落以及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景观生态建设的关系,提出应将生物多样性保护计划同城市景观生态建设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30.
辽河三角洲的自然资源与区域开发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辽河三角洲有丰富的地上和地下资源,是农业综合开发和油田建设的重点地区。其区域资源开发以油田、稻田、苇田和虾田开发为核心,在土地利用主要做到全面规划与统筹兼顾;对淡水资源不足的问题要从开源与节流两方面来进行解决;对河口湿地景观生态系统要注意保护,发挥业已建立的自然保护区的功能;对河口湾水产资源更要加强保护与培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