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1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157篇
安全科学   18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21篇
综合类   722篇
基础理论   269篇
污染及防治   31篇
评价与监测   39篇
社会与环境   110篇
灾害及防治   31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221.
针对干热河谷具有光热资源丰富、气候干旱燥热、水热矛盾突出、植被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强烈退化、植被恢复困难等特点,文章总结千热河谷植被恢复的技术体系,研究分析了植被恢复对生态系统的水保功能、环境功能、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植被恢复后,生态系统的土壤侵蚀程度明显下降,其中轻度退化土地减少了22.03%;中度退化土地减少了21.15%;强度退化土地减少了34.15%;植被恢复后,小流域的气候环境有较大的改善,气温下降、湿度提高,改变了该区域"干"、"热"的恶劣环境;对系统多样性的研究主要针对强度以上退化系统的人工生态林模式和自然禁封治理模式进行分析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的关系,结合前期研究结果认为,自然禁封治理模式使系统具有生物多样性,有助于系统生态功能完善稳定,而银合欢(Leucaena leucocephal)人工林恢复模式,虽然物种多样性减少,但系统具备优化的生态功能.因此,就干热河谷强度、极强度退化生态系统而言,银合欢冲沟治理模式和自然禁封治理模式是较优化的模式.  相似文献   
222.
长白山四种森林土壤呼吸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4年5-10月,研究了非生物因素(温度、土壤含水量)和生物因素(微生物量碳和植被类型)对长白山北坡四个垂直植被带阔叶红松(Pinus koraiensis)林、红松云冷杉(Picea jezoensis,Abies nephrolepis)林、岳桦(Betula ermani)云冷杉林和岳桦林的土壤呼吸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森林的土壤呼吸与土壤温度、大气温度之间都呈极显著(p<0.01)指数相关关系;土壤呼吸与土壤含水量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土壤微生物最碳随季节变化有相似的变化规律,即单峰型曲线,峰值出现在8月份;土壤呼吸的月平均值和土壤微生物量碳之间都呈线性相关,但均未达刘显著水平;不同月份植被类型对土壤呼吸的影响没有明显的规律.  相似文献   
223.
太行山区典型植被对土壤水势动态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植被对土壤水动态的影响研究对认识水循环机理和合理确定土地利用方式具有重要作用。论文以崇陵实验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负压计对太行山区的3种典型植被荒草、刺槐和侧柏覆被下的土壤水势进行观测。通过土壤水势的动态变化可以看出,土壤水势在年内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土壤水势在3~6月缓慢下降,7~8月波动上升,9~10月下降,且3种植被在丰水年的土壤水势差异大于枯水年。从土壤水势剖面可以看出,荒草地土壤水蒸散发消耗集中在0~50cm土层,刺槐林地在0~90cm都有较大水分消耗,侧柏林地在整个土壤剖面上具有较小的水分消耗。通过降水后土壤水势的变化可以看出,刺槐林地土壤对降水入渗的反应时间最快,侧柏林地土壤在雨后的持水性最好。  相似文献   
224.
上海崇明县植被覆盖度动态变化遥感监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植被覆盖度是用于描述和评价生态系统的重要参数。基于1989、2001、2006年的TM/ETM+遥感数据,以上海市崇明县为研究区域,利用改进的像元二分模型,估算出不同时期内崇明县的植被覆盖度,并对其变化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989-2001年,植被覆盖度负向变化地表约10.17%,正向变化约20.58%,乡镇和湿地区域正向变化的面积大于负向变化,农场区域则相反;2001-2006年,负向变化约29.1%,正向变化约12%,农场和湿地区域正向变化的面积大于负向变化,乡镇区域则相反,并且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深入,各土地用地类型的植被覆盖度变化在一定程度上都呈现出生态退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225.
植被是城市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研究植被的生态需水、以及由生态缺水导致的服务功能变化具有重要意义。采用面积定额法,估算出北京市植被的最小生态需水量为37.4亿m3;采用情景分析方法,分析了不同植被类型、人均生活用水增加、人口增加情景下生态缺水量及其导致的生态服务功能变化。污水、中水回用、植被蓄水与雨水收集是缓解生态缺水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26.
不同类型绿地对南京热岛效应的缓解作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通过研究南京市区林地、有行道树的道路、草坪地、水泥地面篮球场4种城市土地利用类型的气温、空气相对湿度、太阳辐射强度、地面辐射强度和地表温度等因子,比较了不同类型绿地对城市热岛效应的缓解作用.结果表明,在夏季,悬铃木(Platanus acerifolia willd)、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 Hu et Cheng)、薄壳山核桃(Carya illinoensis K.Koch)行道树以及马褂木(Liriodendron chinense ×L.tulipifera)林能有效阻止阳光直射,太阳辐射强度明显低于篮球场和马尼拉草坪(Zoysia matrella L.Merr);地面辐射强度、地表温度和气温从高到低依次为篮球场,草坪,行道树,马褂木林;而空气相对湿度则表现出相反的趋势;从热岛效应的缓解效果看,树林最强,行道树次之,草坪较弱.  相似文献   
227.
地球的碳循环已成为全球气候变化的一个热点,陆地植被是地球破循环中的一个重要贮存库。本文在分析秦皇岛市陆地植被状况的基础上,对CO_2排放量和吸收量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陆地植被吸收CO_2的数量占排放量的79%。结合秦皇岛市的实际,提出有利于大气碳平衡的对策。  相似文献   
228.
关于生态用水研究的讨论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5  
十几年生态用水研究进展,其概念从自然地理平衡说法到生态系统稳定说法,至今未明确统一。按生态用水概念的内涵,将生态、环境、生态环境与用水、需水、耗水6个词的多样组合归纳为生态需水和生态用水两个词。地带性植被生态用水是生态用水研究的基础,可为生态保护和植被建设提供依据和目标。建议生态用水概念定义为:维持各类生态系统正常发育与相对稳定所必需消耗和现存的水称为生态用水。  相似文献   
229.
区域高时空分辨率VOC天然源排放清单的建立   总被引:20,自引:9,他引:11  
将中尺度气象模式MM5应用于估算VOC天然源排放的研究,建立了高时空分辨率VOC天然源排放清单的估算方法.根据方法需要,确定了我国部分树木排放异戊二烯和萜烯的标准排放因子,各植被类型排放各种VOC的标准排放因子,以及各植被类型季节平均的叶生物量密度.应用该方法估算了华南地区满足区域空气质量数值模拟要求的高时空分辨率VOC天然源排放清单.结果表明,华南地区夏季典型日的VOC天然源排放总量约1.12×104t,VOC排放速率具有明显的时空分布,其中地理分布取决于植被类型及其分布,日变化规律则依赖于太阳辐射和温度的高低.并讨论了VOC天然源排放估算过程中误差的来源  相似文献   
230.
浅论沙湾县荒漠生态区荒漠植被的保护与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沙湾县是以农业生产力支柱产业的地处准噶尔盆地南缘的半干旱荒漠内陆区域,区域内荒漠植物被较脆弱,随着经济与人口的快速增长及农、林、牧业的大发展、如何保护县域内荒漠生态区荒漠植被,更好的开发和利用这种资源、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