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65篇
  免费   412篇
  国内免费   1399篇
安全科学   95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223篇
综合类   3753篇
基础理论   616篇
污染及防治   202篇
评价与监测   262篇
社会与环境   185篇
灾害及防治   37篇
  2024年   56篇
  2023年   172篇
  2022年   187篇
  2021年   220篇
  2020年   206篇
  2019年   214篇
  2018年   143篇
  2017年   168篇
  2016年   222篇
  2015年   236篇
  2014年   327篇
  2013年   257篇
  2012年   281篇
  2011年   327篇
  2010年   252篇
  2009年   256篇
  2008年   229篇
  2007年   188篇
  2006年   158篇
  2005年   135篇
  2004年   127篇
  2003年   127篇
  2002年   107篇
  2001年   95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95篇
  1998年   70篇
  1997年   66篇
  1996年   69篇
  1995年   62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511.
太湖流域属于平原河网区,水系相互连通.单一河流的整治往往不能解决问题,而是需要整个区域的协同控制.区域成员在统一规划的运作下,建立协同机制,加强区域间协作,实现所有区域的信息共享,提高污染治理效率,从而构成公平、共赢的局面,进而保持区域的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12.
应用地累积指数法对岷江(成都河段)10个监测点表层水系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程度进行了连续7年(1997-2003)的监测与评价分析。结果表明,水系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地累积指数排列顺序是:CdZnCuPbNi。在1998年时水系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出现峰值现象,其中Cd污染较为严重,污染程度为中-强,Zn和Cu污染程度为无-中,Pb和Ni基本上没有受到污染。  相似文献   
513.
以我国环境管理和工作的实际需要为目的,通过探索国内外现存的河流编码系统,提出了适应环境管理需要的以线分类法为主、面分类法为补充,线、面结合的层次编码法。并针对我国河流流域广、跨行政区多、水环境之间层级关系复杂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了编码与水环境的自然属性、环境要素、管理属性、行政属性之间的关系,确定了代码的组成和编制规则。  相似文献   
514.
根据2003~2004年对柘林湾表层沉积物重金属调查资料,采用富集系数法和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其富集特征和潜在生态风险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柘林表层沉积物各重金属元素的富集顺序为HgCuPbCdAsZnC r,其中Hg,Cu,Pb的富集系数大于1;以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评价,柘林湾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总体上处于低水平,从空间上看,只有S1达到中等强度。就各重金属元素而言,Hg是柘林湾的主要污染元素,决定了海湾重金属综合生态风险水平及其空间差异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515.
采用快速压力溶剂萃取仪(ASE)提取,弗罗里柱净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沉积物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实验过程中采用铬酸洗液对实验器皿进行清洗,有效防止环境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对样品的污染。  相似文献   
516.
北京北部水系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主要研究了北京市北部水系沉积物中重金属(As、Hg、Cd、Cr、Cu、Mn、Ni、Pb、Ti和Zn)含量和来源.在潮白河及密云水库流域采集了17个沉积物样品,温榆河流域采集了5个样品,重金属含量As和Hg采用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Cd、Cr、Cu、Mn、Ni、Pb、Ti和Zn含量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测定.研究结果表明,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没有出现明显的富集状况,只有Hg、Cd、Cr和Zn在一些采样点有较高的富集.相关性分析表明Hg、Cd、Zn和Cu互相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06;p0.01),而Hg与Cr、Mn、Ni、Pb和Ti没有明显的相关性.通过主成分分析研究重金属的来源,发现前3个主成分贡献率分别为38%、23%和17%.因此,Hg、Cd、Zn和Cu作为第一主成分被认为与人类活动的工矿业开采有关,第二主成分As和Mn与人类活动的农业生产和生活污水排放有关,第三主成分Cr、Ni和Ti与岩石风化和土壤侵蚀有关.  相似文献   
517.
扰动强度对钝化剂抑制滇池沉积物磷释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取滇池福保湾表层沉积物,以聚合氯化铝为钝化剂,研究了扰动强度对钝化剂抑制沉积物中磷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扰动强度低于一定范围时,聚合氯化铝对沉积物中的磷有抑制作用,当转速为0,60,120r/min时,对应的水中磷浓度分别为初始值的62.5%,71.7%和83.4%;当转速达到240r/min时,沉积物会向水中释放大量磷,钝化作用完全被破坏,水中磷浓度为初始值的3.3倍.此外,在转速低于120r/min时,磷形态主要是以无机磷(DIP)为主的溶解性磷(DTP),而转速达到240r/min时,水中DTP/TP30%,DIP/DTP40%,即磷形态主要为不溶性磷,溶解性磷中以有机磷(DOP)为主.  相似文献   
518.
Constructed wetland (CW) is the preferred means of controlling water quality because of its natural treatment mechanisms and function as a secondary or tertiary treatment unit. CW is increasingly applied in Korea for secondary e uent of livestock wastewater treatment.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recogni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ntaminants in the accumulated sediment at the bottom soil layer and to reduce the phosphorus release from sediments of the free water surface CW for the treatment of secondary piggery wastewater e uent from a livestock wastewater treatment facility.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e dominant phosphorus existence types at near the inlet of the CW were non-apatite phosphorus (59%) and residual phosphorus (32%) suggesting that most of the particles of the influent are made up of inorganic materials and dead cells. Sediment accumulation is important when determining the long-term maintenance requirements over the lifetime of CW. Continuous monitoring will be performed for a further assessment of the CW system and design.  相似文献   
519.
520.
风浪作用下太湖改性沉积物对藻体絮凝去除效果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壳聚糖改性的太湖原位沉积物为分散介质,应用Y-型再悬浮发生装置,通过定量模拟太湖常见的中等级别风情,研究再悬浮作用下,改性沉积物对蓝藻水华的絮凝去除作用.结果表明,在黏土加入量为0.2 g·L-1,壳聚糖分别为0.100和0.150 g·L-1,其蓝藻的去除率分别为93.55%和99.19%;在静止30 min后,壳聚糖加入量为0.15  g·L-1时,水体的浊度去除率达到78.60%;静止8 h后,水体的浊度去除率达到93.88%.同时,短期内壳聚糖的加入对水体中PO3-4-P有一定的去除作用.初步结果表明,在中风风情下,壳聚糖的加入量为0.15 g·L-1时,能更有效地去除蓝藻.表明利用壳聚糖改性沉积物来絮凝沉降太湖水华藻体,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对比研究表明,引入水动力强度和水柱高度定量模拟方法,在确定壳聚糖投加量絮凝除藻中,具有明显的方法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