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5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121篇
安全科学   32篇
环保管理   94篇
综合类   541篇
基础理论   68篇
污染及防治   25篇
评价与监测   70篇
社会与环境   37篇
灾害及防治   18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51.
以三峡水库典型支流香溪河库湾为研究对象,在泄水期和汛期开展表层和垂向水体溶存甲烷浓度的高分辨率监测,探讨水库调度对香溪河库湾溶存甲烷时空分布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泄水期和蓄水期库湾溶解甲烷浓度分别为(0.41±0.54)和(0.50±0.66)μmol/L,呈现上游高下游低,表层低底层高的空间分布特征,且呈现出极强的空间差异.水库调度促使干流水体通过异重流进入库湾,改变了水体分层状态,也改变了库湾内溶存甲烷的时空差异;同时干流水体的稀释作用,还将直接降低库湾水体甲烷浓度.此外,水库调度对库湾甲烷产生,消耗将产生间接影响,其潜在机制还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752.
以陕北矿区腹地的窟野河为研究对象,采集59处沉积物样品,测定Zn、Cr、Ni、Cu、Pb、As、Cd和Hg共8种沉积物重金属含量.运用正定矩阵分解法(PMF)定量解析重金属的来源,并对各个污染源的生态风险贡献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沉积物中8种重金属含量均超过陕西省土壤背景值,其中Hg的平均值为背景值的3.42倍,且总浓度高值样点主要位于中上游的工业园区周边.(2)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为26.15~483.70,Hg的贡献最大(主要为煤炭开采源),部分样点高达75%,其次是Cd(交通源);研究区28.8%样点属于较重生态风险.(3)PMF源解析表明研究区沉积物重金属主要来自于工业源、交通源、农业污染源和煤炭开采源.(4)PMF-RI风险源解析结果表明,煤炭开采源(48.79%)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最大,其次是交通源(34.41%)和工业源(12.70%),农业污染源的贡献率最低(4.10%).PMF-RI模型在PMF解析的污染源贡献浓度基础上,还综合考虑了污染物的毒性系数等因素,使解析结果更加合理.建议对矿区河流沉积物重金属开展生态风险源定量评估研究,并及时采取适当的风险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753.
香溪河库湾夏季温室气体通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3,自引:15,他引:8  
采用LGR-密闭式动态通量箱法对三峡水库香溪河库湾夏季水-气界面温室气体(CO2和CH4)通量进行了24 h连续观测.结果表明,观测点处水-气界面CO2和CH4的释放通量具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且二者的日变化过程呈较强的负相关性.监测期间,CO2的吸收和释放过程明显,CH4全天均为释放状态,其全天平均通量分别为0.336 mg.(m2.h)-1和0.088mg.(m2.h)-1.分析发现,水-气界面碳通量与温度、pH、叶绿素a、气压、辐照强度的相关性明显,而Eh对碳通量的影响并不显著,其中,CO2与各环境因子的相关性较CH4更为密切.  相似文献   
754.
布吉河丰水期总细菌和氨氧化细菌的定性和定量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孙海美  白姣姣  孙卫玲  邵军 《环境科学》2012,33(8):2691-2700
河流中微生物的数量和群落结构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水环境状况.氨氧化细菌驱动的硝化作用是氮素转化的主要机制,为了解氮素污染河流中氨氧化细菌的群落组成及数量,采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DGGE)和Real-time PCR技术分析了布吉河丰水期不同断面水样中总细菌和氨氧化细菌的群落结构以及数量变化.结果表明,水样中总细菌(16S rRNA)和氨氧化细菌(16S rRNA)数量变化范围分别为4.73×1010~3.90×1011copies.L-1和5.44×106~5.96×108copies.L-1.冗余度分析表明影响微生物数量和群落结构的水环境因子不同:对于总细菌,与其数量显著相关的环境因子是硝氮(P<0.05),与其群落结构显著相关的环境因子是氮素(三氮)和金属(Mn和Zn)(P<0.05);对于氨氧化细菌(ammonia-oxidizing bacteria,AOB),与其数量显著相关的是氨氮和Zn(P<0.05),与其群落组成显著相关的是氨氮、Mn和Zn(P<0.05).测序结果表明在布吉河水样中微生物属于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um)的Epsilon-Proteobacteria、Gamma-Proteobacteria、Beta-Proteobacteria和Delta-Proteobacteria这4个纲,氨氧化细菌与Nitrosomonas sp.和Nitrosospira sp.属的细菌相似度较高,且Nitrosospira sp.为优势菌属.由于污染影响,布吉河上游和下游微生物群落结构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755.
白凤姣  李天宏 《环境科学》2012,33(8):2667-2673
为探明深圳市观澜河流域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伴随土地利用变化的非点源污染负荷变化,基于GIS平台,运用L-THIA模型,通过校正其内设参数,模拟流域1996~2008年非点源污染负荷的空间分布及其变化.结果表明,1996~2008年的城市化过程中,TN、TP、COD这3种污染物的负荷总量都有大幅度的增长,其中TP变化最大,在13 a中增加了62.78%,TN和COD分别增加了59.73%和55.40%,TN、TP和COD等污染物高值区面积的空间分布变化在大趋势上基本一致,都是沿河道和主要交通干线向外围逐步扩张,最后连接成片;而SS的负荷总量却下降了7.59%.建设用地的扩张是非点源污染负荷及空间分布变化的主要因素,SS负荷输出最大的用地类型是水土流失严重的开发用地.以非点源污染负荷空间分布为依据,结合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可将观澜河分为4类非点源污染防治区,该结果可为流域非点源污染控制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756.
中哈跨境河流的水量与水质,是双方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对比了中哈跨境河水质标准及评价方法的差异性。中国采用的是单因子水质评价方法,哈萨克斯坦采用的是综合评价方法。中国与哈萨克斯坦跨境河水质监测指标数不同,但相同指标的标准限值在同一数量级。讨论了综合评价法与单因子评价法优势与不足。指出中哈跨境河水质标准与评价方法的统一,是双方合作研究急需解决的问题。建议综合两个标准体系,组成双方共同的地表水标准限值指标体系。建议对两国执行的评价方法,采各家之长优势互补,对环境及人体健康有严重影响的毒理性指标,必须执行单因素评价方法,在此基础上,对其他指标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757.
通过对南通市老城区护城河濠河2008年-2012年水生生物监测结果与水质理化指标的综合分析表明,濠河由于定期从长江引水,水质稳中有升,总体以Ⅳ类为主,能满足其功能区水质需要。从生物多样性来看,浮游生物主要分布在“较丰富”级别,底栖生物由于水中沉沙、河道疏浚及历史污染等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物种多样性较差,优势种明显;各指标在近几年都呈现不同程度的减少趋势,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758.
本文监测了内蒙古典型草原和锡林河湿地群落非生长季土壤呼吸速率的日动态变化;同时对大气和土壤的温度变化进行测量.研究发现两类群落在非生长季的土壤呼吸速率的变化方式均为单峰模式.典型草原土壤呼吸速率显著低于同期湿地的土壤呼吸速率(P=0.01).典型草原土壤呼吸速率对温度的相关性为0.48,低于湿地的0.86.  相似文献   
759.
人工湿地在河流生态修复,提高水体自净能力,改善水质以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在论述小季河人工湿地工艺方案及工程建设内容的基础上,对河流水质净化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季河人工湿地对污染物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CODcr 52.5%,BOD5 61.8%,NH3-N 52.2%,TP 50.6%.  相似文献   
760.
采样分析了不同水期赤水河从五马河入河口到合马镇段水体中的氮素,结果表明:该河段水体中氮素的主要存在形态为硝基氮和有机氮,分别占总氮的72%和24.4%;丰水期有机氮含量少于枯水期,是因为丰水期水体中部分有机氮氧化为硝基氮;研究河段水体中硝基氮和总氮含量排序均为丰水期>枯水期>平水期,且变化趋势相似;该河段总氮含量主要取决于硝基氮的变化,水中氮素的控制应以控制硝基氮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