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安全科学   2篇
环保管理   7篇
综合类   33篇
基础理论   5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何明亮 《环境》2006,(12):62-63
今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在茂名考察时提出环保“三个一律”,即“新建项目,凡环保不符合要求一律不准上马;在建项目,凡环保设施未经验收合格的一律不准投产;已建项目,凡经限期治理和改造仍不达标的一律关闭。”。如何贯彻落实“三个一律”精神,加快建设绿色河源,推进全市经济建设、城乡建设与环境建设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达到经济社会与环境保护“双赢”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  相似文献   
32.
关永平 《青海环境》2005,15(3):125-127
文章通过对黄河源大场地区河流、水质、冻土、气候等问题的分析研究。得出因气候变化、人为因素等影响而使黄河源区地表水流量减小、水质变差、草场退化、生态环境逐年恶化。并且导致黄河上游断流的结论。  相似文献   
33.
利用遥感信息探讨黄河源区姐妹湖的环境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志  张雪亭 《青海环境》2000,10(1):6-9,30
利用遥感信息和区域地质调查资料 ,探讨了黄河源区姐妹湖泥沙流的分布和运动 ,结果表明 :由于当代气候变化与人为活动 ,源区水土流失严重 ,湿地面积急剧减少 ,扎陵湖正在快速消失之中 ,源区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34.
黄河源区土地沙漠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封建民  王涛  谢昌卫 《生态环境》2004,13(4):601-604
土地沙漠化是当今世界所面临的最大的环境一社会经济问题之一。由于其危害的严重性和分布的广泛性,使之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热点。黄河源区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部,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生态环境非常脆弱。近年来在自然因素和人为不合理经济活动的共同作用下,区内生态环境退化加剧,表现为土地沙漠化,草场退化和水土流失加剧等过程。在软硬件系统支持下应用GIS和遥感技术,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和野外调查,通过基于知识的多重判据复合分类实现多源信息的集成,对黄河源区沙漠化现状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到2000年,黄河源区的沙漠化面积已达13434.8km^2,占整个研究区面积的14.65%。沙漠化主要发生在高平原地区和北部的共和盆地,且已草场沙漠化为主,耕地沙漠化面积极少。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对源区沙漠化的特征做了简要的分析,指出共和盆地的沙漠化以地表粗化、沙丘活化和流沙入侵为主;而高平原地区的沙漠化主要是由于植被严重退化后形成裸地或“黑土滩型”退化草场。造成区内沙漠化强烈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地质构造背景,区域气候变化,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和鼠害等,而超载过牧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文章最后以共和盆地为例,分析了源区严重的超载过牧形势并提出了沙漠化防治的对策。  相似文献   
35.
《环境》2013,(9):34-35
因市长出差,受市委书记和市长的委托,由我向大家汇报。站在这里,我感到压力很大,这个压力主要来自沉甸甸的责任,一份保护环境的责任,一份脱贫奔康的责任。此时此刻,我耳边回响的不仅仅是360万河源人民的重托,还有所有希望河源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的人们的期待,更有省委省政府振兴发展的殷切期望!这些重托、这些期待、这些期望,就是河源的压力,就是河源的使命!  相似文献   
36.
通过对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进行连续4年(2004-2007年)冰川融水径流观测取样,应用数理统计、不同参数和模型比较等方法,对径流中总可溶性固体(TDS)和悬浮颗粒物(SPM)的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冰川区径流中TDS和SPM与其它区域相比浓度较低,且随时间变化明显.TDS年际变化较小,年内变...  相似文献   
37.
黄河源区生态建设与保护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维岳 《青海环境》1998,8(2):89-91,94
黄河是中国第二大河。源头地区处于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腹地,高寒干旱,广布冰川,湖泊众多,治泽广阔,植被良好,水草丰美,是优良的天然牧场,但是由于自然和人为不合理活动影响,致使工内部分植被破坏,禽兽减少,鼠虫猖獗,生态失调。导致草原退化,土地沙化,水源减少,水土流失等一系列问题,不仅制约着当地的牧业生产发展,而且也危及到黄河流域各省的社会经济发展和沿岸人民的生活用水,因此河源区的生态建设与保护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38.
区域土地利用变化是导致生态系统碳储量变化的主要原因,预测未来土地利用变化对碳储量的影响对于碳储功能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在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黄河源区土地利用变化显著,其碳储功能也相应发生改变.本研究结合InVEST和GeoSoS-FLUS模型,评估黄河源区2000~2020年以及不同情景下2020~2040年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碳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① 2000~2020年黄河源区碳储量整体呈上升趋势,共增加11.59×106 t.② 20年间,黄河源区土地利用变化以低覆盖度草地、建设用地和湿地的面积增加和高覆盖度草地、中覆盖度草地和未利用地面积减少为主,未利用地大面积减少以及草地和湿地的面积增加是导致碳储量增加的主要原因.③ 2040年自然变化情景下黄河源区生态系统碳储量为871.34×106 t,较2020年增加3.92×106 t.生态保护情景下碳储量增幅明显,较2020年增加13.53×106 t.该研究结果可以为黄河源区土地利用管理决策以及碳储功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39.
郑秀亮 《环境》2013,(12):44-47
罗思华,13载春秋,不为名不为利,只为将河源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好。13年的坚守,没有鲜花、没有掌声,但是罗思华为河源环境保护工作作出的奉献,谁也不会忘记。  相似文献   
40.
莫伊 《环境保护》2012,(7):73-74
水是众生之母,万物因水而生,人类择水而居.长江、黄河素有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之称,澜沧江浩浩汤汤,一江带六国,更是享有“众水之母”的美誉.三江源,顾名思义,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三条江河的发源之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