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3篇
  免费   91篇
  国内免费   84篇
安全科学   203篇
废物处理   47篇
环保管理   120篇
综合类   500篇
基础理论   57篇
污染及防治   64篇
评价与监测   30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14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变压器的充油设备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由于超负荷运行时间长、运行维护不当等原因,劣化的变压器油存在更高被电弧点燃的火灾风险。对电弧作用下变压器油的点燃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考虑了电弧能量、变压器油老化程度等参量的影响,利用 Bruceton法统计和计算了临界点燃温度和本质安全温度。研究表明:电弧可以加速变压器油的分解,促进易燃油气混合物的形成;变压器油最低临界点燃温度的电弧能量极值为13.8 J,对应电弧电压约为8.1 kV,在该能量及以上,平均本质安全温度约为124 ℃。研究结果可为制订变电站火灾爆炸事故防护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22.
本文将气相色谱法与紫外分光光度法相结合,提出地面水中石油类项目测定所用油标的选择方法,并用0#柴油代替大港原油作油标,进行水样测定,结果与实际状况较为相符。  相似文献   
923.
为降低电脱盐废水污染物含量并去除顽固有机物,采用Fe和Al电极对电脱盐废水进行电絮凝预处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紫外可见光谱(UV-Vis)、三维荧光光谱(3D-EEMs)和共存离子检测等方法对电絮凝破乳分离机制进行分析,利用响应曲面方法 (RSM)对电絮凝处理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电絮凝处理电脱盐废水15 min后,几乎检测不到碳数>11的有机物;反应20 min后,电脱盐废水在266 nm处紫外特征吸收值降低了55%,而电脱盐废水的2个特征荧光峰并未明显改变;反应20~25 min时,Ca2+、Mg2+、Cl-的去除率达到最高,但Cl-浓度随后又有所升高,显示出体系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采用Fe电极处理电脱盐废水时,化学需氧量(COD)去除率和总油去除率均与反应时间、电流密度符合二次回归模型,电流密度对污染物去除率的影响更为显著;电絮凝处理电脱盐废水的最优反应条件为电流密度4.2 mA·cm-2、反应时间25.4 min,此时COD去除率与总油去除率的模型预测值分别为80....  相似文献   
924.
原油和油品装卸的基本要求 原油和油品的装卸不外乎以下几种形式:铁路装卸、水运装卸、公路装卸和管道直输。 其中根据油品的性质不同,可分为轻油装卸和黏油装卸:从油品的装卸工艺考虑,又可分为上卸、下卸、自流和泵送等类型。但除管道直输外,无论采用何种装卸方式,原油和油品的装卸必须满足以下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925.
3种方法检测水体底泥有机质含量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寻操作安全、简便、精确的水体底泥有机质检测方法,运用统计学法比较了油浴加热法、消化炉加热法和完全湿烧法检测水体底泥有机质质量比的精度.结果表明,消化炉加热可达到油浴加热的效果,方法较可靠(F<F0.05),完全湿烧法与油浴加热法差异显著(F>F0.01).消化炉加热法操作安全、简便,检测结果可靠,稳定性较高,且两种水体均适用.  相似文献   
926.
采用热化学直接液化方法处理螺旋藻,考察试验过程中温度、反应停留时间和压力3个参数对反应的影响,最终获取了生物质油.结果表明,当温度控制在270 ℃、停留30 min且不提供初始压力时,可获得较高的生物质油产量,产油率可以达到30.5%.  相似文献   
927.
以辽河石化公司浓缩污泥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含油污泥添加煤作为助滤剂的压榨处理工艺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通过测试分析,油泥原样含水率为97.1%,油质量浓度3 516.3 mg/L,固含量2.5%,pH值为7.2。考察了工艺条件对油泥压榨效果的影响。实验表明,煤粒度范围0.25~0.42 mm、过滤压力0.4 MPa、煤添加量32 g/L、空气吹脱时间10 min为最佳工艺条件。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对油泥压榨处理工艺进行分析,发现C对油的截留率可达96.2%,滤液经沉降后可以达到返回污水处理系统的要求;滤饼含水率降至48.2%,热值可达12 958.2 kJ/kg(自然干化24 h后为14 613.7 kJ/kg),可用于锅炉燃烧,达到回收利用油泥中可燃物质的目的。对油泥压榨工艺进行经济效益分析,在中试条件下,每处理1 t油泥约有2.1元的收益。  相似文献   
928.
沙土对可溶性油的吸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吴俊文  郑西来  李玲玲  孙娟 《环境科学》2006,27(10):2019-2023
在对滨海沙滩(胶州湾)沙土-水系统石油污染调查的基础上,选择代表性的沙滩进行取样,系统测定不同沙土对可溶性油的吸附动力学曲线和吸附等温线,并分析了含沙量、粒径、温度、pH和盐度对吸附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沙土的吸附动力学曲线和吸附等温线分别符合对数型和直线型理想吸附,沙土对可溶性油的吸附平衡时间约为6~10h;沙土对海水中可溶性油的吸附量随含沙量增大、温度升高、pH值的增大而减小,随盐度增加、沙土粒度变细其吸附量越大.另外,通过试验还发现,当水相中可溶性油低于一定浓度时,不但不产生吸附,反而使沙土中的残留油分解吸出来.  相似文献   
929.
微电池滤床法处理含油废水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韩洪军 《化工环保》2000,20(5):19-22
介绍了含油废水中油珠电荷的来源和ζ-电位,阐述了液膜池微观电泳测试的理论和方法。根据油珠具有ζ-电位及在外电场作用下可以迁移的性质,采用炭-铁粒料组成微电池滤床处理含油废水,油去除率可达70%-80%。  相似文献   
930.
现在不时仍有因淬火油使用不当而发生的火灾事故和惨剧 ,这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而且对环境和安全生产构成了巨大威胁。对使用淬火油可能产生火灾事故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应对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