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3篇
  免费   91篇
  国内免费   84篇
安全科学   203篇
废物处理   47篇
环保管理   120篇
综合类   500篇
基础理论   57篇
污染及防治   64篇
评价与监测   30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14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961.
962.
吕斌 《环境》2009,(7):64-65
笔者的朋友王小姐特别重视皮肤问题,动辄冼往脸上涂抹高档化妆品。夏季到来,王小姐又嚷嚷着要去逛街买化妆品,笔者十分不解,她反而对笔者叹气:"你不能了解油性皮肤的痛苦。你看,我脸上的油多得都可以煎一个鸡蛋了j"她边说还边掏出吸油纸用力地摁在鼻子周围的皮肤上。那么,为什么她的皮肤夏季多油?夏季又怎么控制皮肤出油呢?  相似文献   
963.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效应的加剧,如何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成为一个焦点问题,二氧化碳的地质封存及资源化利用成为可选的有效途径。目前,二氧化碳封存及二氧化碳提高石油采收率的项目已遍布世界各地,但是其存在的环境风险不容忽视。本文从二氧化碳的封存原理出发,具体分析了二氧化碳地质封存的风险来源及其可能对环境、人体、生态等造成的危害,同时结合二氧化碳提高石油采收率工程的特殊性进行了风险分析,并鉴于我国目前并没有相应的风险评价导则,提出了下一步需要根据相应的风险类型制定出一套适合我国二氧化碳地质封存的风险评价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964.
以改性处理的CaA分子筛、硅藻土和ZrO_2-CeO_2复合氧化物为载体,分别负载镍制备催化剂,并采用XRD、SEM、TPR、TG、FT-IR对催化剂的结构、形貌、表面酸中心种类、还原性能和积碳性能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载体的种类影响催化剂性能,改性后的Ca A分子筛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孔容,负载镍基催化剂表面具有较强的L酸和B酸中心,能与镍物种形成较强的相互作用,在生物质油催化裂解反应中表现出较好的活性,同时催化剂表面较强的酸中心也促进了积碳前驱物的形成;而Ni O/硅藻土催化剂和NiO/ZrO_2-CeO_2催化剂的酸中心强度相对较弱,影响了活性组分与载体的相互作用,活性组分在反应中烧结现象明显。  相似文献   
965.
以2种原油和3种溢油分散剂(简称分散剂)的6种原油和分散剂混合物样品为对象,利用方差分析法研究分散剂的种类和相对含量对油指纹(烷烃诊断比)的影响。首先对原始数据进行了单样本非参数K-S检验和Cochran最大方差检验,然后排除掉不适合做方差分析的诊断比值,最后对符合条件的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研究发现,有些诊断比不论什么分散剂都会对其产生影响,有一些诊断比,随着分散剂种类的不同,有时影响显著有时影响不显著。这表明本研究中的诊断比都受分散剂的种类和相对含量的影响,溢油指纹鉴定需考虑分散剂的影响。  相似文献   
966.
在能源紧缺和节能减排的背景下,二氧化碳驱油产业化应用前景广阔,但由此而来的风险不容忽视。以二氧化碳驱油广泛开展、安全问题日益突显为背景,综述了二氧化碳驱油安全性研究现状,指出完善二氧化碳驱油安全性评价体系势在必行,脆弱性评价为其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967.
于2012年5月、6月采集了大亚湾9个站点的表层水样,利用PCR-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技术对浮游植物DNA指纹进行了分析,同时通过显微镜观察对浮游植物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大亚湾浮游植物种类丰富,共分析鉴定出浮游植物72种;浮游植物DNA指纹也较为丰富,2个月份指纹条带数分别为26条和28条.DGGE指纹条带数一般远远低于浮游植物种类数,在剔除了相对含量小于0.1%的非优势种后,DNA条带数与种类数变化趋势相近,说明DNA指纹图谱能较大程度地反映浮游植物优势种群的组成,而对于相对含量较少的物种,可能会由于优势种的屏蔽作用而被掩盖.DNA指纹图谱与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聚类分析结果相近,富营养化的近岸站点聚在一起,而远岸站点聚为一类.虽然目前大亚湾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中以硅藻占据优势,但在某些站点大量出现的甲藻和蓝细菌值得进一步关注.本研究结果表明PCR-DGGE技术可在一定程度上运用于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分析.  相似文献   
968.
正9月4日,台湾地区爆发一起地沟油事件,已查明有超过800吨劣质油品流入台湾及港澳地区,200余家企业受影响,其中不乏味全、台糖、康师傅、旺旺、85度C等知名品牌。很多人都认为地沟油是从地沟里捞出来的那种黏腻腻、湿嗒嗒、肮脏、恶心的油脂,经过再加工端上我们餐桌的。其实不尽然,目前实际遇到最多的是餐厨废弃油脂,特别是煎炸废弃油,那些反复加热或高温煎炸后的"回用油"危害更加严重。餐厨废弃油脂经过滤精炼,杂质可以滤除,微生物指标可以合格,水分指标也可以合格,颜色也可以变浅,一切可以看起来很正常,但是,多次加热和氧化所带来的巨大危害是无法去除的。  相似文献   
969.
采用两种无氮培养基经平板划线法共分离筛选到澳洲野生稻(Oryza australiensis)45株内生固氮菌.利用全细胞蛋白电泳和插入序列指纹图谱对获得的内生固氮菌进行聚类分析,将其分为8个类群.其中类群Ⅰ有10株菌,类群Ⅱ为4株菌,类群Ⅲ、Ⅳ和Ⅴ均为3株菌,类群Ⅵ、Ⅶ和Ⅷ各有2株菌.对分离得到的内生固氮菌主要类群部分代表菌株的固氮活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菌株在偏酸(pH值5.0)和偏碱(pH值9.0)的条件下均能保持较高的固氮酶活性,NaCl浓度在2%时达到最高固氮活性,NH4+浓度达到7.5 mmol/L时,均无固氮酶活性,不同菌株所能利用的碳源不同.16S rDNA序列测定及系统发育分析显示:类群ⅠYH39与Burkholderia cepacia ATCC 25416T相似性为97%;类群Ⅱ为克雷白氏杆菌属(Klebsiella),相似性为100%;类群Ⅲ为泛菌属(Pantoea),相似性为99%;类群Ⅴ为草螺菌属(Herbaspirillum),相似性为99%;类群Ⅶ为中华根瘤菌属(Sinorhizobium),相似性为99%.本研究表明澳洲野生稻内生固氮菌资源具有遗传多样性.图5表1参26  相似文献   
970.
电导率法快速鉴别潲水油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许多地方出现了潲水油(或地沟油)回流到食用油市场的现象,为寻找鉴别潲水油的方法,研究了用电导率法鉴别潲水油。将油样和水混合,经过超声波振荡,用电导率仪对其水相进行测定。实验结果表明经过处理的潲水油和合格食用植物油,其水相的电导率值有明显差别,处理后的合格食用植物油水相电导率都在10μs/cm以下,最小的只有3.75μs/cm,而潲水油和水的混合物经过超声振荡后,其水相电导率几乎在100μs/cm以上,最高可达173.4μs/cm。初步认为可将电导率测定作为鉴别潲水油和合格食用植物油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