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28篇
环保管理   10篇
综合类   17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1.
为研究不同工况、不同结构参数对于深水水下测试树球阀剪切连续油管性能的影响,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剪切分析模型,对不同工况下剪切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并与试验对比验证分析模型的准确性;结果显示,有限元模型结果与试验结果相对偏差小于5%;油管剪切过程中会出现2个剪切力矩峰值,通过分析不同工况下2个峰值变化规律,发现油管承受拉力越大、球阀剪切速度越小、球阀外径越小剪切过程所需剪切力越小,剪切性能越好。研究结果表明:得到的剪切模型及不同工况下剪切力变化规律,可为水下测试树的设计选型及现场应用提供指导及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叉车燃油箱是用薄钢板冲压件焊接,油箱上部装用汽油表传感器、供油开关和加油管。油箱底装有放油螺塞,以排出积水和污物,箱内装有隔板,使油箱加固,在行驶中可减缓汽油的激烈振荡。  相似文献   
13.
<正>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滨南准备大队在从事油管(杆)修复作业生产过程中,由于员工长期接触噪声和有毒有害物质,造成员工高频听力下降和皮肤过敏等职业病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1油管(杆)修复作业职业健康危害分析1.1油管(杆)修复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油管(杆)修复目前多采用清洗、初选、校直、探伤、螺纹修理、油管试压、油管通径、油管排放等生产修复工序,生产过程采用流水线修复作业。产生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有毒有害气体(烷烃)和噪声,见表1,表2为2012年4月15日噪声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14.
8月15日下午,河南油田井下公司试油232队从安棚油区的安资1井搬到古城油田的古584井.一班班长张自力带领本班的5名工人在滚滚热浪中摆油管、卸工具、立作业机井架.6点20分左右,准备工作就绪.安俊海、张剑、忽建平坐在井场外的树阴下休息,拿起茶杯猛灌一通. "你们三人赶快去装封井器吧!准备动井口啦!"班长张自力催促说.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新型吊卡销的结构和原理与安全性,剖析了可更换小月牙式油管吊卡的经济效益和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杰瑞能源服务有限公司是国内一家专业的能源技术服务和环保服务公司,其连续油管服务近年在深井钻水泥塞、深井注水泥塞、切割套管和水平井多层压裂等方面创下了多项国内第一记录。壳牌QHSE部门对杰瑞能服全面质量管理体系、QHSE体系、连续油管设备能力进行了综合考核,并完全按照APIRP16ST连续油管规范,对其相关资质进行逐一检查。  相似文献   
17.
含有腐蚀缺陷油管在复杂的工作荷载下容易发生失效。建立了在内压与轴向力共同作用的复杂工作载荷下,含椭球型蚀坑缺陷与轴向沟槽型缺陷两种腐蚀缺陷的油管有限元模型。基于该模型研究了不同载荷工况下缺陷宽度、深度与长度对油管安全性及失效模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腐蚀位置深度较浅时,椭球型蚀坑缺陷更危险,油管主要发生由轴力引发的断裂失效;腐蚀位置深度较深时,轴向沟槽型缺陷更危险,主要发生由内压引发的破裂失效。研究成果可为含腐蚀缺陷油管的安全评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连续油管作业期间,除受到循环弯曲载荷作用外,管内还常受内压作用,从而产生严重的塑性变形,会出现壁厚减薄和截面椭圆化,而大多数情况的疲劳裂纹都是源于壁厚减薄处。采用自制的连续油管疲劳试验机进行室内试验,模拟全尺寸连续油管在实际工况中受到的循环弯曲和内压作用,利用超声波测厚仪检测不同循环次数下的油管壁厚值。在300mm最大弯曲行程、20MPa内压下,连续油管壁厚变化率成抛物线下降趋势,得到壁厚变化率与循环次数拟合关系,可为预判连油管工作寿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对氮化油管工艺和设备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危险分析,用事故树分析了液氨槽的爆炸危险性,并提出安全对策。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断裂失效的某探井P110S油管的断口形貌、载荷受力、腐蚀产物、材质性能等方面进行详细观测及试验分析,结合油管服役的井下工况条件,发现局部腐蚀部位易发生应力集中,同时管柱底部被卡受较大拉伸载荷,导致裂纹在管柱应力集中部位形核并扩展,发生应力腐蚀开裂,最后由于强度不足导致管柱在上提过程中被拉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