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安全科学   2篇
环保管理   11篇
综合类   28篇
基础理论   4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对某油田海上油藏开发项目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识别、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该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化学有害因素和物理因素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在选址与总体布局、生产工艺及设备布局等方面基本符合卫生要求,在职业病防护设施、职业卫生专项经费、职业卫生管理等方面还不够完善,提出了补充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中心平台油气处理工艺、清除采出砂的必要性和要求。论述了地面集输系统的除砂方法以及中心平台除砂工艺,评价了除砂方法和工艺的优、缺点。供海上油田作业时借鉴。  相似文献   
13.
本文阐述了石油地质体中有机氮化合物的基本地球化学性质、分布与检测方法,以及可能的成因机制,浅析了此类化合物的研究意义,旨在介绍有机氮化合物的研究现状及其在油藏地球化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对哈得油田超高温、超高盐油藏油水样品中微生物种类多样性和优势菌群的研究,考察极端油藏内源微生物的分布特征,探讨生物采油技术在超高温、超高盐油藏条件下的应用可行性。采集哈得油田HD1-1H、HD1-9H、HD1-15H、HD1-21H和HD1-23H 5组水平井油水样,利用第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油水样品内微生物的16S rDNA V3-V4变异区序列,应用QIIME软件整理和统计样本序列数目和操作分类单元(OTUs)数量,分析物种的丰度、分布和多样性,以及不同井微生物物种多样性丰度的差异。哈得油水样中内源微生物资源丰富,5组油水样属水平的微生物类群数分别为196、199、184、212和220,微生物在分类种类和所占比例上具有显著差异。优势菌群中有多种明确的采油功能微生物,如芽孢杆菌属、假单胞菌属、乳球菌属等。该研究明确了哈德油田具有较丰富的微生物采油物质基础,丰富了对超高温、超高盐极端油藏微生物多样性的认识,拓展了生物采油技术在极端油藏中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识别、分析和评价某油田奥陶系油藏开发项目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方法依据《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等标准,对该项目在生产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采用类比法和检查表法进行检测、分析评价。结果类比场所化学有害因素和物理因素检测结果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本项目在选址与总体布局、生产工艺及设备布局、辅助用室等方面基本符合卫生要求,在职业病防护设施、个人防护用品、应急救援、职业卫生管理等方面还不够完善。结论本项目属于职业病危害一般的建设项目,从职业病防治角度分析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油藏开采时,随着石油不断被采出,地层的能量及原油产量会不断下降而最终停产关井,这样,伴随着油藏的开采就会产生许多关停井.为了最大限度地回收地层原油,一般采用抽汲捞油技术向关停井要油.  相似文献   
17.
利用PCR-DGGE技术指导高温油藏中功能微生物的分离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采用PCR-DGGE技术对高温油藏的微生物群落进行了多样性分析,并将得到的信息用于指导油藏微生物的分离.本研究通过PCR-DGGE技术对油藏水样中DNA的16S rDNA V3、V8、V9 3个高可变区的扩增产物进行了比较,确定采用可得到更多微生物多样性信息的V9区引物进行PCR扩增,优势条带序列分析表明,在高温油藏中存在的微生物与GenBank数据库中α,β,y-变形杆菌和芽孢杆菌的序列相似性最高.利用多元细菌培养技术,以序列信息为指导,采用富集培养、直接培养和特殊培养的方法,从水样中分离出5株高温菌(而传统分离方法只能获得3株),其中3株高温解烃菌分别属于Bacillus属、Geobacillus属和Petrobacter属,它们能够在55℃以上兼性厌氧条件良好生长,对原油的降解率分别为56.5%、70.01%和31.87%,对原油的降粘率分别为40%、54.55%和29.09%,使原油的凝固点分别降低3.7、5.2和3.1℃.因此,序列指导和改变培养条件是分离更多有效采油微生物的改进方法,这3株高温菌的对原油的作用效果证明其具备提高石油采收率的潜力.  相似文献   
18.
利用CO_2开展低渗透和特低渗透油藏驱油技术研究,涉及CO_2注入、驱油、采出和回收、回注等多个环节。但是超过一定程度的CO_2泄漏会对环境安全和人体健康产生危害,并且降低CO_2的驱油效果。通过辨识低、特低渗透油藏CO_2驱油封存的泄漏特征,分析了在驱油封存不同运营时期以及各个空间维度上的监测需求,剖析了不同监测技术的应用及技术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低、特低渗透油藏CO_2驱油封存监测体系。该体系贯穿CO_2驱油封存全过程,覆盖地下、地表及大气,可以为低、特低渗透油藏CO_2驱油封存项目的实施提供安全有效的保障,促进二氧化碳的捕集、利用和封存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某油田为提高产能建设,决定新建3座计转(掺稀)站.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对该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工作. 1 内容与方法 1.1 评价范围及内容 本次评价以该项目可研报告中设计的建设内容为准,主要针对新建3座计转(掺稀)站投产后运行期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防治内容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包括:选址、总体布局、设备布局、建筑卫生学、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应急救援、个人防护用品、职业卫生管理等[1].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延长油田特低渗透油藏开发存在的单井产能低、产量递减快等难题,改善开发效果,根据"调堵"和"驱油"相结合的思路,开展延长油田深部复合调驱技术实践分析。结果表明发展复合技术,充分发挥不同技术的协同效应是提高采收率的必要途径。证实了深部复合调驱技术作用效果好、有效期长,适合于裂缝发育、水淹、水窜较严重的特低渗透油藏改善开发效果,提高原油采收率。矿场试验日产油最大提高40%,预测提高采收率6.6%,投入产出比1∶5,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