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40篇
  免费   218篇
  国内免费   728篇
安全科学   69篇
废物处理   19篇
环保管理   407篇
综合类   2388篇
基础理论   421篇
污染及防治   333篇
评价与监测   44篇
社会与环境   179篇
灾害及防治   26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92篇
  2022年   96篇
  2021年   163篇
  2020年   87篇
  2019年   145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89篇
  2016年   126篇
  2015年   156篇
  2014年   272篇
  2013年   222篇
  2012年   221篇
  2011年   250篇
  2010年   240篇
  2009年   234篇
  2008年   214篇
  2007年   185篇
  2006年   253篇
  2005年   154篇
  2004年   138篇
  2003年   124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以赵王河水为原水,在初秋和秋末冬初对以香蒲、睡莲、芦苇、鸢尾、美人蕉为栽培植物的水培样净化微污染河水的状况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初秋,各水培植物处理下河水高锰酸盐指数增加,鸢尾最高,各植物对河水TN去除都有效果,睡莲最高,去除率在30%~40%之间,植物存在对TN处理很重要,植物对TP作用较小。秋末冬初,植物在良好保温下可继续生存,但受植物内部生长节律的影响,植物对河水净化作用较小。  相似文献   
132.
以沈阳浑南新区潜流人工湿地示范工程为研究对象,对其处理城市生活污水的应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潜流人工湿地在12个月的试验时间内对城市生活污水具有良好的净化能力.对NH4+-N的去除率平均为95.84%;对COD的去除率平均为99.10%;对SS的去除率平均为100%;对BOD5的去除率平均为96.03%;对TP的去除率平均为87.64%.潜流人工湿地可以显著提高水体的溶解氧含量,调节pH.  相似文献   
133.
针对城市污水处理厂尾水的特点,采用生态氧化池/垂直流人工湿地/自然湿地生态工程组合工艺对其进行深度处理,重点分析了运行效果和去除机理。数据结果表明,该工艺运行稳定,系统出水COD,BOD5,NH3-N和TP平均分别为14.4,3.4,0.84,0.19mg/L,平均去除率均在65%以上,出水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Ⅳ类标准。  相似文献   
134.
从各种废水处理技术类型及其处理效果与经济效益出发,针对近年来人工湿地技术的应用情况,综述了国内外利用人工湿地技术处理生活污水、污染河流和富营养化水体、农村污水和畜牧养殖废水、城市地表径流、工业废水(包括造纸废水、油田废水、矿区废水等)等方面的进展,分析了人工湿地处理不同废水的工艺流程,并对湿地植物优化配置提出了相应建议,旨在为人工湿地处理废水的工程应用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35.
人工湿地作为一种高效率、低投资、低运行费用、低能耗的污水处理技术,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随着人工湿地的不断推广与应用,堵塞是影响其应用和推广的主要因素之一。湿地发生堵塞后,基质的渗透系数会急剧下降,过水能力也随之降低,大量引入湿地系统的污水直接雍积在湿地表面,长期积水引发恶臭、导致蚊蝇滋生,恶化运行环境。本文通过对人工湿地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填料堵塞机理与特点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了人工湿地堵塞的影响因素,提出了人工湿地堵塞相应的解决措施,提高人工湿地对污水的处理效果,以期能够为人工湿地的应用及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6.
江苏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调整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江苏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矛盾突出,2006年的规划调整已不能满足保护区保护与发展要求,于2011年,本着保护优先,兼顾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根据保护区保护物种的分布和生境变化现状,以及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现状与需求,对江苏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因范围调整与沿海湿地变化方向一致,鸟类主要栖息地基本没有变化;在进行范围调整的同时通过加大生态补偿力度、多方筹集资金,加强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管护能力培养,使得保护区功能区调整后对保护区自然属性和可保护属性没有变化,从而使保护区的管理条件提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保护区管理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37.
采用实验模拟潜流式人工湿地的方法,通过测定污水中的氨氮指标,研究芦苇、香蒲对污水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单种芦苇、单种香蒲及芦苇香蒲交叉种植对氨氮的去除率分别为84.45%、72.77%、72.10%。  相似文献   
138.
据《中国环境报》报道,天津市市长黄兴国日前在市政府第九十八次常务会议上要求,深入落实城市定位要求,高水平实施重点项目规划建设,切实加快生态城市建设步伐,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宜居、更加美丽的生活环境。黄兴国强调,湿地是珍贵的自然生态资源,是天津的宝贵财富。完整保护好湿地资源,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要认真落实国家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管理有关政策要求,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进一步改善湿地环境质量。要统筹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坚持从全局出发,进一步改善保护区内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等问题。要落实好湿地保护修复资金,切实把规划落到实处,确保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9.
辽宁双台河口湿地生态安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人类活动强烈干扰,河口湿地的生态安全问题日益严峻。对湿地生态安全的评价研究应遵循"人—湿地"复合系统思想,文章坚持湿地可持续发展的时空观念,突出人为因素,兼顾自然因素,评价了双台河口湿地生态安全的空间状况,具体探讨了湿地核心地带生态安全的演化机理。结果表明:辽河三角洲地区生态安全水平空间差异较大,西市区、站前区为极不安全,鲅鱼圈区为不安全区,盘山县、双台子区、兴隆台区为临界安全区,老边区、大洼县为较安全区。双台河口湿地核心区所在的大洼地区,近7年来生态安全演变态势较好,由生态临界安全上升为较安全,但仍未达到理想安全状态,与周边县区生态安全等级不高有密切关系。最后提出了双台河口湿地生态安全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0.
人工湿地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污水生态处理技术,能高效去除有机污染物,氮、磷等营养物,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磷的去除不同于常规化学除磷或生化处理工艺,而是集物理化学法和生物法于一体,即通过基质、水生植物及微生物的协同作用完成。基质容易达到饱和是人工湿地除磷面临的主要问题,进水水质、水力条件、温度变化等条件也不同程度影响人工湿地的除磷效果。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以实现人工湿地除磷系统的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