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41篇
安全科学   3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5篇
综合类   74篇
基础理论   20篇
污染及防治   25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81.
82.
83.
以人粪厌氧发酵沼液为研究对象,采用吹脱法对其进行预处理,改善其C/N过低不利于生化处理的问题。研究了氨氮吹脱的4个主要影响因素(初始pH、空气流量、温度和填料)对沼液吹脱效果和总传质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10,空气流量为300 L/h,温度为50℃、投加填料的最优工艺条件下,其总传质系数为0.4535 h~(-1)。  相似文献   
84.
利用微藻对沼液进行二级处理是一类绿色经济的废水处理方式,具有可观的应用前景。研究测定了鞘藻在处理沼液过程中藻的生长速度、DO和pH变化,并通过同位素示踪法分析了沼液中磷素的去除速率及其途径。结果表明:鞘藻在沼液中Chl-a浓度达到3.35 mg/L,是初始浓度的3.13倍,TP去除率为91.22%。TP去除机理分析表明:沼液中残留的微生物对TP的去除影响小;沼液处于好氧状态,很难形成气态PH3进入大气;碱性条件下,且存在Ca2+、Mg2+等阳离子的协同作用,约30%的TP通过磷酸盐沉淀去除,约60%的TP通过鞘藻同化去除。综合来看,TP浓度的降低主要是通过鞘藻的生长吸收和磷酸盐沉淀所致,要进一步提高TP的去除率,应降低DO值并保持适宜的N/P。  相似文献   
85.
以江苏滨海稻麦轮作田为对象,研究沼液施用0,3,5a对土壤和作物籽粒重金属(Cu、Zn、Pb、Cd)含量的影响,评价其污染风险并估算农田沼液承载力.结果表明:沼液施用3,5a后,土壤和作物籽粒中Cu、Zn、Pb、Cd均未超标,内梅罗指数与土壤和农产品综合质量指数显示农田重金属污染程度属于清洁.土壤Cu和Zn显著富集,沼液施用5a后,小麦季土壤Cu、Zn含量分别为22.59,63.08mg/kg,较未施用分别提高了19.52%和28.89%.水稻季土壤Cu、Zn含量分别为26.12,78.74mg/kg,较未施用分别提高了27.73%和31.80%.小麦和水稻籽粒Zn含量随沼液施用年限增加而增加(P<0.05),沼液施用5a分别达到25.07,30.98mg/kg,较未施用分别提高了23.50%和16.29%.小麦季和水稻季0~15cm土壤中Cu的累积速率分别为0.74,1.13mg/(kg·a),Zn的累积速率分别为2.83,3.80mg/(kg·a).基于土壤重金属累积速率,江苏滨海稻麦轮作田沼液安全施用年限为63a.  相似文献   
86.
87.
沼液对莴笋和生菜硝酸盐含量及营养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农村生态环境》2003,19(2):34-37
  相似文献   
88.
89.
抗逆性强、生长速率快且能高密度培养的微藻是生物法同碳的良好材料.沼液中含有小球藻生长所需的基本营养物质,但其比例及浓度并不能满足微藻高密度发酵以大量固碳的要求.文章以沼液中驯化出的抗逆性小球藻为实验藻株,以沼液为基础培养基,考察了该藻高密度培养的条件,并将其应用于CO2的去除.结果以50%沼液为基础培养基,补加氮80 ...  相似文献   
90.
以猪场粪污水厌氧发酵产生的沼液为材料,分别在冬春季和夏秋季对其采用加盖和无盖2种方式贮存,定期检测沼液中大肠菌群数量;通过田间生菜种植试验,定期施用大肠菌群数量(以下均以CFU计)分别为104(WF)、105(LF)、106(MF)和107g-1(HF)的沼液,在沼液施用完毕后第3、10、17和24天检测土壤、生菜表面和生菜体内大肠菌群数量。结果表明:夏秋季大肠菌群存活时间较长,沼液无盖贮存可使大肠菌群数量减少。沼液贮存50 d后,除冬春季无盖贮存的沼液中大肠菌群数量达到GB 8978—2002《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三级排放要求,可以排放以外,其他处理均未达到排放要求。沼液中大肠菌群数量越高,经农田施用后土壤中大肠菌群数量越多,生菜表面和体内大肠菌群数量也越高,但随时间延长大肠菌群数量变化略有不同。检测期内,WF处理农田土壤中大肠菌群数量显著低于其他处理;沼液施毕后第3天,WF处理生菜表面及体内大肠菌群数量均显著小于HF和MF处理;24 d时各处理生菜体内大肠菌群数量均检测不到,达到GB 4789.3—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要求,生菜表面大肠菌群数量对数值小于3.51,但未达GB 4789.3—2010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