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6篇
  免费   182篇
  国内免费   81篇
安全科学   1163篇
废物处理   31篇
环保管理   121篇
综合类   823篇
基础理论   71篇
污染及防治   39篇
评价与监测   52篇
社会与环境   23篇
灾害及防治   86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73篇
  2022年   89篇
  2021年   107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91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90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97篇
  2014年   208篇
  2013年   141篇
  2012年   151篇
  2011年   147篇
  2010年   105篇
  2009年   112篇
  2008年   107篇
  2007年   100篇
  2006年   100篇
  2005年   96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75 毫秒
331.
通过获取西成高铁沿线8个市级行政区A级景区和高铁站点的地理坐标,利用核密度估计、Ripley′sK函数等方法进行空间点格局分析。结果表明:①西成高铁沿线景区形成了以成都、西安为中心的双热区分布和由成都向乐山、绵阳辐射的次热区分布。②人文遗址类和自然遗迹类景区分别在65km和75km左右的范围内呈聚集分布,现代人造或重建类景区则一直呈聚集分布。③88.4%的景区分布在8个中心城市的“一日游”圈内。  相似文献   
332.
首次综述了国内外对生物质吸油材料的研究进展,包括天然生物质吸油材料、改性生物质纤维和生物质多孔吸油材料,分析了这3类生物质吸油材料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并对生物质吸油材料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33.
深水水下分离器服役过程中由于腐蚀、地质灾害和环境高压作用,存在失效泄漏风险。针对2 000 m超深水水下分离器可能存在的失效泄漏问题,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建立分离器失效泄漏后果数值仿真分析模型,对分离器泄漏场景进行模拟与分析,研究2 000 m水深条件下分离器泄漏油气扩散规律,并考虑不同泄漏位置对油气扩散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水下分离器泄漏包括压力扩散和自由扩散两个阶段,压力扩散阶段历时极短,自由扩散阶段耗时较长;泄漏口位置对泄漏结果有较为明显的影响,分离器上部泄漏,油气全部溢出,分离器中下部泄漏,大部分油气保留于分离器内部,最终形成分明的油气水界面;分离器内部压力随时间迅速上升,t=0.25 s左右接近于20 MPa,后期在20 MPa左右呈极微小波动,泄漏速率随分离器内部压力增大迅速减小,达到最低点之后,呈微小波动状变化。  相似文献   
334.
面向铀尾矿库放射性核素污染WSN监测中,由于监测环境制约,针对该条件下节点密度低、带状分布网络连通性差等问题,为保证一定定位精度,提出一种新的定位算法。新内点测试利用RSSI值与海伦公式判断是否在三角形内外,无需未知节点周围其他节点信息,并采用Grid-SCAN寻找概率模型选取点,使该算法满足低密度条件的定位并减少其计算量。约束范围内计算网格内各点RSSI值的概率,并以最大概率坐标为定位结果。经过仿真,新算法较APIT算法在定位精度上提高了55%~69%。  相似文献   
335.
为了提高相关向量机(RVM)在区域滑坡敏感性评价中的预测能力,提出了基于二阶锥规划的多核相关向量机 (SOCP-MKRVM)预测模型。以四川省低山丘陵区为例,选取了8个滑坡孕灾因子训练RVM预测模型,并分别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和滑坡点密度2种方法对预测结果进行验证。通过与单核RVM模型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SOCP-MKRVM模型提高了对区域滑坡敏感性的评价能力,预测精度提高到71.33%,ROC曲线下面积达到0.741,滑坡点密度分布更加合理,两低敏感区之和为0.89个/100 km2,两高敏感区之和为6.54个/100 km2。  相似文献   
336.
基于液化石油气的特点,建立了有限空间内部发生泄漏扩散的物理模型,模拟了液化石油气泄漏扩散的过程,通过模拟结果分析其扩散规律,并对比当泄漏孔形状分别为正方形、圆形、三角形时液化石油气扩散过程的变化以及对所形成的的爆炸危险区域的影响。监测点1(0.8,0.3,0),点2(2.4,0.3,2.5),点3(0,0.3,1.5),点4(2,0.3,3)的浓度变化,找出报警器的最佳安放位置。结果表明:泄漏时间相同,丙烷的扩散范围从大到小依次为三角形孔口、圆形孔口、正方形孔口,爆炸危险区域也与泄漏孔形状有关,三角形孔口的危险区域范围最广,其次是圆形泄漏孔,正方形泄漏孔的范围最小,点1处的丙烷浓度增长幅度较大,浓度较高,可以更早达到报警浓度。  相似文献   
337.
雷某生前与一建设公司有劳动关系。2009年3月12日上午,雷某在该建设公司承建的项目工地工作时突发疾病,于同日7时35分送到当地县医院急诊,经门诊医生诊断,结论为脑血管意外可能性大,7时45分交纳治疗费用,同日8时入院住院治疗,诊断为脑干出血、原发性高血压、肺部感染。雷某亲属要求转院,雷某在转院途中于2009年3月14日7时50分死亡。  相似文献   
338.
致命泄漏     
赵建民 《劳动保护》2014,(12):75-77
<正>2010年1月,在美国西弗吉尼亚州的杜邦公司贝尔工厂,连续发生了3起化学品泄漏事故,造成1人死亡。为什么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会有频繁的泄漏事故发生?事故调查发现了哪些管理和工艺漏洞?杜邦公司1802年成立于美国特拉华州威明顿市,曾经是一家火药制造商。到20世纪初,杜邦公司已经发展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化学品制造商之一,拥有80个国家的5万8 000多名员工。杜邦公司对于事故预防的重视是世界公认的,自从早期生产炸药开始就一直如此。多年来,杜邦公司管理层试图通过完善安全保护措施,把工人的伤害率降到零。最终,杜邦公司得到了整个行业的认可,成为了安全的改革者和领导者。但是在2010年1月,杜邦公司的安全声誉受到了动摇,就在美国  相似文献   
339.
安塞油田塞152区块主要开采层位为长2层,产出物特性表现为高含硫,存在于原油开采、生产、集输过程中。从近几年中石油生产发生的H2S腐蚀管线来看,所造成的原油泄漏易造成严重的污染事件,影响十分恶劣。而特别是在原油集输、转接站内的原油外泄事件中,大部分事件都是由于岗位工人的巡回检查漏检、滞后,造成初期泄漏没有及时发现,致使事件扩大,因此高含硫采油区块硫化氢腐蚀管线的防范和控制,各级人员的责任落实,是确保安全生产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340.
随着城市建设和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和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特别是西气东输工程投入运行以来,天然气作为优质高效的清清能源,已逐步成为城镇燃气的主导气源,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且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由于使用天然气的用户和单位越来越多,范同越来越广,一旦发生事故,就会严重危及公共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