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4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3篇
安全科学   671篇
废物处理   12篇
环保管理   307篇
综合类   837篇
基础理论   22篇
污染及防治   11篇
评价与监测   15篇
社会与环境   49篇
灾害及防治   2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138篇
  2013年   94篇
  2012年   114篇
  2011年   117篇
  2010年   115篇
  2009年   147篇
  2008年   118篇
  2007年   134篇
  2006年   111篇
  2005年   105篇
  2004年   118篇
  2003年   110篇
  2002年   95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31.
在美国看水     
贺震 《世界环境》2012,(3):80-81
在中国,各种媒体关于水污染事件的报道屡见不鲜,污染导致的水质性缺水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甚至是迈向现代化进程中绕不过去的一道坎儿.然而,远在太平洋另一端的美国,情况又是怎样呢?笔者近期的美国之行也许能给人启示.  相似文献   
232.
公众参与可持续发展 形式上的变化.2002年8月26至9月4日,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了联合国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有192个政府、104位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5000多个NGO组织出席了会议,其中包括大约160多个中国NGO.一个国际大会能有这么多中国NGO参加,实属罕见,然而遗憾的是,没有组织能够实质性地参与意见和讨论.  相似文献   
233.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指在区域开发或建设项目动工兴建之前,对该项目的选址、设计、施工等过程,特别是运营或投产后可能给环境带来的不良影响进行调查分析、预测和评定,同时规定防治措施,按照法定程序进行报批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234.
生态文明战略目标的实现需要公众的广泛参与。福建省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积极探索并推进公众参与的法制建设,但仍存在公众参与法律机制不健全、具体制度操作性差等诸多问题。通过对福建省公众参与生态文明法制建设的实践分析,正视公众参与所面临的法律困境,并基于公众参与法律机制的构成要素提出相应的法律对策,切实保障公众全程参与立法-执法-司法的权利。  相似文献   
235.
236.
农村水污染问责制度旨在督促农村水污染防治主体履行水污染防治职责,并使此种监督机制长效化、制度化。通过该制度的实施,有利于克制水污染控制行政主体不作为、乱作为,起到有效保护农村水环境的作用。  相似文献   
237.
我们不妨以"康菲漏油污染事件"为契机,严格环境保护法律的执行,及时启动刑事调查。唯有以法律之剑严惩环境污染者,才能震慑那些不法企业,才能还公众一个健康安全的环境!  相似文献   
238.
解读《侵权责任法》对环境污染责任的规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随着经济不断发展,环境污染和破坏的现象常常发生,环境侵权成为一种比较普遍的侵权形式。而通过法律规制环境侵权行为,保护人们的环境权益,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时代要求。2009年12月26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  相似文献   
239.
单靠道德自律及经济、行政性处罚等手段 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唯有加强法律作为硬性强制性手段,才能加大环保工作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40.
京津冀跨区域建设项目环评文件争议的解决在于明确环评审批权转移的适用条件.京津冀协同发展理念的形成、跨区域环境信息的公开共享及公众参与权的保障落实,为跨区域环评审批权转移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基础.面对京津冀地区跨区域环境问题突出、信访纠纷频发、环评联动失调的现状,跨区域环评审批权转移应注重明确跨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参与主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