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44篇
  免费   340篇
  国内免费   835篇
安全科学   548篇
废物处理   184篇
环保管理   427篇
综合类   3286篇
基础理论   395篇
污染及防治   448篇
评价与监测   258篇
社会与环境   159篇
灾害及防治   114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113篇
  2022年   169篇
  2021年   182篇
  2020年   138篇
  2019年   137篇
  2018年   101篇
  2017年   121篇
  2016年   222篇
  2015年   239篇
  2014年   344篇
  2013年   251篇
  2012年   283篇
  2011年   248篇
  2010年   225篇
  2009年   242篇
  2008年   274篇
  2007年   301篇
  2006年   244篇
  2005年   214篇
  2004年   175篇
  2003年   224篇
  2002年   186篇
  2001年   132篇
  2000年   135篇
  1999年   88篇
  1998年   97篇
  1997年   82篇
  1996年   94篇
  1995年   82篇
  1994年   73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71篇
  1991年   65篇
  1990年   69篇
  1989年   89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90 毫秒
761.
跨边界区域水资源冲突与协调模型与应用(Ⅱ)案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官厅水库为例 ,建立了跨边界区域之间水量短缺及水质污染的冲突非合作模型、张家口市合作模型和全区域合作模型 ;通过比较设定的延续发展和协调发展两种冲突情景方案 ,协调发展方案排污少且经济净效益更高 ,被确定为推荐方案 ;5 0 %水文年协调发展方案下 ,合作模型与非合作模型比较 ,张家口市合作经济净效益增加了 1 18亿元 年 ,全区域合作经济净效益增加了 8 5 7亿元 年 ,对合作利益进行分配需对张家口市各断面补偿 3 89亿元 年 ,根据模型结果制定出断面控制指标和区域控制指标  相似文献   
762.
污水回用中的循环浓缩水质模型与污水回用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污水回用中因循环浓缩,存在着水质变差问题.探索其变化规律,定量确定运行参数,做到既节水又保证回用水质合格、稳定,具有重要理论和实用意义.通过数学归纳法推导出一个循环浓缩水质数学模型和计算杂用水质和污水回用率的公式.应用该模型,以厕所污水回用为例,就污水水质、污染物去除率、处理水质和杂用水质标准对杂用水质、污水回用率的影响进行讨论.结果表明,在符合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的前提条件下,分别按生化需氧量、浊度、氨氮及色度等水质指标计算得出的污水回用率是65.3%,82.9%,57.5%和37%.在厕所污水回用中,色度为水回用率的限制指标.由于色度指标的限制,经计算水循环厕所的污水回用率一般不宜超过40%。  相似文献   
763.
水中痕量有机污染物的富集与分离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综述水中有机污染物富集与分离方法的原理、优缺点、适用条件 ,探讨各种分析方法的检测限和灵敏度  相似文献   
764.
滇池水体和沉积物中营养盐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2  
在滇池外海不同方位选取6个采样点,研究了水质现状,沉积物Eh,pH,总氮,总磷以及间隙水重金属的剖面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滇池水体仍属富营养化状态。在氧化表层下,Eh随沉积深度的增加迅速降低,沉积物深层为还原状态。pH在沉积物剖面变化不大,为7 0~8 5。滇池沉积物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总氮和总磷最高质量分数分别为8 67和3 46g kg。剖面分布表明,沉积物表层总氮和总磷含量远高于底层,在表层0~10cm含量随深度增加而迅速降低。重金属元素在水-土界面的浓度梯度为沉积物向水体的扩散提供了条件。不同采样点相比,位于昆明市附近的S6点沉积物内负荷较大。在外源减少的情况下,沉积物内负荷可能在一定时间内成为控制滇池水质的主导因子。   相似文献   
765.
渤海大沽河河口底质-水界面耗氧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天津大沽河河口底质-水界面细菌降解有机物的耗氧模拟实验,研究河口底质生物耗氧机制。探讨了底质-水界面有机物的耗氧特点及总耗氧中生物耗氧和非生物耗氧所占比例。通过底质-水界面细菌种类、数量、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含量来判断细菌对含碳源、氮源的有机物的作用。结果表明,20℃,0~14h内,实验期间内平水期河口底质-水界面的生物耗氧和非生物耗氧的比例分别为82 1%和17 9%。异养细菌与有机物及营养盐有较好的正相关关系。河口底质-水界面中异养细菌的组成以革兰氏阳性菌为主,占66%,革兰氏阴性菌只占34%。   相似文献   
766.
滑坡灾害孕育-激发过程中的水-岩相互作用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降雨造成的地下水与斜城岩土体之间的复杂作用--水-岩相互作用不仅是滑城灾害的主要激发因素,它的滑坡孕育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以往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滑城激发有关的突隙水压力效应的滑城临界降雨量、地下水富集斜坡的稳定性评价、水-力耦合及地下水对岩石的软化效应等方面.孕育过程在滑城研究中居于重要的基础性地位.以流-固耦合等理论为基础对岩体进行时效变形预测,对于斜坡研究中居于重要的,但是,由于大多数滑城的孕育都是在近地表的侵蚀性地球化学环境中进行的,与深埋地下空间的开挖问题存在明显区别.作为水-岩相互作用主要类型之一的水-岩化学作用是造成这种差别的主要因素.深入开展滑城灾害孕育过程中的水-岩化学作用研究不仅对斜城维护、加固及滑城预报是重要的,而且可以促进水-力双重耦合、水-热-力及水-热-力-化学多重耦合等复杂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767.
张继彪  郑正  赵永富  赵坦  钟云 《生态环境》2007,16(3):735-738
γ-辐照是一种高级氧化技术。为考察γ-辐照对水华爆发时期太湖源水预处理的效果,采集了此时期水样进行了预处理研究。结果表明:采集的水样处于富营养化状态;水样直接进行γ-辐照,其中的微囊藻毒素-LR和微囊藻毒素-RR得到有效降解。在10kGy的辐照剂量下,微囊藻毒素-LR和微囊藻毒素-RR的降解率均大于63%,降解后微囊藻毒素-LR质量浓度低于国家规定标准。碳酸钠的加入促进了微囊藻毒素的降解,但是效果不是很明显,降解率提高最大幅度为7.8%。γ-辐照对源水中的其他有机物质具有一定的去除作用。水样经辐照后,pH值的变化幅度最大为0.4,但pH仍在7.0~8.0之间。辐照技术在水华爆发时期水源地水预处理方面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68.
Enrichment of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 and semi-volatility organic compounds(SVOC) in surface microlayer(SM) of three ddnking water sources were studied. The enrichment factor(EFs) were 0.67 to 13.37 and 0.16 to 136,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showed some VOC and most SVOC could enrich in SM. Some EFs of SVOC was quite high. Suspension and temperature could affect EFs of SVOC, slim wind and water movement do not destroy enrichment of organic in SM.  相似文献   
769.
利用广东省86个气象站1961—2010年降水资料,借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气候变暖背景下广东省"龙舟水"变化特点;再利用广东省1983—2010年早稻产量资料及12个一级农业气象观测站1997—2010年早稻生育期观测资料,采用正交多项式等方法分析广东省"龙舟水"对早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自1997年以来,全省和各区域"龙舟水"过程总雨量、过程天数和严重过程天数都增加;"龙舟水"期间的降水集中期推后;6月中旬雨量与6月上旬雨量相比有增加的趋势。"龙舟水"过程雨量、过程天数和严重过程天数与早稻产量有明显的负相关,其中早稻抽穗普遍期前后5 d雨量对早稻产量影响最大;各区域早稻抽穗普遍期前后5 d处于多雨时段,若抽穗期适当提前就处于少雨时段。在此基础上,建议广东省早稻要通过调整种植期来适应气候变化。  相似文献   
770.
通过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积可以将松散土颗粒胶结成整体从而达到加固目的。胶结液的注入轮数和每轮使用的胶结液体积会影响加固效果,但目前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充分。以海相粉土为处理对象,通过室内试验来研究胶结液的注入轮数和体积对加固效果的影响。改变胶结液注入轮数的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注入轮数的增加,试样中沉积生成的碳酸钙逐渐增多,碳酸钙的分布比较均匀,加固后的无侧限抗压强度逐渐提高;但当胶结液的注入达到一定轮数后,强度的增长幅度逐渐减缓。改变每轮胶结液体积用量的试验结果表明:胶结液体积的增加会带来碳酸钙数量的增加和强度的提高,但当胶结液体积从1.5Vv(孔隙体积)增加至2Vv后,效果改善不明显。从钙离子用量与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关系也表明,每轮注入的胶结液体积应选择1.5V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