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2篇
安全科学   9篇
环保管理   23篇
综合类   142篇
基础理论   28篇
污染及防治   11篇
评价与监测   9篇
社会与环境   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3种土壤改良剂对河套灌区玉米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武岩  红梅  林立龙  刘梅  刘宇杰 《环境科学》2018,39(1):310-320
为研究膨润土、生物炭和聚丙烯酸钾等土壤改良剂对农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采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研究了5种不同施肥处理(不施肥、常规施肥、常规施肥+膨润土、常规施肥+生物炭、常规施肥+聚丙烯酸钾,分别标记为NF、CK、B、C和PAM)下河套灌区2015、2016两年玉米田温室气体排放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玉米生育期内,河套灌区农田N_2O呈双峰型排放规律,各处理于追肥灌水后5~7 d出现N_2O排放峰值;农田CH_4排放无明显规律,个别处理于追肥灌水后6 d左右出现CH_4排放峰值,其余时期均表现为土壤对CH_4的吸收作用;CO_2呈单峰型排放规律,于玉米拔节期出现排放峰值.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温度的升高,可显著增加土壤N_2O和CO_2的排放速率.与CK相比,B和PAM处理可显著降低N_2O累计排放量(P0.05),降幅分别为38.59%和45.35%;B、C处理可显著增强土壤对CH_4的吸收作用(P0.05),累计吸收量分别增加144.44%和172.22%;B、C处理CO_2累计排放量与CK差异显著(P0.05),与CK相比分别降低25.40%和22.21%.总体来说,B、C和PAM处理下综合增温潜势较CK分别降低27.77%、19.61%和12.16%,温室气体排放强度降低35.20%、26.65%和13.36%.与CK相比,B、C处理下玉米产量显著提高11.33%和9.59%,净生态系统经济预算显著增加16.15%和12.65%(P0.05).综上所述,对河套灌区玉米种植体系而言,常规施肥基础上添加膨润土、生物炭是提高作物产量、降低增温潜势的有效农业措施.  相似文献   
62.
土壤是人类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污水灌溉在我国已有较长历史。本文对污灌区土壤样品采集分析,确定特征污染物,并对其提出污染防控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63.
优化施氮对河套灌区氧化亚氮排放和氨挥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河套灌区盐化潮土为研究对象,采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和通气法研究了4个施肥处理(不施肥(CK)、传统施肥(CON)、优化处理1(OPT1,减氮53.3%)、优化处理2(OPT2,减氮53.3%+硝化抑制剂))对河套灌区玉米农田氧化亚氮(N_2O-N)排放、氨挥发(NH_3-N)损失和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减量显著降低了土壤N_2O-N排放和NH_3-N挥发;相比于CON处理,OPT1处理的N_2O-N排放量和NH_3-N挥发量分别降低了45.2%和68.8%(p0.05),但N_2O-N损失氮素比率增加了9.7%(p0.05).施用硝化抑制剂可显著降低土壤N_2O-N排放,与OPT1处理相比,OPT2处理可降低34.6%(p0.05)的N_2O-N排放和41.5%(p0.05)的N_2O-N损失氮素比率,但NH_3-N挥发增加了47.5%(p0.05).OPT1处理显著降低了玉米产量,降幅达22.1%(p0.05),而OPT2处理相对于OPT1处理增产32.9%(p0.05),与传统施肥处理无差异.因此,综合N_2O-N排放、NH_3-N挥发及玉米产量可知,OPT2是较为合理的施肥措施,值得在河套灌区推广.  相似文献   
64.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它能把大量有机物最终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以及各种土壤基肥的其他组成部分,但当施入的废弃物超过土壤的自净力时,就会破坏土壤的正常机能,使之失去自然生态平衡,从而严重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文章主要就鞍山市城郊污灌区的农地重金属与农药污染状况作出分析与评价,并利用趋势面分析的方法得出污染的源地,以期为鞍山市污灌区的环境整治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5.
内蒙古河套灌区地下水矿化度的时空变异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内蒙古河套灌区义长灌域地下水水位、水质资料(1996-2005),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 IS)技术,运用传统统计学和地统计学方法研究灌域10年间地下水矿化度时空变异性。结果表明:1.灌域内地下水矿化度在1996-2005年间呈下降趋势(从1996年的8.5 g/L下降到2005年的约5.3 g/L),且变异系数不大;2.地下水矿化度的变化受降水、蒸发、地下水位和引黄水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蒸发与地下水矿化度达到极显著相关;3.1996年和2005年两个时期的地下水矿化度的实际变异函数和理论变异函数(球状模型)拟合较好,F检验达到显著水平。Kriging差值结果显示,两个时期矿化度的空间分布差异不甚明显。  相似文献   
66.
天然文岩渠流域土壤水分渗漏和氮素淋失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DNDC模型(denitrification-decomposition model)对黄淮海平原的典型平原小流域——天然文岩渠流域的土壤水分渗漏和氮素淋失状况进行了模拟.水氮控制田间试验的验证结果表明,模型对1 m土体日储水量、下界面硝态氮浓度、土壤水日渗漏量和氮素日淋失量的模拟均较理想,模拟值与实测值的相关系数分别达到了0.94(n=40)、 0.66(n=49)、 0.89(n=40)和0.94(n=39),均方根误差则分别为15.66 mm、 2.66 mg·kg-1、 9.00 mm和0.94 kg·hm-2.模型在流域范围的模拟结果表明,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农田在多年平均气象条件和常用水肥管理模式下,土壤的水分年渗漏量在220~327 mm之间,氮素年淋失量在73.1~100.6 kg·hm-2之间.水氮淋失的空间和时间分布不均,淋失最严重的区域为固定细风沙土、砂土分布区,淋失时间主要集中于施肥、灌溉或强降雨之后.灌溉措施不当,施肥盲目以及土壤自身保水保肥能力差,是导致土壤水肥流失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7.
为初步了解再生水灌区土壤环境中药物与个人护理品(PPCPs)的污染特征,识别灌区地下水中PPCPs的主要来源,对某市东南郊Y灌区内的淸灌区、再生水灌区以及湿地三种类型的场地进行了精细剖面钻探工作,采集不同深度土壤、灌区地表水及成井地下水样品,分别对其进行了常规指标和15种PPCPs浓度的测试.结果表明,不同场地土壤中PPCPs含量分布存在差异,土壤剖面中PPCPs含量总体表现为再生水灌区 > 清灌区 > 湿地.土壤中PPCPs总浓度平均值为15.6μg/kg,主要以卡马西平CBZ、苯扎贝特BF、吉非罗齐GF、氯霉素CP、吲哚美辛IM为主.灌区地表水中PPCPs总含量明显高于地下水,总浓度平均值分别为272.5ng/L和63.5ng/L,且地表水中,PPCPs含量呈现沿程递减现象.利用Multi-cell基本原理并结合推流的概念刻画PPCPs从地表穿透土壤包气带进入地下水的垂向输移过程,计算结果显示除卡马西平CBZ、甲芬那酸MA和萘啶酸NA外,其余9种PPCPs计算值和地下水中的实测值吻合良好,初步证实再生水是灌区地下水中PPCPs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68.
以沈阳沈抚灌区上游指定区域为研究对象,监测分析了停灌十多年来土壤中石油烃污染残留状况;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了采样区域的土壤中石油烃污染现状,同时运用Arcgis软件分析绘制了采样区的单项污染指数分布图。结果表明:采样区域石油烃存在残留和污染现象,按照单项污染指数评价,60%的行政村土壤属于高污染级以上。按照综合污染指数评价,80%的行政村土壤属于重污染级。污染指数分布图显示,离主干灌渠的源头越近,污染越严重。对于土壤石油烃修复效果,旱田作业要好于水田作业。  相似文献   
69.
成波  李怀恩 《自然资源学报》2017,32(12):2055-2064
针对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流域非汛期农业需水和生态基流间的矛盾问题,论文提出了基于河道生态基流保障的农业生态补偿量计算方法。从生态基流得到保障后农业灌溉用水受到影响的角度出发,通过引入作物需水系数建立河道生态基流保障造成的农业用水短缺量与产量损失间的关系,定量计算农业生态补偿量。以宝鸡峡灌区为实例,计算了河道生态基流保障的农业生态补偿量,确定宝鸡峡灌区不同情形下的补偿上、下限,分别为5.25 亿元和0.37 亿元。生态补偿对象为宝鸡峡灌区因河道生态基流保障导致产量受损的农户,补偿的主体为流域的相关管理部门,生态补偿标准的实施也不应只局限于现金发放,也可以用投资建设等形式进行补偿,以提高宝鸡峡灌区的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0.
泾惠渠灌区潜在蒸散发量的敏感性及变化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潜在蒸散发量(ET0)是计算作物需水量的关键因子和制定灌溉制度的依据,敏感性分析对评估气候变化对ET0的影响至关重要.根据泾惠渠灌区4 个气象站1961—2011 年逐日气象资料,采用Penman-Monteith 公式计算日ET0,应用Mann-Kendall 趋势检验方法研究气象因子变化趋势,采用无量纲的相对敏感系数分析ET0对4 个主要气象因子的敏感性,结合气象因子的多年变化定量分析ET0的变化成因.结果表明,泾惠渠灌区风速和日照时数呈显著下降趋势,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相对湿度在南部和东南部呈显著下降趋势,而西部和东北部呈不显著的上升趋势,ET0呈显著下降趋势;ET0对相对湿度、太阳辐射、风速和气温的敏感系数分别为-0.77、0.41、0.16 和0.08;风速和太阳辐射的显著下降是灌区ET0下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