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32篇
安全科学   56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6篇
综合类   42篇
基础理论   7篇
污染及防治   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利用实验模拟煤的自然发火过程,运用了非定温热重分析和微分热重分析手段,对4种煤样做了低温氧化实验研究,探讨了煤炭自然发火机理.运用Arrhenius典型方程分析出不同的热重数据,求出了煤样的动力参数,并讨论了煤低温氧化阶段的活化能和煤的自燃倾向性之间的关系.活化能可以作为划分煤自燃倾向性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32.
苯蒸气在有机膨润土上的吸附动力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了苯蒸气在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胺(CTMAB)系列单阳离子有机膨润土上的吸附动力学过程。结果表明,苯蒸气在有机膨润土上的吸附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即:r=KvCo;在12h内,吸附反应均可达到平衡,吸附速率常数(Kv)与温度(T)成正相关,吸附反应的活化能在9.50-17.92kJ.mol^-1之间。  相似文献   
33.
造纸污泥热解特性及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污泥在氮气氛围下的热解特性,利用热重分析仪对造纸污泥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发现,在10℃/min和20℃/min的升温速率下,污泥热解过程都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失重。实验还发现污泥与煤混合物的热解速率在固定碳燃尽阶段与单独污泥热解相比较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并根据对热重曲线的分析,得到污泥的反应动力学参数:频率因子和活化能。  相似文献   
34.
为了研究林南仓矿煤的低温氧化的动力学特性,选取来自不同煤层和采区的3个煤样为实验煤样。通过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确定了煤的种类为中高挥发分烟煤,自燃等级为Ⅱ类自燃。分析热重实验结果将低温氧化过程分为失重阶段和增重阶段,确定两阶段为一级化学反应,随着反应深入氧化所需的能量增加。升温氧化实验过程中气体的质量浓度和种类随温度升高而增加,利用电子自旋共振波谱仪研究不同氧化温度下煤中自由基的数量,结果显示自由基浓度出现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提出随着反应程度的加深反应所需能量以及气体产物和自由基数量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揭示煤自燃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35.
为研究不同浓度氧气对煤低温自然发火的影响,对煤自燃灾害防治的理论研究和现场实施提供支持,设计煤在通入不同体积分数(20%,50%和100%)氧气条件下的绝热氧化试验方法,得到3种试验条件下煤自热升温的温度-时间关系曲线,分析升温速率(R)、表观活化能(Ea)以及特征温度(Tc)与氧浓度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氧浓度的升高,煤的自热升温速率增大、升温过程缩短,而表观活化能值和特征温度均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36.
DDS系列煤炭自燃阻化剂实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童希琳 《火灾科学》1997,6(1):20-26
为寻找高效阻化剂以防止煤炭自热引燃,在控温炉中对DDS系列煤自燃阻化剂的阻化效果进行了实验研究,并与经前的阻化剂做了比较。实验采用烟煤作为试样,借助于著名的Frank-Kamenetskii模型,利用4,6,8和10厘米立方体阻化煤磁地60-220℃温度范围估测其氧化反应的活化能。  相似文献   
37.
以活化能的观点研究煤炭自燃机理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笔者对煤体的性质和结构进行了分析 ,简要地介绍了关于煤炭自燃机理的各种学说。目前有许多学者用不同的方法来研究煤炭的自燃机理 ,笔者从煤活化能的角度来研究煤炭的自燃。由氧化反应方程提出了活化能 ,根据活化分子运动理论解释了活化能的基本概念 ;并建立了相应的煤氧化反应的活化能方程 ,该方程直线部分的斜率 (E/R)可求出氧化反应的活化能。在煤炭自燃进程中 ,随着煤体温度的升高 ,活化能降低 ,氧化反应加速 ,大量的热量产生 ,如此循环 ,最终导致了煤的燃烧。  相似文献   
38.
基于活化能指标的煤自燃倾向性及发火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煤的自燃及热分析动力学的基础上,结合对神东矿区3种煤样进行了热重实验,运用热重分析手段对煤从常温到燃点之间的氧化热解过程进行了研究。运用不同动力学机制模型函数分别对热重分析数据进行了处理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煤炭氧化热解过程符合一级化学反应动力学机制,据此求出活化能等动力学参数。对基于活化能指标的煤的自燃倾向性及自然发火期进行了初步研究。经过研究发现,该方法是科学的、客观的。  相似文献   
39.
黑曲霉对弱酸性艳兰RAWL的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借助吸附等温线比较了不同pH以及完整细胞与单细胞壁染料生物的吸附性能差异,化学修饰研究了菌体表面不同官能团对染料吸附的贡献,考察了不同温度下染料生物的吸附动力学,并进行了模型拟合.结果表明,黑曲霉的染料吸附较好地符合Freundlich方程( R2 >0.99),低pH值有利于染料吸附;染料吸附不仅发生在细胞壁,细胞内部也可发生;表面氨基作为主要的吸附官能团,其质子化导致的菌体正电荷和染料负离子间的静电引力作用是染料吸附的重要机理;吸附动力学可用拟二级速率方程描述( R2 =0.999 9);吸附活化能 Ea=5.21 kJ/mol,表明吸附具一定的活化性.  相似文献   
40.
患红体病的凡纳滨对虾外壳膜NAGase基本性质的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以健康和患红体病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外壳膜为材料,抽提其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EC 3.2.1.52,简称NAGase),测定分析两种来源对虾的外壳膜NAGase的活力和性质的差异.测得健康对虾NAGase的活力为 34.80 U mg-1,而患红体病对虾的活力为 38.32 U mg-1.结果表明:两种来源对虾的NAGase活力、基本酶学性质等均存在差异.表明对虾患红体病后,外壳膜NAGase的活力、催化反应动力学常数Km和Vm值、活化能均较高,但其最适温度较低, pH稳定性及热稳定性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