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7篇
  免费   224篇
  国内免费   509篇
安全科学   400篇
废物处理   86篇
环保管理   224篇
综合类   1337篇
基础理论   162篇
污染及防治   228篇
评价与监测   70篇
社会与环境   24篇
灾害及防治   49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26篇
  2022年   142篇
  2021年   181篇
  2020年   135篇
  2019年   124篇
  2018年   92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100篇
  2015年   91篇
  2014年   262篇
  2013年   93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94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88篇
  2007年   82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41.
为了探究氮掺杂碳催化剂中不同类型缺陷点位在活化过一硫酸盐((PMS))时的反应活性,以碳黑和二氰二胺混合物为前驱体,通过热解得到了一系列不同氮掺杂量的碳催化剂(CNx),并对所制备催化剂的缺陷度、化学组分以及PMS活化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增加碳催化剂中的高活性氮杂质缺陷点位可有效促进催化剂的PMS活化性能;不同本...  相似文献   
942.
草酸与铁氧化物共存于自然环境中,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光化学行为强烈影响着分子氧的活化.而分子氧活化影响共存体系中污染物的迁移与转化,是发展绿色污染控制氧化技术的关键.因此,探讨草酸与铁氧化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光化学活化分子氧是目前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系统总结了近年来围绕草酸与铁氧化物相互作用以及草酸诱导铁氧化物活化分子氧的研究成果,论述了草酸在铁氧化表面的吸附与转化特性、草酸铁络合物光化学过程以及活性氧产生与转移途径,同时探讨了上述过程对环境污染物降解的影响,借此加深理解草酸诱导铁氧化物环境光化学行为与活化分子氧原理,并对今后的研究发展方向提出了展望,以期为利用天然铁氧化物和有机质发展原位环境修复技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43.
本研究构建了以BDD电极为阳极,自然空气扩散电极(natural air diffusion electrode,NADE)为阴极,零价铁作为催化剂的电芬顿系统,深入探索了该系统对磺胺嘧啶(sulfadiazine,SD)的降解效果和机理.相较于其他系统,BDD-Fe-NADE系统降解优势明显.为进一步探索系统的作用机理,在BDD阳极和NADE阴极之间加入质子交换膜,构建双室降解系统,分别计算阳极室和阴极室中直接电子转移(direct electron transfer,DET)、H2O2、·OH、S2O82-和·SO4-等氧化性粒子对于磺胺嘧啶降解的贡献率.结果表明,在阳极室中,电极氧化和Fe2+催化S2O82-产生的·SO4-起主要氧化作用,贡献率分别为49.02%和35.29%;在阴极室中,Fe  相似文献   
944.
采用钴铜双金属氧化物(Co-Cu)为催化剂,活化过一硫酸盐(PMS)降解水中的磺胺甲噁唑(SMX).使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透射电镜(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X射线衍射(XRD)对催化剂的形貌和元素组成进行表征.考察了催化剂和PMS浓度、无机阴离子和富里酸(FA)对Co-Cu/PMS体系降解SMX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H为7.0时,在催化剂用量为50 mg·L-1,PMS浓度为0.5 mmol·L-1条件下,50 mg·L-1的SMX在30 min内去除率为95.6%,增加PMS浓度或提高催化剂用量均可加快SMX的降解速率.水中FA与HCO3-对SMX的去除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Cl-和SO42-对反应无影响.淬灭实验与电子顺磁共振(EPR)结果显示,硫酸根自由基(SO4·-)和单线态氧(1O2)为Co...  相似文献   
945.
基于过一硫酸盐(PMS)的高级氧化技术(SR-AOPs)在废水处理中引起广泛关注.本工作成功合成苯乙炔铜(PhC2Cu)光催化剂并构建新型的PhC2Cu/PMS体系,并进行可见光下降解磺胺二甲嘧啶(SMT)的机理研究.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荧光发射光谱和光电化学测试表明PhC2Cu具有良好的光电化学特性.PhC2Cu光催化活化PMS可以产生多种活性物种,并且PMS捕获电子能提高PhC2Cu界面电荷传输效率和光生载流子的分离效率,进而来提高PhC2Cu/PMS体系的光催化性能.值得注意的是,PhC2Cu/PMS体系在低功率蓝色LED灯下使SMT的降解率在30 min内高达97.65%,其反应速率分别是PhC2Cu添加PMS(无光照)情况下的7.70倍和PhC2Cu光照下(无添加PMS)的5.62倍.通过一系列环境影响因素(pH、离子、实际水体等)实验表明PhC2Cu/PM...  相似文献   
946.
电晕放电等离子体烟气脱硫工业化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四川绵阳5000-20000 m3/h装置上进行了电晕放电等离子体烟气脱硫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水蒸气/氨放电活化均能够提高烟气脱硫效率。在水蒸气/氨活化及脉冲电晕联合作用下,烟气温度60-70℃,烟气含湿总量约10%,SO2初始体积分数1500×10-6,氨硫摩尔比2:1,系统耗能率约为4 W·h/m3时,脱硫效率达到93%,形成的副产物中(NH4)2SO4与(NH4)2SO3的质量比大于95:5。  相似文献   
947.
本文研究了CF_2ClBr-O_3体系在253.7nm紫外光照下所引发的O(~1D)与CF_2ClBr的反应.O(~1D)与CF_2ClBr反应的最终产物为CF_2O,Cl_2,Br_2;实验中得到O(~1D)与CF_2ClBr的反应速率常数为1.01×10~(-10)cm~3·molecule~(-1)·s~(-1),并且对O(~3P)与CF_2ClBr的反应可能性以及 O(~1D)与CF_2ClBr的反应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48.
O(^1D)与CF2ClBr的反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勇  潘循皙 《环境化学》1999,18(5):414-421
本文研究了CF2ClBr-O3体系在253.7nm紫外光照下所引发的O(^1D)与CF2ClBr的反应。O(^1D)与CF2ClBr反应的最终产物为CF2O,Cl2,B2r;实验中得到O(^1D)与CF2ClBr的反应速率常数为1.01×10^-10cm^3·molecule^-1·s^-1,并且对O(^3P)与CF2LlBr的反应可能性以及O(^1D)与CF2ClBr的反应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49.
硫酸盐还原菌颗粒污泥形成条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生物反应器中培养出高活性的生物相是使其稳定、高效运行的关键.在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中,对硫酸盐还原菌颗粒污泥形成过程及形成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中温(35 ±1 ℃) 条件下,当进水SO2-4 小于1600mg/L、COD/SO2-4大于3 时,控制反应器污泥负荷大于0.3kgsO2-4/kg Vss·d 、水力负荷为0.2m3/m2·h 有利于颗粒污泥的形成和生长.  相似文献   
950.
紊动对水体中有机物降解影响的实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专门设计的紊动诱发装置,对不同紊动强度水体进行了紊动对有机物生物降解影响的实验研究.通过3种不同紊动强度的实验,发现紊动对有机物的降解有明显的影响紊动强度越大,有机物的降解率和降解速度越大.通过对较高紊动强度水体的降解实验数据分析发现,在水体有紊动时,有机物的降解反应并不遵循一级反应动力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